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冯国战
课标要求
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课标解读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又严重地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学好地形为以后学好各个章节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标要求学生会判读我国地形图,能够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并记住主要的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位置,说出并记住主要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名称,说出主要山脉的走向,会分析每一种地形的面积所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能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并概括我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征。

教材分析
教材开篇利用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介绍了我国陆地的五种类型,紧接着利用我国地形图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然后利用饼状图详细、明了地介绍了每一种地形所占的比例。

最后采用“阅读”对地形对人民的生活的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

最后设计了“活动”对山脉的走向和地形区的划分进行了考查。

学情分析
山区学生对山地地形已经比较了解了,甚至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早已经去过我国的一些名山大川旅游了。

农村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一些学生家长在打工的时候对一些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有一些了解并介绍给了孩子。

所以学生具有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我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2.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3.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形的优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点,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运用地图建立我国地形分布的空间格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据对比,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四季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风光片。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读图
教材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图“我国地形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陆地地形的类型。

2.同桌二人合作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说出其走向。

3.同桌二人合作在地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

(二)高效记忆
指着地图用五分钟时间记住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的名称。

并能够说出每一个山脉的走向。

(三)动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我国轮廓空白图,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个小组二人一张。

教师要求:现在拿出你们的我国轮廓空白图,同桌二人合作,在空白图上可以用彩色笔画、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以用事先准备的其他材料标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的位置和名称,十分钟后展示在你们小组的课桌上,让其他小组长评出优秀作品。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十分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展示。

然后教师点评优秀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四)学生齐读山脉易记歌谣
东西向天阴山昆仑秦照南岭
东北西南向大兴望太行长江断巫山雪峰占湖南还有长武山
东海收台湾
西北东南向阿尔泰祁连山鸡头小兴安
南北山走向横断与贺兰
还有弧形山喜马拉雅山山高勇登攀
(五)读图析图
教师要求:仔细读教材图,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注意比较图中各个地形区的面积大小、位置和边界。

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最高的高原是,最平坦的高原是,纬度最高的盆地是,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海拔最高的盆
地是,长江流经的盆地是。

(六)疑难反馈
我国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

(七)课堂小结
(八)达标测试
1.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
B.横断山脉
C.太行山脉
D.天山山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