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摘要:英文议会Parliament一词,源于法文Parler(原意为谈话),它的拉丁文形式为Parliamentum(意为会谈) 。
英国议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始于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以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
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S.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
1265年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者有僧俗贵族和每个郡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镇两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
“模范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议会的最终诞生。
中世纪的议会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不断增长其限制王权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自身体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的国家,其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甚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美中两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君主政治议会弹劾贵族Abstract:The word “Parliament”in English came from the French word “Parler”(means conversation) and is written as “Parliamentum”(means discussion) in Latin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arliament was started in 1263 when Henry Ⅲ, the king ,replaced the 15 person meeting which had the veto with his trusted followers , ignoring the great completely .In the clash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aristocratic opposition faction led by Simon de Monfort , won the civil war finally . A meeting , was held in Westminster Abbey palace in 1265 ,with the attendants consisting of religion aristocrats , two knights from every county and two citizens from every big town . In 1295 , a Parliament “ Model Parliament ” was called by Edward Ⅰfor collecting war funds . During the Middle Ages , the Parlia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overeig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The Parliament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 It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ritain itself , but also to some wester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US . And it even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origi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 history , and also talk briefly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oth US and China .Key words: capitalism monarchy parliament impeach noble1. 引言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
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
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
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
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以及议会对当今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将把全文分为五节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2、3、4节将着重分析前两个问题,第5节具体阐述第三个问题。
2. 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曾经有过较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和与之相伴随的封建君主制。
可以说,议会就是在同封建君主不断地抗争,夺权的背景下产生的。
2.1 英国的贤人议会最早可追溯至公元5至7世纪,盎格鲁一撒克逊人趁罗马帝国崩溃之机征服了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地区,在英格兰建立起大小七个王国,这些王国的国王与贵族代表组成“贤人议会”,共同治理国家,这种尊重各部分力量的国家权利机构的设置,促使在英国形成了一套渗透着原始民主传统的宪政观念,这是贵族代议制度在英国的最初体现。
2.2 英国的“大议会”诺曼王朝(1066-1154年)的国王威廉一世基本继承了贤人议会的体制,并在贤人会议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大议会”制度。
“大议会”主要由封建贵族及教会头面人物组成,虽然大议会每年只举行几次会议,但其运转机制和权力行使方式已经距“议会”不远了。
英国封建时期,国王征收封建捐税是受限制的。
如遇紧急情况比如战争需要额外的财源而导致财政赤字时,国王就得寻求封建贵族们的大笔捐赠或大额借款,实现的渠道就是“大议会”。
到了13世纪,国王为了取得对征收特别税款的支持,于是召集封建权贵以及各郡、市、镇的代表开会,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同意征收特别的税款。
“大议会”开始向“议会”过渡,“议会”一词在官方文件中就专门指国王所召集的贵族及地方代表会议3. 议会历史演变的具体过程在英国议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众多的历史事件。
议会就是在这些重要的事件中逐渐成熟,完善起来的。
3.1 议会的诞生与确立3.1.1 英国议会诞生的标志—“模范议会”1295年11月13日,国王爱德华一世为了增额征收税款,特地召集新的议会开会,既“模范议会”。
此次议会把各郡、市代表参加议会的例外确定为合法的制度,以后的各届议会只能遵循这项制度才能取得合法性。
出席这次议会的有四百多人,由三部分人构成:宗教领袖和贵族代表,他们属于特权阶级,由国王特诏赴会;每个市、郡各有2名教士、市民、骑士代表,他们由人民选举产生。
代议制议会的主要内容此时已基本具备,骑士和市民被吸收到全国性政治会议中,也是议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据此,人们称1295年的模范议会为“第一个代议性质的议会”。
模范议会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议会的产生。
3.1.2 英国议会第一次弹劾国王爱德华二世压制议会,倚重姻亲和近臣管理财务,触及了大贵族的利益。
于是大贵族联合起来,趁国王滞留国外之机召开议会,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拥立其长子为国王。
议会威胁国王,如果爱德华二世拒绝退位,议会将废除王子的继承权,从而迫使爱德华二世主动退位,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3.1.3 百年战争对英国议会的影响英法百年战争为增强议会的权力创造了客观条件,战争使议会占据了当时英国的主要政治生活,国王军费的主要来源是特别捐赠,这些都来自于议会成员,因此,这种力量对比为议会争夺权力创造了条件。
从此,下院受到国王的重视,地位也得到提高。
3.1.4 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都铎王朝时期是英国议会变化较大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并且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兴起,议会的权威得到加强,这是因为国王已经不能抛开议会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只能利用和借助议会力量来实现君主的意志。
3.2 英国议会制度的嬗变与发展3.2.1 英国议会战胜王权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是这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动因之一。
“长期议会”(1640年11月至1653年4月)在革命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由于赋税方面的冲突,国王与议会之间经常发生争执,结果导致1688年的“光荣革命”,通过革命,议会的最高权力终于以文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宣布了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再次否定了国王的征税权,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议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2.2 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轨迹《权利法案》并没有最终解决王权与议会权力的全部问题,但是它确定了现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
此后,英国议会制度又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下降,在议会中下院的地位不断上升。
与议会制度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是,英国的内阁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也同时得到发展。
在王权被进一步削弱的过程中,实现了行政机构由向国王负责到向议会负责的转变。
到了18世纪中叶,国王基本上失去了对政府的控制权,并逐渐的形成了一种议会制上的机制,行政部门尽可能实行议会赞成的政策。
如果首相不能得到议会的支持,首相就应当辞职。
行政部门如果出现政策失误,就会遭到议会的追究。
1783年,小威廉·皮特开创了一个惯例:如果内阁不能得到下院的支持,不仅要内阁总辞职,同时必须重新进行大选。
随着现代议会制度的形成,英国的政党政治也开始发展,这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托利党就是保守党的前身,辉格党则是自由党的前身。
托利党主要代表天主教徒的利益,支持王权;而辉格党则代表新教徒的利益,反对王权。
到了19世纪30年代,这两个政党都发育成熟,下院的民主化也在政党轮替的过程中为全社会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