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系统规划
能源供应
20KV
环境美化绿化
4000m2
消防
53m2
备注
停放10辆以上 停放32辆以上 高24米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 主干道 楼前广场 物流中心厂房内 绿化率20% 库内一层
储区设置
储区 主储区 器械库 中药储区 危险品库 试剂库 冷藏库 毒麻库 贵重品库 待处理区 退厂品储区
储存药品 通常品,包括片剂、胶囊剂、
(2)进出货站台型式 (3)月台数量计算
(a)锯齿式
(b)直线式
进出货站台设计型式
内围式
仓库
码
头
齐平式
仓
库
码
头
开放式
仓储区的空间规划
仓储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1)托盘平置堆码
(2)托盘就地堆码 (3)托盘货架储放 (4)轻型货架储放
4.配送中心区域配置
配置方法:
流程法 活动相关法
区域配置流程
区域面积模板化的建立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
主要内容
I. 配送中心规划概述 II. 配送中心战略规划 III.配送中心区域设置与能力规划 IV.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 V. 配送中心运营体系规划
I. 配送中心规划概论
1. 配送中心规划程序 2. 配送中心规划内容 3.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
1.配送中心规划建设程筹划序
准备 阶段
空间规划的步骤
建立各项作业程序之设备需求表
计算设备的基本使用面积 估计操作及活动进行之面积百分比
估计预留通道之面积百分比
估计需求面积之宽放百分比
合计作业区域之需求面积
估计需求面积之长宽比例
NO
各区域估算完成否?
YES 考虑厂区弹性运用之需求面积
可用布置面积之调整
面积需求修正?
YES
NO 完成作业空间之规划
存量水准
高 高 低 低 中
补货 频率 高 高 低 低 中
IV. 配送中心的布置规划
1. 区域布置步骤 2. 相关性分析 3. 作业空间规划 4. 配送中心的布置
1.区域布置的基本步骤
规划资料:E、I、Q、R、S、T、C 1 规划资料分析
布置规划步骤:
a.物流相关性分析 b.活动相关分析 c.作业空间规划 d.区域的配置 e.区域布置的动线分析 d.实体限制的修正
人工模板化的布置模式分析
建立活动关联布置 电脑辅助区域布置分析
产生区块布置参考图
面积需要调查否? NO
完成区块布置图
配送中心的物流动线
作业区域间的物流动线
作业区域间的物流动线
项 次
型
项次
型式
直线式 1
双直线式 2
分流式 4
锯齿型或S型 5
U型 3
集中式 6
流程法配置实例
(1)决定各区域的模板面积大小与长宽比例
通道空间的布置规划
通道空间的布置规划
•(1)工作通道 • (2)人行通道 •(3)电梯通道 •(4)其它通道
厂房通 道宽度 参考表
中枢通道的布置型式
通道种类或用途 中枢主通道 辅助通道 人行通道 小型台车 手动叉举车 堆高机(直角转弯) 回转叉式窄巷道堆高机
宽度 3.5~6m 3m 0.75~1m 车宽+(0.5~0.7)m 1.5~2.5m(视载重而定) 2~2.5m(1100×1100托盘) 1.6~2m
业 (7)厂房使用配合作业区域
区 域
(8)办公事务区域
(9)计算机作业区域
(10)劳务性质活动区域
(11)厂区相关活动区域
3 .区域设置规划
场 区 区 域 设 置
序号
名称
1 警卫室
2 办公停车场
3 货车停车场
物流中心
4
AS/RS
物流中心
5
复合楼库
6 危险品仓库
7 办公楼
8 货运道路
9 办公道路
10 配电室
筹划准备阶段(战
略规划)
总体 规划
阶段
系统规划设计阶段
方案评估阶段
方案
评估
详细设计阶段
阶段
确定配送中心的定位和目标 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 明确背景资料
基础资料的分析 规划条件的确定 功能流程规划
区域布置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
方案评估 确定最佳方案
系统实施阶段
详细 设计 阶段
系统方案的详细规划
设备设施设计
(4)系统整合策略
❖作业层次:如储运作业的整合与标准化、配送运输作业整 合、作业信息输入整合等。 ❖作业管理层次:如库存管理、存货管理 ❖决策支持层次:如配派车系统、配送区域规划、物流成本 分析与计费定价策略等 ❖经营管理层次:策略联盟、联合采购、共同配送等
3.规划目标与限制因素
规划目标
❖降低储运成本 ❖提高配送服务品质 ❖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增加商品的竞争力 ❖创造规模效益 ❖扩大商品营业额 ❖改善通路环境
温度0~20℃ 湿度:40%~70%
温度0~20℃ 湿度:40%~70%
温度0~20℃ 湿度:40%~70%
温度0~20℃ 湿度:40%~70%
储存品种数 ≥5000 200 200 50 200 300 200 200
备注 AS/RS;托盘货架区; 流动货架区;搁板货架
区 二层
二层
外部
二层
二层
二层预留
II. 配送中心的战略规划
1. 筹划准备程序 2. 定位与物流策略 3. 规划目标与限制因素 4. 配送中心的选址
1.筹设准备程序
企业内成员
配送中心立项 配送中心筹备小组成立
初期计划的完成 配送中心项目组成立
完成建设计划 配送中心筹备程序
物流顾问 物流工程技术公司
2.定位与物流策略
(1)物流通路结构
(1)进货月台
(2)进货暂存区
(3-2)托盘货架区
(3-1) 自动仓库
(7)集货区
(3-3)流动棚架 (6)分类输送区
(8)出货暂存区
二层预留
二层
一层
4.储区作业能力规划
周转率估算法
1. 计算年周转量 2. 估计周转率 3. 仓容量=年仓储运转量/周转次数 4. 确定宽放比
(1)仓储区作业能 力规划
送货频率估算法
1. 计算年周转量 2. 估计工作天数 3. 计算平均日出货量 4. 估计厂商送货频率 5. 估算仓容量=平均日出货量*送货频率 6. 估计宽放比
O —般性的 接近程度
2 2 4 使用共用 设备 10 提升工作 效率
U 不重要
1 7 5 配合事务 流程顺序 11 工作环境 的改善
9
10
X 不可接近
-1 -32
6 使用相同 空间区域
12 人员作业 区域分布
3.作业空间规划
规划区域
(1)通道空间的布置规划 (2)进出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3)仓储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4)拣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5)集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6)行政劳务区的空间规划 (7)厂区作业空间规划
,进行组合交叉分析,可得到9组出货类型,依其出货特性作适当的 归并,再作不同存量水准的规划
拣选区的储运量规划
平均日出货量
高
中
低
年出货量
高
A
B
B
中
A
E
E
低
C
C
D
依出货类 型分类的
规划原则
平均日出货量 出货类型
A B C D E
拣货区 储位规划 固定储位 固定储位 弹性储位 弹性储位 固定储位
出货量特 性分类表
限制因素
❖预定时间进程 ❖预期可使用的人力资源 ❖预期使用年限 ❖计划预算资金限制及来源 ❖预定的设置地点及土地取得的可行性 ❖预期投资效益的水准
4. 配送中心选址——选址内容
选址内容
选择合适的地理区域 选择特定的区域型态 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地点
选址方法:
重心法 数值计算法 启发式方法
❖客户对象是企业体系内的单位或其它业者; ❖客户层属于制造业、批发、经销商或是零售业; ❖配送客户之间是否具有连锁性质; ❖上、下游企业属于开放性质或封闭性质; ❖是否随时会有新客户的产生。
(工厂→配送中心→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工厂→配送中心→零售店→消费者 (工厂→配送中心→消费者
2.定位与物流策略
区分主要活动与支持性活动
NO 是否为物流活动性质
主要活动之物料流程分析 物料从左至点之流量分析 建立物料流程图与从至关系图
支持性活动之关联性分析 支持性活动之流量分析
建立活动关系图
物料流程与活动关系之组合关联分析
活动 关联 分析 流程
图
活动关联分析要素
活动关联分析要素
(1)程序性的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的关系。 (2)组织上的关系:部门组织上形成的关系。 (3)功能上的关系:区域间因功能需要形成的关系。 (4)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需保持的 关系。
1. 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模式编号
储存单位
拣货单位
1
托盘
托盘
2
托盘
托盘+箱
3
托盘
箱
4
箱
箱
5
箱
单品
6
箱
箱+单品
7
单品
单品
记
号
P→P P → P+C
P→C
C→C
C→B C → C+B
B→B
供货厂商
物流中心
2. 作业流程规划 出货
物流
进货 进货验收
卸载 入库 库存管理 补货
接单 订单处理 出货准备
拣货 流通加工
进货区的空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