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全面屏手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全面屏手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全面屏手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全面屏带来惊艳视觉体验,将成手机新卖点 (6)一、显示革命沿材料、尺寸两条主线,整机尺寸已达手握极限 (6)二、从米MIX到三星S8,全面屏兴起开创屏占比的“跃升” (7)三、全面屏带来惊艳视觉体验,将成手机新卖点 (9)第二节 OLED加速全面屏推广,有望掀起未来2-3年ID设计潮流 (12)一、OLED尽显全面屏优势,是最佳选择 (12)1、柔性OLED采用COP封装,易实现窄边框 (12)2、柔性OLED异形切割难度小,满足全面屏需求 (14)3、柔性OLED无背光,轻薄、设计简便 (16)二、三星、苹果力推,有望掀起未来2-3年ID设计潮流 (16)第三节全面屏潮流带动普通TFT大屏化,中小尺寸面板厂受益 (19)一、全面屏潮流带动下,普通TFT大屏化也成必然 (19)二、普通TFT实现全面屏成本高昂,倾向选择高屏占比折中方案 (21)三、中小尺寸面板需求被拉动,面板厂商充分受益 (25)第四节全面屏带动其他零组件单价提升 (27)一、指纹识别:中低端倾向于后置,高端选择光学和超声波式UD (27)1、四种可选方案:取消、后置、UnderDisplay和InDisplay (27)2、中低端倾向于后置,光学和超声波式UD是未来发展方向 (29)二、天线:窄边框也需向极限“净空”让步,设计难度增加 (30)三、听筒:设计短期小幅改进,看好面板U型切割优化开槽方案 (32)1、三种替代方案:压电陶瓷、激励器和面板U型开槽切割 (32)2、听筒设计短期小幅改进,看好面板U型切割优化开槽方案 (34)四、前摄:保持上边框开孔,模组MOB、MOC封装有望广泛使用 (34)1、三种可选方案:置于边框、异形切割开孔和隐藏式 (35)2、前摄:上边框开孔为主,MOB、MOC封装技术助力模组小型化 (35)3、光学/距离传感器:处理类似前摄 (39)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1)一、深天马 (41)二、联得装备 (41)三、晶方科技 (42)四、立讯精密 (42)五、信维通信 (43)图表目录图表1:OLED和LCD结构对比 (6)图表2:iPhone屏幕尺寸从3.5寸扩大到5.5寸后有所停滞 (7)图表3:小米MIX6.4寸屏 (8)图表4:三星S8+6.2寸屏 (9)图表5:分屏便于边选商品边比较价格 (9)图表6:全面屏手机游戏视野开阔 (10)图表7:全面屏手机观影效果佳 (11)图表8:COG和COF封装区别 (12)图表9:COF封装边框较窄 (12)图表10:S8(COF)下边框明显短于G6(COG) (13)图表11:COF下边框能做的比COG更窄 (14)图表12:异形切割倒角(R角/C角)形状 (14)图表13:大族激光倒角切割机 (14)图表14:全面屏面板需要切角满足收弧要求 (15)图表15:上方U型开槽切割和屏中开孔切割 (16)图表16:iPhone8全面屏设计谍照 (16)图表17:明年全面屏渗透率达到30% (17)图表18:目前80%以上智能机仍是LCD屏 (19)图表19:2-3年内韩厂占OLED绝大部分产能 (19)图表20:国产厂商努力将边框做窄 (20)图表21:TDDI单芯片方案面板结构 (21)图表22:TDDI方案面板价格较低 (22)图表23:COF下边框能做到2.5mm以内但是成本高9美金左右 (22)图表24:背光模组结构 (23)图表25:JDI改进的LED背光结构 (24)图表26:全面屏从5.2/5.5寸升级为5.7/6寸 (25)图表27:上半年中小尺寸面板价格下滑很多 (26)图表28:三星GalaxyS8的后置指纹识别 (27)图表29:索尼XperiaXUltra用侧面指纹识别 (28)图表30:UnderDisplay指纹识别 (28)图表31:InDisplay指纹识别 (29)图表32:苹果近期屏下指纹识别专利 (30)图表33:天线与金属物质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净空 (30)图表34:信维通信提出的全面屏下天线方案 (31)图表35:屏幕上下角背后金属切除改善性能 (32)图表36:压电陶瓷方案布局 (33)图表37:压电陶瓷方案原理 (33)图表38:小米MIX的前置摄像头在右下方 (35)图表39:COB封装模组剖视示意图 (36)图表40:MOB封装模组剖视示意图 (36)图表41:MOC封装模组立体分解部分示意图 (37)图表42:MOC封装模组边长更短 (38)图表43:锡球工艺对锡球规格要求很高 (38)图表44:小米MIX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39)图表45:R11光线/距离传感器置于Rec槽 (40)表格目录表格1:OLED性能明显优于LCD (6)表格2: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份额超过95% (20)表格3:屏幕比例调整后切割经济性下降 (25)表格4:压电陶瓷、激励器和传统方案对比 (34)第一节全面屏带来惊艳视觉体验,将成手机新卖点一、显示革命沿材料、尺寸两条主线,整机尺寸已达手握极限显示屏是智能机中最贵的零部件,并且作为第一颜值担当,从来都是饱受关注,为了在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显示屏技术的革新从未停止。

一直以来,显示技术的革新沿着两条主线进行:内部材料的变革和外在尺寸的扩大。

在材料方面,显示材料的革新更多的是从内在提升屏幕的性能。

第一代显示技术是CRT,通过电子枪轰击荧光粉发光;第二代显示技术是LCD,在背光下通过液晶的旋光性控制光的强弱;第三代显示技术是OLED,通过在有机发光层电子和空穴结合传递能量给有机发光物质自行发光。

和LCD相比,OLED屏具有柔性、更轻薄、对比度更大、色域更广、功耗更低,也更适合做全面屏。

图表1:OLED和LCD结构对比资料来源:OLEDindustry,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表格1:OLED性能明显优于LCD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在尺寸方面,屏幕尺寸的扩大主要是从外在提升其颜值,更加美观,并且改善用户体验。

当然大屏化也包含了为电池、其他功能模块争取更多内部空间的用处。

以iPhone为例,从iPhone4的3.5寸到iPhone6Plus的5.5寸,面积约为之前的2.3倍,变大幅度十分显著。

图表2:iPhone屏幕尺寸从3.5寸扩大到5.5寸后有所停滞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二、从米MIX到三星S8,全面屏兴起开创屏占比的“跃升”材料变革还在继续,苹果、索尼等巨头已经开始布局Micro-LED,而手机尺寸能继续扩大吗?目前5.5寸已经接近手握极限,依托手机整体尺寸的扩大来增加屏幕尺寸已不可行,苹果近三代手机都维持5.5寸屏幕,我们称之为“后大屏时代”,尺寸的革新似乎陷入僵局。

直到去年10月小米MIX的发布突然让人眼前一亮,在整机尺寸并无变化的情况下主屏达6.4寸,屏占比84%,比以窄边框为卖点的HOV高出一个层次。

小米MIX采用LTPSLCD屏,两边窄边框2.92mm,屏占比的大幅提升得益于上边框的“消失”:Rec取消开槽,采用屏幕发声方案,具体是使用压电陶瓷+悬梁臂+中框共振;前置摄像头置于手机右下方;距离传感器采用超声波,通过屏幕上边和上边框之间的缝隙来实现。

以及指纹识别后置使得下边框也得以收窄。

如果说小米MIX只是全面屏的一次尝试,那么今年三星S8的发布则真正揭示了全面屏时代的到来。

同样在整机尺寸并无大变化的情况下,S8/S8+主屏尺寸分别从上一代的5.1寸、5.5寸升级为5.8寸、6.2寸,屏占比高达84.2%。

三星S8系列采用自家的柔性OLED屏,,两边窄边框1.82mm,比小米MIX更窄,虽然上边框还在,但是明显缩短,下边框由于指纹识别后置、驱动芯片采用COP封装技术也大大缩短。

图表3:小米MIX6.4寸屏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4:三星S8+6.2寸屏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不难发现,小米MIX和三星S8的屏幕看起来都更长一点,这也是全面屏手机给人的最直观感受,普通手机屏幕比例为16:9,小米MIX的比例为17:9,三星S8为18.5:9。

全面屏通常是指屏占比在95%以上,屏幕比例18:9或者更大,较目前70%左右的屏占比有质的提升,小米MIX和三星S8的屏占比距离95%还有一定距离,不过下半年即将发布的小米MIX2据称有93%屏占比就非常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三、全面屏带来惊艳视觉体验,将成手机新卖点全面屏的优势到底在哪?首先,18:9的屏幕更利于界面分屏,可以同时运行两款APP,增强用户体验,比如购物时边选商品边比价格,看剧同时可以使用聊天工具等,阅读英文电子书的时候和词典配合使用等。

图表5:分屏便于边选商品边比较价格资料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其次,在手机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屏幕更大,利用率更高,边框更窄,带来惊艳的视觉体验,堪称大屏时代的颜值巅峰,而颜值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刚需。

最后,手机最常见的两种娱乐方式是游戏和看电视,全面屏的宽幅设计对十分影响游戏体验,以目前最火爆的手游王者荣耀为例,开启全屏模式后,整个屏幕会被游戏画面填满,全面屏手机会让边缘显示出原本需要滑屏才能显示的地图,也就是凭空比其它手机多了一部分视野;由于大部分电影尺寸都是21:9,巨大的黑边让人烦恼,宽幅设计能够极大改善黑边,观影效果更好。

图表6:全面屏手机游戏视野开阔资料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7:全面屏手机观影效果佳资料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第二节OLED加速全面屏推广,有望掀起未来2-3年ID设计潮流一、OLED尽显全面屏优势,是最佳选择虽然小米MIX和三星S8同为全面屏产品,都有较高的屏占比,但是S8似乎在全面屏的道路上更加顺利一些,听筒、摄像头依旧位于上边框,而小米MIX却仿佛使出了浑身解数:压电陶瓷方案的听筒、下置的摄像头、超声波距离传感器……集各种黑科技于一身却依旧饱受体验不佳的质疑,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差异呢?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小米MIX是LCD屏,而三星S8是柔性OLED屏。

柔性OLED在异形切割、轻薄、易实现窄边框的良好性能,更能将全面屏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1、柔性OLED采用COP封装,易实现窄边框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封装技术主要有COG(ChiponGlass)和COF(ChiponFilm)。

COG是将DriverIC直接邦定到玻璃上,芯片尺寸直接决定了边框宽度。

COF是直接把DriverIC邦定到软膜板上。

图表8:COG和COF封装区别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实现全面屏需要超窄边框,COF优势更大。

在相同面积的玻璃面板上,由于COF 封装技术是将芯片焊接在FPC上而不是液晶面板上,可以利用FPC的叠绕来减少边框宽度,故所占用面板的预留面积较小,容易做成窄边框来实现全面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