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包铁路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DyK656+243.4 (1-8m+2×16m+1-8m)
钢筋混凝土箱形桥
闪
光
对
焊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一、目的
通过对钢筋焊接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和验标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铁路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DyK656+243.4(1-8+2×16+1-8)钢筋混凝土箱形桥的钢筋加工。
三、职责
施工技术组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工序、工艺流程和控制要速。
作业队项目总工批准,桥梁主管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现场施工负责人对本工序作业中的人员、设备配置负责。
质检和试验部门根据执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物质设备部对使用的机电设备负责,并制定机电设备操作及维护细则,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四、钢筋焊接技术和质量标准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五、施工准备
1、母材及主要机具:
1.1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1.2主要机具:
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本工程需要对焊的钢筋为:
采用闪光对焊机(额定容量为75KV A和100KV A各一台)进行对焊。
2、作业条件:
2.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2.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2.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2.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2.5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3、人员:经培训且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的操作工人。
4、电源电压稳定在380V以上。
六、操作方法及操作工艺
1、连续闪光焊的操作方法
先将钢筋夹在焊机电极钳口上,使两筋端面移动相触,由于钢筋端部一般都凸凹不平,开始仅以一点或数点接触,接触面很小,接触点很快熔化,
形成“金属过梁”。
“过梁”进一步加热产生金属蒸汽飞溅,形成闪光现象。
而后再徐徐移动钢筋,保持接头轻微接触,使闪光连续发生,接头也同时被加热,直至接头端面烧平,杂质闪掉。
白热熔化时,操作者迅速操纵手动压力机械进行顶锻并随之断电,使两根钢筋对焊成为一体。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闪光的作用,使空气不能进入接头处,能通过挤压,把已熔化的氧化物合部挤出,因而接头质量得到保证。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
2.1.1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2.2焊接工艺方法选择
本工程箱身(HRBΦ25、HRBΦ28)受力筋需要进行同径对焊,故采用连续闪光对焊。
2.3焊接参数的选择:
根据规范要求调伸长度为40-60mm之间,闪光流量应等于切断机要切口严重压伤部分,一部分再加8mm,顶锻流量控制在8mm左右。
顶锻速度应越快越好,特别是在开始的0.1s内应使钢筋压缩2-3mm,以使焊口迅速闭合,免受氧化,顶锻压力要适当,压力过大焊口产生裂纹,压力过小,溶渣和氧化物在可能残留在焊孔内,并易开成缩孔。
2.4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2.5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抗弯试验。
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2.6连续闪光操作:
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到接触,使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2.6.1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2.6.2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
2.6.3钢筋端头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2.6.4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
2.7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并按批切取部分接头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外观检查要求:接头表面无裂纹和明显烧伤,接头应有适当镦粗和均匀的毛刺;接头如有弯折其角度不大于4°;接头的轴线偏移不应大于0.1d,亦不应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可在距接头左右各15mm处切除,然后重新焊接。
2.8清除钢筋接头表面的焊渣。
3、适用条件: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见下表:
六、成品保护
焊接后稍冷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同时将其分批量整齐堆放并挂牌标识同时注意保护,不要在上面堆放其它物品和践踏。
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对焊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时,应按规定制作六个试样,作冷弯和拉力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3、焊接前,应将钢筋端头15c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
4、钢筋端头应保持顺直,如有弯曲必须调直或切除,并使两钢筋处在同一轴线上,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5mm。
5、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
6、对Ⅱ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应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
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
7、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一般不宜大于2~3mm。
焊接时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8、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
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9、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淬裂。
10、负温(不低于-20℃)条件下进行闪光对焊,应采用弱参数,并使室内温度保持0℃以上,避免接头冷淬。
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应采用石棉粉等保温材料予以保温。
11、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由红色变成黑红色后,方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八、对焊缺陷及纠正预防措施
对焊缺陷及纠正预防措施(见下表)
对焊缺陷及纠正预防措施表
九、质量检验
1、取样数量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累计不足300个焊头时,按
一批计算。
2、外观检查
接头应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
钢筋表面没有裂纹和明显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并不得大于2mm。
当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
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3、拉力试验
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大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断裂位置应在焊缝每侧20mm以外,且呈塑性断裂。
4、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时,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心直径见下表:
注:(1)d为钢筋直径;(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在作冷弯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d。
冷弯后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应不大于
0.15mm。
十、安全措施
1、施工作业区要确保用电安全,焊机必须接地,电闸箱必须挂牌上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且有防雨措施;电线布置必须合理,不得暴露在地面上。
2、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所用电线有无破损漏电现象,漏电保护器状态是否良好,严禁电线破损和漏电保护器性能不符合要求投入使用。
3、对接时火花四射,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禁止其他人员停留在闪光范围内,以防火花烫伤。
焊机工作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4、对焊时,必须开放冷却水;焊机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度,排水量应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