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锻造你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完成任务

锻造你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完成任务

锻造你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完成任务
一、确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应该是怎样的呢?它就好比班车运行时间表,时间表上总会明确说明某一班车几点发车,几时到达目的地。

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应该有明确的完成期限以及完成标准。

在制订目标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从现实入手,放弃完美化的追求;
(2)分清工作中的主次部分,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的主要部分上;
(3)限定完成目标的时间,制订工作完成的标准。

二、制订可行的计划
对于高效执行来说,只有明确的目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还要制订可行的计划。

目标和现实之间犹如隔着一条河,河流或深或浅,或宽或窄,河面上也许风平浪静,也许怒浪滔天。

想要跨过现实和目标之间的河流,就需要有过河的方法,也就是计划。

所以,当我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后,马上要做的工作就是制订行动计划,也就是选用合适的过河方法。

计划是行动的路线。

只有制订出周全而又可行的计划才会让我们在行动中有路可循,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做每一件事都能精心策划每一个行动步骤,就像结婚或蜜月旅行那样,那么每一件事我们都会做得非常完美。

所以说,要想做到高效执行,就必须制订计划。

不过,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要务实,否则再完美的计划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大而空的计划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激起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成功的强烈欲望。

但是,这一切还只是一种想象,如果计划没有可操作性,行动无法实行,那么这种想象永远也不会变成现实。

当憧憬和欲望退去后,人们就会避开计划,逃离现实。

想要制订一个可行的计划,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计划里的时间安排长短要适宜。

时间过长,中途变数就会增多,计划经常需要调整,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

而且,时间过长也不容易
坚持下来。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经过持续的锻炼与培养,人大约
在三周左右的时间内才会养成一种习惯。

因此,计划里的时间安排
以一个月为宜。

第二,制订计划也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且,还要对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准备,提前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和
补救办法。

第三,明白计划并不是“金科玉律”不可打破。

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着目标的调整而变更计划。

而且,当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都发
生变化时,也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只有灵活掌握计划,才能真正做
到高效执行。

总之,计划是行动的路线。

有了这个路线,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迅速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

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想要实现目标,必须从行动开始。

对成功而言,梦想好比是起跑线,决心好比是起跑时的枪声,而行动就是奔跑者的全力奔跑。

要想到达终点,只有梦想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奔跑才能把奔跑者带到终点。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

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完美的计划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制订出尽可能周详的计划。

而且,不是行动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在制订计划时考虑进去,我们应该边行动边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问题,因为问题不会自动消失,我们可以躲一时,却躲不过一世。

有时候,走出一步,大胆行动,你就会发现新的天地。

语言的巨人,行动和矮子。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他学识是否渊博,而在于他的行动是否坚
决。

唯有行动才能让目标和计划变得有意义。

成功的就是:行动!立即行动!
总之,成功的机遇需要通过确实有效的行动才能抓住。

无论你有多么美好的目标,多么缜密的计划,只要你不行动起来,你的任务就永远不会完成。

四、拖延是一种恶习,得治
拖延并不能使工作任务消失或减少,也不能让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它只会使问题加重,给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害。

任务在拖延之下,会由小变大,仿佛滚雪球一般,执行起来也更加困难。

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一切恶果都要自己承担。

为了上班不迟到,你把闹钟定在早上七点。

但是,当闹钟响起时,你依然很困,于是关掉闹钟再睡。

时间一长,本该起床的你总是拖延着不肯起,于是不得不为自己的迟到编造借口。

拖延会腐蚀人的意志和心灵,耗费人的能量,使人的潜能发挥不出来。

一个习惯拖延的人,时时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那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

对于一个渴望做到高效执行的人来说,拖延最具有破坏力。

一个人只要容许自己一次拖延,就很容易次次拖延,直到把拖延变成一种积重难返的习惯。

如果对此习以为常后,就很难取得成功。

原因:
1、对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
2、不会排定工作的优先顺序
3、不愿承担责任
4、逃避工作
5、依赖他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