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相关性肾病免疫发病机制

乙肝相关性肾病免疫发病机制


①突显了中 医的治疗地 位,充分发 挥了中药作 用(即:中 医清除能力 的体验)
①全新的内 服药新尝试。 益气养血药 物的大提速
②真正实现 了中西医结 合的双创新
②干细胞的 全面使用实 现了肾脏功 能重建
免疫诊断:
• 目的是为了找到损害肾脏的特异性有毒有 害免疫元素。
• 乙肝感染患者可出现补体C3、C4的降低, 也可检出多种抗体如抗核抗体(ANA)、 SSA、SSB等,免疫荧光检查都可以出现 “满堂亮”现象。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 CD4+T细胞减少,而CD8+T细胞增多, CD4+/CD8+下降,CD4+T细胞的减少会 使特异性抗体产生不足。
诊断标准:
• 确诊仍依赖肾活检,诊断依据如下: • 1.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大多数为
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俗称 大三阳),少数为HBsAg、HBeAb和 HBcAb同时阳性(俗称小三阳),个别血清 HBsAg阴性但HBV-DNA阳性。 • 2.患肾病或肾炎并除外其他肾小球疾病: 大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蛋 白尿和血尿。
免疫耐受:
• 免疫阻断治疗后,虽然因免疫反应导致的 组织炎症损伤和细胞损害已经被阻止,但 是,已经损坏的固有细胞和沉积在肾组织 的免疫复合物还没有被清除。针对这种情 况,我们就设计出了三条治疗思路:定期 复查、定期评估、定期进行阻断治疗。免 疫耐受疗法是通过持续性抑制过激免疫反 应的办法,达到肾区组织和人体免疫复合 物共存的目的。
云克
• 云克能不断清除人体自由基,防止免疫复 合物形成,抑制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1的产 生,从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并且没有非 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骨髓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大多数患者能够 安全应用和耐受,并且能够坚持治疗。
• 用法:成人:5mg 加入 0.9%的氯化钠注 射液 20ml 中静脉缓慢推注。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小球上皮细胞病) 二住院部 张璐
定义: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肾 小球上皮细胞病,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 染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以蛋 白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镜下血尿,部分 病人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流行病学
• 它是我国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也是儿童膜性肾病的主要病因,随着免疫 功能的发育和健全,部分病人可自发缓解。 成人也可发病,但很少自发缓解,预后较 儿童为差。
免疫பைடு நூலகம்节 免疫保护
①特殊诊 断理念和 技术
②分不同 病种的, 成体系的 诊断
③体现我 院特色的
①全新的治 疗理念,用 血液净化技 术作为治疗 技术
②独特的技 术引领下的 全新疗法
③全新的设 备和方法
①全新的机 理指导下的 全新治本技 术
②全新的药 物使用思路
①意想不到 的治疗效果
②程序化的 治疗方式
免疫调节:
• 免疫调节就是双向调节思路,一是通过以 活血化瘀为主的中医三联立体疗法来清除 免疫复合物,尤其是我院特有的微化中药 治疗。二是通过中药制剂中益气养血的药 物来提高人体免疫力,并通过提高免疫力 来清除机体中的免疫复合物的方法来修复 和重建受损细胞。
免疫保护:
• 在免疫治疗的过程中,想尽千方百计对受 损的肾脏组织和固有细胞进行有效保护而 采取的措施。主要以脉康合剂等益气养血 药物为主及生物治疗的办法达到重建自身 固有免疫系统的目的。
基质导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这是乙肝 相关性肾炎主要的发病机制。
• 目前研究提示HBV相关性肾炎患者存在T细 胞亚群失衡,CD4+细胞有下降的趋势, CD8+细胞增多,CD4+/CD8+比例下降, CD4+/CD8+与肾组织的损伤呈正相关,与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
病理改变:
• 以膜性肾病(MN)为特征,膜增生性肾小 球肾炎也是常见的病理改变,其次是系膜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 或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及ⅠgA肾病 等。本病主要是乙肝病毒抗原沉积于肾小 球。
巴利昔单抗
• 巴利昔单抗是一种鼠/人嵌合的单克隆抗体。 它能定向拮抗白细胞介素-2(IL-2)的受体 α 链(CD25抗原),CD25抗原在抗原的激 发反应中,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激活 的T-淋巴细胞对IL-2具极高的亲和力,巴利 昔单抗则能特异地与激活的T-淋巴细胞上 的CD25抗原结合,从而阻断T-淋巴细胞与 IL-2结合,亦即阻断了使T-细胞增殖的信息,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清除:
• 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清除血液中循环的抗 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清除游离的HBV及其 抗原成分, 以免造成HBV 在体内持续存在, 不断地感染细胞,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 的。
免疫阻断:
• 在充分抗病毒的基础上,我们目前在临床 上应用的云克、苦参碱、巴利昔单抗、利 妥昔单抗等治疗,目的是阻断肾脏内过激 的免疫炎症反应。
一般治疗:
• 避免疲劳,感染,适当营养,定期医疗随 诊,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给予低盐、优质蛋 白饮食,给予利尿剂或静脉补充白蛋白等 非特异治疗。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控制蛋白 摄入并给与保肾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 素受体拮抗剂(ARB)可改善蛋白尿并保护 肾功能,如无低血压建议加用。
• 临床过程 HBV相关膜性肾病50%可自发缓解,当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转阴,HBV-DNA拷贝数下 降时,尿和肝功能异常也相继改善。在成人中, HBV相关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尤其是 HBV相关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 不全,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HBV相关性肾炎的预 后与病理类型有关,HBV相关膜性肾病患者明显好 于HBV相关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影响肾功能 进展的临床因素包括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发病 时即有血肌酐升高等。
• 2.乙肝病毒三个主要的抗原(HBsAg、HBcAg、 HBeA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系膜区均有沉 积。免疫复合物IGg,IGM,IGA,C3等各种 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Ⅰ脏的系膜区或上皮细胞下, 通过补体释放炎性介质,吸引炎性细胞浸润,
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活化,进一步释
放炎性介质和发生表型转化,分泌大量细胞外
利妥昔单抗
•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型鼠/人的单克隆抗 体,该抗体与纵贯B淋巴细胞膜的CD20抗 原特异性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 应。细胞溶解的可能机制包括补体依赖性 细胞毒性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 用法:成人:500mg 加入500ml的氯化钠 注射液中缓慢静点,所用时间大约6-7小时 左右。 儿童:35Kg以下儿童,视病情而定。
谢谢!
毒标志物阴性也可确诊。
免疫发病机制溯源

各 类 并 发 症
肾 衰 竭
肾纤 纤维 维化 化期 (( 瘢炎 痕症 期期 ))
肾 脏 免 疫 过 激 反 应
免 疫 紊 乱
化 和 免吸 疫收 力不 低良 下脾 胃 不
/

环情 境绪 变失 化常 ,, 饮过 食劳 不或 合过 理逸
疾病治疗:
• 1988年的HBV-GN治疗指南主张按照原发 性的膜性肾病和膜增殖性肾炎治疗,即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HBV-GN,但疗效一直有 争议,治疗的关键是清除HBV;推荐干扰素 (interferon,IFN)和阿糖腺苷等药物抗病 毒治疗,并提出“不宜应用免疫抑制剂”, 此后大量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对HBV-GN 有效,甚至对无肝功能损害,和/或肝活检 也正常的HBV-GN患者也有效。
苦参碱
• 苦参碱具有对多种病毒(HBV),细菌有显著的 抑制作用。丝裂霉素样的细胞毒作用,能抑制细 胞合成周期S期,对癌细胞,正常细胞均有抑制作 用,是一抗癌药和免疫抑制药。苦参还有利尿作 用。用于各种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
• 用法:成人:150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中 静脉点滴,一日一次,两周一疗程。 儿童:一般80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中 静脉点滴。一日一次,两周一疗程。
• 3.肾小球中有1种或多种HBV抗原沉积: 大多有HBsAg、HBcAg或HBeAg在肾小 球沉积。
• 4.肾脏病理改变:绝大多数为膜性肾炎, 少数为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炎。
确诊标准为:
• ①同时具备上述第l、2和3条依据; • ②同时具备上述第l、2条依据,并且第4条依据中
为膜性肾病; • ③个别患者具备上述第2和3条依据,血清乙肝病
抗乙肝病毒治疗
• 抗乙肝病毒治疗包括α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 (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联 合治疗也在探索中。需要强调的是HBVGN抗病毒治疗后肾病的改善需要一个较长 的时间,快的3-6月,慢的甚至要1年左右 才开始起效,因此必须要做好长期治疗的 准备。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六步法
免疫清除
免疫阻断 免疫耐受
巴利昔单抗
• 巴利昔单抗主要是针对T细胞免疫,血药浓 度超过0.2ug/ml时,就能完全稳定的阻断 IL---2受体。本药不会导致细胞因子释放或 骨髓抑制。
• 用法:成人:2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 液100ml中缓慢静点。 儿童: 1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 液100ml中缓慢静点。
临床表现
• 肾脏表现 HBV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 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起 病多隐匿缓慢,有不同程度水肿和疲乏无 力。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镜下血尿或 蛋白尿,部分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起病,部 分有大量腹水。40%有血压升高,20%肾功 能不全。
• 肾外表现 大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部分 患者可合并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 肝炎、肝硬化甚至重型肝炎而出现相应的 临床表现。几乎全部患者血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阳性,60%--80%病例乙型肝炎病 毒e抗原阳性。部分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及 转氨酶升高。极少数可出现低补体血症和 冷球蛋白血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