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预后
HBV-GN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关,表现为膜性 肾病的HBV-GN的预后较好。儿童患者有自愈倾向,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只有5%左右会进展至肾功能 不全;成人患者部分可自然缓解,20%左右会因 病情迁延而进展至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膜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的HBV-GN预后较差,儿童也常逐渐进 展至肾功能不全。
右MASSON×400
膜性,嗜复红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和内 皮下,白金耳样结构形成MASSON×400
膜增生性,PASM+MASSON×400
电镜
A.上皮侧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B.基底膜分层,内见细胞及胞质成 分插入,毛细血管袢腔内见中性粒细胞侵润(N)
பைடு நூலகம்
HBV-GN诊断标准

1989年北京座谈会的标准:
①血清HBV抗原阳性 ②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 性肾小球疾病 ③肾组织切片上找到HBV抗原
其中第③点为诊断HBV-GN的必备条件
HBV-GN诊断标准
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以下的诊断标准: ①存在HBV感染; ②肾脏病理提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病理形态学 改变在儿童主要为膜性肾病,成人主要为膜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HBV抗原(HBsAg、HBeAg、 HBcAg)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染色阳性; ③存在免疫系统清除功能障碍(如儿童免疫系统 发育不完善,成人肝脏病变、肝硬化或脾切除 后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损等); ④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临床表现
②慢性HBV感染
10%HBV感染的患者HBsAg持续阳性大于6个 月,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GN,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可 出现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可伴有肝损害 表现
HBV-GN免疫荧光呈“满堂亮” (IgG,IgA,IgM,C3,C4,C1q,F ibrin),并且在肾内显示 HBsAg、HBcAg、HBeAg部分或 全部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内科 张丽丽
定 义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 HBV-GN)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直接 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 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与肝肾 两种疾病无关、病因明确的其它继发性肾 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的一种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为:
①降低尿蛋白 ②防治再发及又出现严重蛋白尿 ③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脏病进展
治疗
α -干扰素(α -Interferon,IFN-α ) 阿糖腺苷(Ara-A) 胸腺肽α 拉米夫啶 糖皮质激素 霉酚酸酯 预防接种
治疗
HBV-MN的发病机制HBeAg为主因,宿主免疫力缺陷 为辅因,目前认为应用干扰素及联合使用T细胞免 疫抑制剂有一定疗效。临床上以HBeAg转阴和24h 尿蛋白定量为观察疗效指标。干扰素使用时间要 足够长 HBV-MPGN的发病机制HBsAg为主因,而宿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能力不足为辅因。干扰素对 HBsAg转阴效果不佳,而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 细胞而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应予核酸抑制剂或 干扰素联合核酸抑制剂有一定疗效
膜性病变,IgG呈团块状在系膜区及毛 细血管袢沉积 ×400
膜性肾病,HBcAg(+)(左), HBsAg(+)(右) ×400
光 镜
典型改变为MN、MPGN,还可见到MsPGN、FSGS、IgAN、毛细血管内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形成等
膜性,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 PASM ×400
毛细血管内增生型,左PASM×100
流行病学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地区,慢性HBV感染者 超过1.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9.8%,占世 界HBsAg携带者人数的1/3 HBV-GN发病率远低于HBV感染率,约8%20%的患者有肾脏损害。儿童发病率高于 成人,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1.5-2倍
发病机制
一、免疫复合物的免疫反应
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异常
发病机制
四、基因多态性
研究证明基因HLA DQB1 0603以及HLA DQB1 0303的阳性与HBV-GN发病相关。携 带HLA DQB1 0603基因者的免疫系统对 HBeAg清除不良
临床表现
①急性HBV感染
急性乙肝患者占HBV感染的90%,可伴随一 系列临床症状,如皮疹、关节痛、周围神 经病变等 肾脏受累表现为镜下血尿、非肾病性蛋白 尿,极少出现肾功能不全,多可自发缓解
②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力缺陷
发病机制
二、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HBV可直接以肾脏固有细胞为宿主 细胞(尤其是小管上皮细胞),进行转录、 复制,并原位表达其蛋白产物,诱发肾 组织病理损伤
发病机制
三、HBV直接损伤肾脏固有细胞

诱导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凋亡 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损伤肾小球足细胞

肾组织的促炎反应
目前国际上较肯定的治疗方案
激素+拉米夫啶+霉酚酸酯
方案中的问题
肾功能有明显损伤的患者,拉米夫丁使用受到 限制 对于肝功能差的患者,即使使用了抗病毒治疗, 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使乙肝病毒复 制,加重肝脏损伤,致肝功能失代偿,特别是 抗病毒疗效差的患者 拉米夫定的病毒变异问题 类固醇激素对免疫的抑制作用 霉酚酸酯缺乏较大规模的临床验证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