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16.8
23.4
4.4
m
则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打开啤酒瓶盖,就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图8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① 0℃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
②把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B.BC.CD.D
1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甲+乙
有气泡生成

甲+丙
有沉淀生成

丙+丁
有沉淀生成

乙+丙
没有现象发生
A.CaCl2B.AgNO3C.HClD.Na2CO3
6.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D.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O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A.AB.BC.CD.D
4.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Βιβλιοθήκη 煮后食用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D.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5.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加快,则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06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g;106g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向106g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
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另取10%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
物质
Na2CO3
HCl
X
NaCl
CO2
H2O
质量/g
31.8
14.6
③若C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C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5.保障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夏天临近,不少市民喜欢到小义乌的烧烤城去吃烧烤。明火直接烧烤肉类,肉中的脂肪滴于火上,产生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附着于食物表面。苯并芘在体内蓄积,可诱发癌症,还易产生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2)。此外,烧烤场所呛人烧焦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请回答下列问题:苯并芘、亚硝酸铵、一氧化碳三种物质都属于______(填“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中的一种);苯并芘中,所含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在门口插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抗菌、平喘、止血等。黄酮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保留到0.1%)“关注食品安全,关爱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1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b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相等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c>a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0.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B.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3.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