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影响
趋向于民生经济。 (3)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控 制好资金来源。为迸一步管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必须
受中央及各级人大等的监督,从而确保地方债务资金
得到科学、合理地使用。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刘伟,庄芹芹.新《预算法》与地方政府债 务风险防控.社会科学战线,2014(10).
2.贾康.《预算法》在地方债上的突破.中国金融,2014
的偿债压力加大。因此,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只 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举债。对于投向公益
性项目的融资平台,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务,享有政府 信用,对于其他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可以采取合并、转型
和关闭等办法进行搭建。可以考虑将社会大量的民间
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引人公益性服务项目中来,
既达到规范民间资本的目的,又可以保证一部分地方
其他层级的地方政府均不能随意发债。地方政府为了
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必然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 如BT模式、信托、独立的融资平台等。此外,目前我 国正在进行税制改革,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使得原 本一个地方税种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后变为中央与地 方共享税,这也必然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正是 由于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发债的渠道较多、方式多样, 国家针对这些层面的债务管理较难。而省级政府由于 税收收入相对较为稳定,因此,让省级政府统一进行发 债,使得地方债务风险会得到一定的控制。 (2)发债规模方面。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如 果发行债券必须经过全国务院规定的限额
政府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必须公开,将所有预算收
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之中。当然,包括地方政府的 债务也要求纳入预算管理中。新《预算法》要求地方政 府的债务公开,这是政府预算公开的重要内容。政府
内,而且要求将其列入本级政府的预算调整方案当中,
也必须由本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通过才 能发债,将发债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警戒线之内。 (3)发债方式方面。国外地方政府的发债方式一 般有两种:一种是发行债券;另一种是借款,但规定不 能向所属的金融机构借款。我国以往的做法除了地方
(22).
做好融资模式和融资平台的选择问题。在融资模式和
融资平台的选择方面,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选择BT 融资、信托以及影子银行等方式进行融资,通过这些方 式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地方政府
3.马金华。宋晓丹.地方政府债务:过去、现在和未 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8). (责任编辑:王文龙) 综上所述,在新财务制度推出之后,医院要想 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在医疗市场的竞争 力,则需要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严格按照财务会计 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形成科室的成本核算,从当前 社会发展现状出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管理水平,
一、当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同囊及原园
地方政府性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了增速较快、对土地出让收
政府发行债券之外,还可以由市级政府向县级政府借
款。根据审计署的统计,我国市级政府向县级政府借 债达到700,6。如2013年6月10日,审计署公布了36 个地级市中有16个地级市政府负债比例均超过了
100%。因此,我国的《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发债的 方式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形式。这样可以有 效地约束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行为,缓解地方政府的还 债压力。 (4)发债风险方面。新的《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
入依赖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债务余额过大、
债务增速过快、债务结构不合理和债务信息不透明等。 这与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投资驱动型的经济 增长模式以及地方政府不可持续的举债融资模式等密 切相关,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尚未纳入地方财政预 算,也使得部分融资资金的管理欠缺规范。当前,我国 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在“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存 在着一定的局部风险隐患。新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 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对于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 理,防范化解局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公益性资本支出指的是政府部
门提供的社会公共事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以盈利 为目的的项目资产),而不能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目前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用于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将这部分债务资金用于 装修办公室和新建办公楼等项目。
(6)发债责任方面。新《预算法》要求中央和地方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影响
曹丽琴
(河北省荣军医院河北・保定) 摘要:本文首先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现状出发,对地方债存在的问题风险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新施行的《预算法》,阐述了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新预算法下规范地方政 府债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预算法;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5.向恒静.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
与实践.经营管理者,2015(36). (责任编辑:王文龙)
成本分配,从根本上保证医院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能
够发挥到最大,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减少医院资金浪 费现象。
万方数据
2016@)行救雩驾雩丹麟23
部门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来向社会公开自身的发债情
况,接受各级人大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科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1)加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提高地方债务管 理的可操作性。我国目前实施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是
22皿 万方数据
1995年发布的,已有20年之久,显然与目前的新《预算
法》缺乏匹配性。这就需要我国立法机关加紧修订《预 算法实施条例》,提高新《预算法》的可操行性和可执行 性。通过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针对地方债务的管 理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对地方政府债务从具体发债 用途、发债规模和发债责任等方面做出更为详细明确 的规定,这无疑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我国 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做好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执政观念
中需要按照内部财务改革的实际现状实现对成本的
控制,加强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
计划与方案。要知道,医院成本核算问题关系到医院 的基本收益,不论是医院的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
都需要严格按照谨慎的原则,依据实际发展现状展开
4.潘宏霞.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
和实践.中国社区医师,2015(21).
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 (4);fi-效监督和管理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确保其 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我国必须做好对已有债务的
的转变。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国务院印发了《关
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强管
清理工作,除了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采取“堵”的方式以 外,同时也应该合理地疏导已形成的地方债务资金。 新《预算法》一方面,要求地方债务资金在使用方面必 须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引导其资金使用纳入政府预
二、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
(1)发债主体方面。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 能随意发债,发债的权利国家下放到省级政府层面上,
明确规定,即地方政府针对发债取得的资金用途必须 受到约束,说明用于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投资,不能用
于弥补预算缺口。因此,我国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 发债的用途做出了严格规定,即发债取得的资金只能
发债必须制定债务偿还计划,建立地方政府的债务风
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机制,从而对债务风 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测算和分析,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控 制的范围之内。
(5)发债用途方面。经过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 常委会、本级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后,省级政府可以通过
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举债。国外在这方面早就做出了
(接29页)院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从整体角度分析,
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的一项内容,是对预算的一种管 理,实施成本预算可以将医院成本核算中所存在的问 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而进一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除此之外,在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中,还需要将成本
核算与员工绩效考核进行关联,并让员工协助医院成
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分析,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员工的 积极性。医院还需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激 励政策,对成本考核结果加以控制,在提高成本管理
解决成本核算问题,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玉昀.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 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4(20).
执行力的同时,也可以真正减少医院决策存在的盲目
性。 (3)gO建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医院在发展
2.刘国英.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
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5(08). 3.陈颖晶.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 与实践.知识经济,2015(14).
算支出轨道;另一方面,在未来资金的支出方面也要接
理防范地方债风险的工作。从省到市、县等所有的政
府职能、政府的权力大幅度地缩减,未来将地方政府建 成为真正的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这种地方政府执
政理念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地方债务管理。从投资发 展城市变成营运服务城市,这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使得未来地方债务的资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