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9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9经济周期理论


12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将经济周期分为依次的三个长波: – 1783—1842年的周期,这是“产业革命” 的发生发展时期; – 1842—1897年的周期,这是蒸汽和钢铁 的时代,或被称为世界铁路化的时代; – 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的 时代,它正是第三个长波的上升阶段。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的核心是“创新” 这一概念,即用企业家的“创新”是周 期地出现的来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频发
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 ► 金本位制崩溃(1920s) ► 华尔街危机和经济大萧条(1929-39) ► 美元违约(1971)和全球通胀(1970s) ► 拉美债务危机(1980s——1992) ► 全球股市危机(1987)黑色星期五 ► 日本金融危机(1991-2003) ► 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2-93)Soros ► 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95)
•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制度之内寻找导致经 济周期自我推动的力量。
8
消费不足论
• 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 • 流程 穷人消 C下降 AD下降
费不足
国民收入 分配不平等
富人储 蓄过度 I上升 AS上升
产 品 过 剩 9
马尔萨斯与霍布森的周期理论
– 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马尔萨斯在1820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提出有效需求论,即有支付能力的消费 需求受到限制来论证普遍生产过剩是可能的
谷 底
F E 复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t
经济周期类型
• 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
– – – – – 1、基钦周期:3.5年,短波 2、朱格拉周期:8-10年,中波 3、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建筑周期,长波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长波 5、熊彼特周期:技术创新长周期的三个阶段
4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 经济周期的特点
– 收缩初期企业存货普遍清理,企业对设备 和厂房的投资急剧下降。 – 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 敏感商品价格下降 ,而不敏感的商品价格 和工资水平却很少下降,即使有所下降, 也不象前者那样下降得很迅速。 – 企业利润急剧降低,普通股票价格下降。
5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 经济周期行为的描述
2
经济周期含义
• 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or Trade Cycle) • 含义
– 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沿着 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呈现周期性的扩张和紧缩。
• 阶段
– 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 恐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
Y 繁荣 A 顶峰 B 衰退 C 萧条 D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在相当程度上 包含整个工商营业系统 企业的形成及其消亡 价格和产出量 劳动和其他资源的使用 成本和利润 各个人的收入流量和消费支出 储蓄和投资 出口和进口 证券和商品的交易 贷款的延期和偿还 货币供应及其流通 政府的财政运转等等
13
政治周期论
• 波兰;卡莱斯基 • 论点:
– 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 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反抗→采取措 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
• 萨谬尔森的描述
– 选举刚结束,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 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 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 失业,使经济繁荣。 – 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 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 要让位。 14
投资过度论
• 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
– 货币供给↑→利率↓→投资↑→对投资品需求↑→ 投资品价格↑→制造消费品的要素转移→消费品 供给↓、消费品价格↑→消费↓、同时投资↑→危 机
• 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
– 卡塞尔、维克塞尔、斯皮托夫 – 新技术发明、新市场开拓→投资↑→重复上述推 理
6
历史回顾: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论
• • • • • • •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 (一)消费不足论 (二)投资过度论 (三)创新周期论 (四)政治周期论 (五)心理周期论 (六)太阳黑子论
7
经济周期成因归类
•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 经济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如太阳黑 子或星象、战争、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 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 学发明和技术革新等等。
11
创新周期论
• 熊彼特的理论 • 1、第一次创新浪潮
– 创新→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者盈利→其他企业 效仿→对资本品需求增加→繁荣 – 创新普及→盈利机会下降→对资本品需求下降 →危机
• 2、第二次创新浪潮
第一次浪潮 带来繁荣 厂商乐观 消费者乐观 对投资品和消 费品的需求增加 增加投资与投机 高估未来收入、抵押贷款 乐观带来的 虚假繁荣 第二次浪潮 泡沫破灭
霍布森的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论 霍布森认为,国民收入不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有一 部分储蓄起来,形成新资本,这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 生产率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如果国民收入中消费所占 比例过大,就会降低生产发展速度 但另一方面,若用于消费部分所占比例过小,从而 储蓄所占比例过大,就会引起生产过剩和危机,造成人 力物力的闲置和浪费。 10
心理周期论
• 庇古、凯恩斯 • 某原因刺激了投资→繁荣→乐观→消费、 投资增加→经济进一步繁荣→过度繁荣→ 错误被察觉→悲观→消费、投资过度减少 →萧条
15
太阳黑子论
• 杰文斯父子,数理经济学的先驱 • 经济学=微积分+快乐和痛苦 • 太阳黑子理论
– 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地球气候变坏→农业歉收、 减产→其他产业萧条 – 太阳黑子活动减少→…… – 太阳黑子每11年爆发一次,所以……
1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频发
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 ► 亚洲金融危机(1997-99?) ►俄罗斯金融危机(卢布、银行)和LTCM危机(1998)
► 巴西货币危机(1999) ► 美国倒闭和财务丑闻(2000-2003) ► 阿根廷危机(2001) ► 印尼危机(2005)的能源冲击 ► 次债危机 (2007)(实质上是信贷危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