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

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

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
2011.6.27
1.对教材可以这样处理。

虽然我们已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但一般情况下,对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一是原本属于一课时的内容太多,把其中一个知识点移至下一课时,或者把下一课时的内容提前到本课时进行教学。

另一种是对教材中原有的例题或习题进行删减或改编,以便更符合教学的需要。

然而,教师处理教材的空间完全可以更大更开阔才能更好地教学。

当发现某一个单元的教材编排顺序不够合理,比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学习后,每个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都是孤零零呈现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大动干戈,站在系统的角度来重组教材,让单元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间连接得更加紧密,更方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有时还可以跳出单元看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单元的教材进行重组。

重组的目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比较,学生易于理解、方便接受,也使教师真正有了单元备课的思想。

2.对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学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出错,如果一堂课走得很流畅,学生不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错误,那就说明我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所以,在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上,我一直努力促使学生不出错或少出错,因为我总认为学生出错就说明我的教学有问题,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实践证明,教学中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展现自己真实的状态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困惑点在哪里,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引领学生讨论、争辩、明晰的过程才会更有价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会更高。

在学习的道路上,曾经错误的东西比正确的更能让人记忆深刻。

3.开放课可以这样实施。

新课程实践,对于很多的理念,都在努力尝试,比如放手让学生探究。

有些课环节很多,设计很细致,环环相扣,但总感觉不够开放、不够大气。

应该如何调整呢?解决以下两点是收放自如的关键点:
(1)要有核心问题的引领。

一堂课要有一两个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着一两个核心问题来进行,这样教学才能真正统一,即“形散而神聚”。

在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上,来设计一些小的环节。

(2)要对小环节进行整合。

小环节的教学虽然不会出现意外,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但是却也牵制了学生的思维。

所以,要善于对一些小环节进行整合,这样既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教学真正走向“开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