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闻史剖析
• 17-18世纪莫卧儿王朝宫廷有手抄新闻。
• 1780年在加尔各答出现《孟加拉公报》,是为印度最早的 现代报纸。
• 印度人办报开始于1816年。
• 19世纪50年代,当时的印度总督大贺胥(Dalhosie)建立 公共工程部,健全了印度与欧洲的电报线,改进邮政,修建 铁路、公路、港口和灌溉设施,创办现代教育。马克思评价: “使印度达到比以前大莫卧儿统治下更加牢固和占地更广泛 的政治统一,是使印度复兴的首要前提。英国人用宝剑实现 的这种统一,现在将被电报巩固起来,永远地存在下 去。……在亚洲社会里第一次出现的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 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使改建这个社会的新的 强有力的因素。”
•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1999年说:
• 我在其他地方讨论过一项重要规律,即在令人恐怖的世界饥 荒史上,新闻自由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任何民主国家,从未 发生过真正的饥荒。对於这个规律,我们无论在任何地方都 找不出例外,无论是在最近发生饥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等专制国家,还是30年代发生饥荒的苏联,或者1958-1961 年大跃进失败後发生大饥荒的中国,或者在外国人统治时期 发生饥荒的爱尔兰和印度。
• “欧洲科学的新的阶层。蒸汽使印度能 够同欧洲经常地、迅速地来往,把印度的主要海港同东 南海洋上的港口联系了起来,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 而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
• 1857-1858年印度士兵起义以后,以文字划界,英文报 刊一般支持英国,非英文报刊一般具有民族主义倾向。
• 尽管在许多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比印度好得多,但中国仍然 发生过饥荒,而且确实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中 国1958-1961年的饥荒饿死近3000万人,而在整整三年内, 中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一直得不到纠正,其原因就在於中国没 有议会中的反对党,没有新闻出版自由,没有多党制选举。 由於没有人敢批评中国政府,即使每年饿死数百万人,其错 误政策依然能够持续下去。现在北韩和苏丹的饥荒也属於类 似情况。
• 不同语言文字、宗教的外族人入主印度成为 统治民族以后,造成印度语言文字的繁多, 没有主打的文字。同时,宗教冲突不断。
• 1600年起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 1849年占领全境。
• 1947年分别独立为印度、巴基斯坦。 • 国大党成为唯一执政党, • 尼赫鲁掌握大权。
右图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
• 独大的通讯社:印报托
• 广播:主要还是全印广播电台
• 电视:印度电视公司(DDI)形成22个频道、56 个节目制作中心和1308个地面转播站的电视网, 通过卫星和地面微波接收站两种方式传播信号。 它的观众人数3.62亿,
• 外国卫星电视台,主要是Zee-TV(带有本土色彩 的合资电视台)和Star-TV,还有SONY、MTV等 共40家。
• 四、印度语言文字的复杂带来的传播问题
• 印度没有一种语言在所有语言的传播中超过半数,最大的 语言是印地语,占40%。英语虽然是通用全国的语言,但 是会使用的人只占10%。宪法起草时使用15种语言,统计 报刊时,使用18种语言的分类,而实际上使用的文字种数 是93种。因而印度的每种报纸的发行量有限,最大的报纸 不过66万份(《美丽的马拉雅拉报》)。报刊的种数多达 4万种,但总发行量才7200多万份。
1891年的 印度时报
• 1947年,几家主要报纸联合组建“印度报业托 拉斯”。
• 1959年9月,印度在德国援助下试验播出电视 节目,但直到1965年才正式开办。1976年电 视台从全印广播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半公 营公司Doordarshan india(DDI),隶属于政 府信息广电部。
• 印度的电视最初是作为教育工具被介绍到印度 的,所以DDI在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 要把提高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的知识水平 当作最大的任务。1983年以前只有3000万人 经常收看电视。
• 1984年起,开始卫星电视播出。1984-85年间播
出的首部大型肥皂剧《我们民众》(Hum Log )
• 现在印度有十几家24小时的新闻频道,最主要的4 家是:Zee News、DDI News、Star News和Aaj Tak。
影响广泛。2000年达到90%的覆盖率,观众5亿 人。
• 1990年第一次伊拉克战争,引发公众对外国卫星 电视的关注。1991年明星卫视(Star-TV)成为 公众通过天线接收的首家外国数字化电视台。 1992年,香港亚洲卫视吸收印度资本开办Zee台。 现在这两个台由默多克控股。(由于印度法律没 有涉及卫星和有线电视,因而卫星和有线电视得 以发展)
印度新闻史
• 一、印度的历史
• 公元前24世纪,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河的中上游 一带。
•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梨俱吠 陀》(即“颂赞知识总汇”的意思)
• 公元前4-2世纪:孔雀帝国 3世纪阿育王在位 • 公元前2-1世纪:
巽(xùn)加王朝
• 公元1-3世纪: 贵霜帝国 右图阿育王柱
• 广播对内使用230种语言,对外使用17种外国语和8种本 国语言。
• 2001年印度的识字人口已达到6.67亿,占总人口的65%, 几乎是1981年识字人数的两倍。
• 五、印度的新闻业格局
• 面积297万平方公里,人口10亿,日报发行总量7000多万 份。
• 报刊数量极大,有49000种,其中报纸27000种,日报 5300种。
• 1998年起,电视成为印度第一传媒。
• 三、印度的新闻政策
• 英国人统治时期,经过初期的斗争,较早的废除了新 闻检查,形式实现新闻自由。但是如果整体形势处于 敏感状态,控制会变得严厉起来。海洋法系的特征使 得统治者控制新闻传播有一定的灵活性。
• 尼赫鲁关于报业有一段名言,他说:“我宁可要一个 完全自由的报界,并承担自由被滥用而导致的所有危 险,也不愿意要一个因受到镇压和管制而唯唯诺诺的 新闻界。”
• 1978年人民党上台后,新政府废除了紧急状态下 所有压制新闻界的法令,印度新闻界在法治框架 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印度基本实现新闻自由。
• 1993年,法律允许在印度境内民办电视台。
• 1995年以后,DDI的影响力下降。
• 1996年,印度通过法案,宣布建立独立的印度广播 公司(Prasar Bharati ),下辖DDI(印度电视公司) 和AIR(全印广播电台),即将国营广电体制转变为 公营体制。该公司的目的是满足公众最基本的信息、 教育和娱乐需求。
印度时报
• 印度快报
• 左:2008年2月1日的印度快 报
• 下:1998年的印度快报
印度斯坦时报
左:2008年2月1日的印度斯坦 时报
下:2002年的印度斯坦时报
• 印度教徒报
• 2008年2月2日
新闻周刊《今日印度》(2005年4月)
• 印度发行量最大
的报纸《美丽 的马拉雅拉 报》,66万份
• 三大报纸:印度时报、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另外, 政治家报、甘露市场报、喜欢市场报,也较有名气。现在 都不同程度地“默多克化”,即大众化。
• 杂志:新闻周刊《今日印度》,被评为亚洲最佳刊物。 1975年创办,英文40万,其他文字40万。该刊已经成为 “今日印度媒介集团”,还拥有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电 视台Aaj Tak 。
• 前5世纪年出现口头诗史《摩呵婆罗多》、《罗摩 衍那》,共20万行。
• 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7世纪为佛教传播,《佛本 生经》(546个佛教故事)
• 8世纪起主要为印度教的传播。
• 13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开始在印度传播。
• 后来现代新闻传播的出现,与历史传统关系不大, 是外来文化的直接输入。但是报业经营方面却是 商业种姓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
• 1875年由英国人在加尔各答创办的《政治家报》, 1922年被印度经营中介贸易的塔塔财团购得。
• 1923年在德里出版的英资《印度斯坦时报》,二 次大战后被印度银行和工业方面的比尔拉财团买 下。
• 1953年,印度工矿和金融方面的戈恩卡财团,在 德里创办《印度快报》。
• 一定意义上,印度的新闻自由是少数具有传统的 商业种姓的商业大家族的自由。
• 2002年出台全国性的法律《信息自由法》。法案所 指的“信息”是有关政府管理、运作和决策的任何形 式的材料,“信息自由”指的是从任何政府部门获取 信息的权利。
• 2004年6月,印度政府取消1955年的限制措施,有条 件地开放报业市场。外国投资者最高可持有非新闻性 印刷品74%的股份和新闻性报刊26%的股份。
• 印度独立后,虽然宪法规定了新闻与言论自由,但是 几年后,执政的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于1951年提出 取消宪法中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的议案。矛盾主要体 现在掌握主要报纸的财团与政府之间。
• 1975年国大党实行紧急状态9个月,大规模迫害 反对党派的报刊,全国2500多家报刊停刊,250 多记者入狱。人民对英·甘地推行的所谓“有纪律 的民主”怨声载道,而被高度管制的报业又无法 体现民众的呼声,这使得国大党第一次失去了执 政机会。
• 1971年,巴基斯坦被肢解, • 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 • 1978年以后形成两党制。 • 20世纪80年代印度开始“商业导向”的改革,90
年代开始“市场导向”的改革。
• 印度的文化特点
• 印度3000年前形成的种姓等级制度: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首陀罗。
• 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相对严格并稳 固的种姓等级仍然是20世纪中叶整个印度平原乡 村社会结构的中心特征,城市地区虽有改变,也 不意味着种姓等级已经简单地消失。
• 19世纪下半叶,印度党报兴起,甘地、提拉克办刊。 1938年,尼赫鲁创办国大党机关报《国民先驱报》。
• 1928年,首先在孟买出现广播电台。1936年殖民当局正 式建立全印广播公司。
• 与此同时,商业性报纸也在兴起。1861年,英资 的《印度时报》在孟买组办。20世纪初,该报被 印度银行财团达尔米亚财团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