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逃生手册
⑸.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
2海啸
⑴、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⑵、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⑵.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⑵.如多层建筑物火灾,楼梯已被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跳楼逃生有技巧:
⑴.如生命受到威胁,又无逃生之路时,可以用绳索或将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绳索或布条滑下。
⑵.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如处在较高楼层,且又无法采取跳楼逃生的办法时,可在室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如有条件,尽可能向门窗上浇水以缓火势蔓延。这时,要采取一切办法(如可用打电话,抛物件等办法)向楼下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以赢得救援的机会。
⑶.危难见真情,在处于火场生死关头,更要发扬互助和奉献精神,尽力帮助老、幼、妇、弱者优先疏散。千万不能惊恐失措,无序夺路。
高楼着火如何逃生
保持清醒头脑,扑灭初期火灾
⑷.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
⑴.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
⑴.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⑵.若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浓烟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开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以防热气浪将门冲开。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逃出火场。
⑶、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2.泥的声响穿过狭窄的山谷,倾泻而下。它所到之处,墙倒屋塌下,一切物体都会被厚重粘稠的泥石所覆盖。
⑵.山坡、斜坡的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而整体下滑坡。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灾害,采取脱险逃生的办法有: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⑶.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⑴.保持清醒头脑是高楼火灾逃生的关键。应尽量利用楼梯间等设施。进入楼梯间后,在确定下面楼层未着火时,可以向下逃生。因为火灾发生时火迅速向上蔓延,使进入者晕头转向,最终晕厥乃至死亡。平时进行避难逃生训练,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高楼失火如何逃生:
不可钻床底、衣橱、阁楼:
⑴.高层建筑火灾中切记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因为这些都是火灾现场中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
⑷.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⑸.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小提示:
⑴.立刻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⑸.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⑹.处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以便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⑴应对熔岩危害。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⑵应对喷射物危害。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时,建筑工人使用的那种坚硬的头盔、摩托车手头盔或骑马者头盔将给予你一定的保护。在更广阔的区域,逃离也许没有必要。
⑶应对火山灰危害。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但不是太阳镜。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庇护所后,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⑴.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⑵.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倾听远处山谷是否传来雷鸣般的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⑷.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⑵.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这可比火更为可怕。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这往往是火灾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约占95%以上)。如果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尽可能地猫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观察周围找生机:
⑴.如果建筑物有避难房、疏散楼梯的,可以先躲进避难房或由疏散楼梯撤至安全地方。
逃生:
⑴.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发生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第一"崇高美德。
⑺.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呼救时应说明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性质,伤情、伤亡人数,急需哪方面的救援以及呼救人的姓名、单位、所用呼救电话号码。
5.火山爆发
小提示:
火山在喷发之前常常活动增加,伴有隆隆声和蒸气与气体的溢出,硫磺味从当地河流中就可闻到。刺激性的酸雨、很大的隆隆声或从火山上冒出的缕绿蒸气是警告的信号。驾车逃离时要记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不要走峡谷路线,它可能会变成火山泥流经过的道路。
⑵.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
自救互救要领:
⑴.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⑵.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⑶.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一定不要:
⑴.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⑵.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
4山体滑坡
小提示:
坡体是一个古滑坡、斜坡上松散土石层较厚、岩层倾向与坡面一致且含有松软层等,就不宜选作建设场地。其次是必须对坡面加固。如果需要在可能产生滑动的斜坡上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事先采取稳定斜坡的措施。面对滑坡要镇静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
⑹.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搞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卫生,以预防传染病及防止蚊蝇滋生。
7.火灾
窗体顶端
发生火灾赶紧逃:
⑴.如火势不大,可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此时,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烧越大,错过逃生时机。身处烟雾捂口鼻
⑷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惟一的存活机会可能就是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6.洪水
⑴.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⑵.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