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外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

野外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

浅谈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Self-rescue and escape disaster survival)。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往往造成人身伤害和死亡, 加强对各种灾害事件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地保护生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原野,体味自然之美。

掌握野外生活、生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对挽救生命具有积极意义。

也许许多人认为日常生活中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情不多,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一次遭遇到危险是不幸遇难还是逃生,有没有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的常识与直觉是惯技那因素之一。

在讨论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之前有一点必须强调:无论你是施救者还是被救者第一前提是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我想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如果施救者连自己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那施救就没有意义,比方说:有人溺水,而你自己却不会游泳,下水救人肯定不是最佳选择,一不小心人没救起来把自己搭进去。

因为生存自救与灾难逃生包括的围极其广泛,所以专门挑选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几率或者说可能性比较大的几个方面稍微说一下。

我觉得日常生活中排在第一位的意外灾难当数火灾。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1至6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73317起(指统计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下同),死亡656人,受伤271人,直接财产损失7929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2%、5.5%、14.8%和16%。

另外,发生刑事放火577起,死亡58人,受伤18人,直接财产损失1976.2万元。

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火灾的危害性是极其巨大的,而这些火灾里面我认为杀伤力最大的就是住宅火灾,因为,住宅,一个我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住宅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住宅火灾的发生,刻不容缓。

很多人认为住宅楼没有什么可烧的,不会有什么危险,然而探究这些住宅火灾的原因,大多是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生活小节引起的,而且同样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一、总结一些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无资质装修队在住宅中埋藏隐患。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宅普遍搞起了装潢和装修,在室可燃物大大增多的同时,由于为数不少的没有资质的装修队伍滥竽充数,致使装修设计中出现用电设计负荷过低,电气线路截面过小,不能保证用电安全和远期负荷,各种线路配置不合理等严重问题,给住宅中埋下了一些能够引发火宅的水、电、气线路潜在隐患。

(二)、住宅电器设备和用电量陡增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困扰经济发展的供电不足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许多城市从限制用电转为鼓励用电,新建住宅的分户电表已由过去的3至5安培陡增到10至20安培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住房消费已成为长期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新住宅的不断建成和使用,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关注新生活的质量,对电气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从简单照明用电类型转向改善居住环境用电类型。

空调已步入普通百姓家庭,一户拥有两、三部空调也不罕见,电脑及一些大功率家用电器设备正逐步被百姓所接受。

与此同时,原先住宅电气设计及安装的缺陷也日益凸现出来,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不便。

电气线路配置不合理,轻则引起频繁跳闸,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无法使用;重则引发电气火灾及电击伤亡事故,某些电器设备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集中使用时线路超负荷或使用不当等因素也会引发火灾。

目前住房消费领域住宅电气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房地产开发商对配电线路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售房说明书都未给出住宅配电线路方面的详细资料。

2、购买商品房或装修居室后,消费者未得到住宅电气线路的布线图。

3、住宅用电设计负荷过低,电气线路截面过小,不能保证用电安全和远期负荷发展的要求。

4、住宅分支回路的数量过少,使每回路所带的负荷增大。

5、住宅中插座数量不足,导致居民大量使用插座板,充满安全隐患。

(三)、气体燃料的普及使用。

这些一拧就来、一点就着的“自来火”,极方便了人们的起居生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贮存与输送这些气体燃料的管道和设备难免会发生损坏泄露,加上各种人为的错误操作因素导致发生火灾。

(四)、有些生活用品有易燃易爆性。

例如,现在拥有汽车、摩托车的家庭日益增多,为了方便使用,人们往住在家里贮存少量的汽油。

又如气体喷雾杀虫剂、摩丝、发胶、气体打火机与充气罐、烈性白酒、油漆与调和溶剂等。

人们在使用这些物品时,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危险性,一旦让汽油、油漆与调和溶剂等物品暴露于空气中,挥发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时,遇火星便会爆炸起火;把气体打火机或充气罐、摩丝、杀虫剂等放置在高温环境中,如室曝晒处或炉火旁,它们就有可能膨胀爆炸进而引起火灾。

(五)、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因素。

如各种原因的放火、玩火、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不慎,以及雷击、地震等。

如2003年11月3日发生的大火,据楼居民说,是一楼仓库用硫磺熏辣椒不慎造成的。

此外,据统计显示,现在有不少火灾是流动人口造成的。

他们因生计所需租用房屋或自建简易房,其生活用火和用电的不规及缺乏消防常识,导致火灾频发。

居民住宅的新特点是造成火灾发生重大损失的根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条件的不断提高,居民住宅从整体布局到装饰装修都越来越讲究,与过去的居民住宅相比较,现在的居民住宅有一些新的特点:1、很多居民住宅为商住楼,一层甚至地下一层为商业用房、公共娱乐场所,燃烧荷载大,燃烧持久,对建筑破坏力强,容易造成建筑倒塌,导致人员伤亡。

2、现在的居民住宅防盗要求比过去高,多数防盗门是全封闭的,且较坚固,发生火灾时,防盗门如果是锁着的,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防盗门通常无法开启和破拆,灭火人员无法从门进入室,灭火行动因此而会受阻。

3、居民住宅的室装修档次比过去高,普遍有吊顶、墙裙和门套,室燃烧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在室蔓延较快,灭火人员到场时,火灾通常已经进入发展和猛烈阶段。

4、现在居民住宅的窗户和阳台普遍采用铝金属和玻璃封闭,且多数家庭都安装有落地窗帘,发生火灾时,窗户和阳台的铝合金受火烘烤易变形脱落,玻璃也易破碎,火势从窗户和阳台向着火层以上的住宅蔓延更容易,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截措施,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5、现在居民住宅的电气线路和燃气管道多采用暗敷,掩埋在墙体或木板夹层之中,发生火灾时不易被发现,且火灾通过电线和金属管道向上下层蔓延时,灭火人员也容易忽视而没有采取设防措施。

综上所述,能够导致住宅发生火灾的原因较多,如果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火灾光顾住宅将在所难免。

尤其现在的住宅许多是三层以上的楼房或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不仅自家遭灾还会殃及四邻,危害甚大。

二、居民住宅火灾的预防措施由于居民住宅每家每户是独立的单元,而且新建的居民住宅楼与楼之间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发生火灾时火灾通常在横向上不容易向其他住宅蔓延。

其蔓延的途径主要是在纵向上通过阳台、窗户、电气线路和金属竖管向上、下层蔓延,且以向上蔓延为主。

住宅火灾死伤人员大多数是老人、小孩等弱势人群,这暴露出很多市民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平时用火、用电、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注意防火安全,发生火灾不懂处置,不懂及时疏散,大多数人自防自救能力差。

在消防队员无法救助的情况下,造成伤亡。

从这几点考虑,预防住宅火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把好住宅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切断住宅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途径。

加强对住宅消防设施的审查,硬件设施要完备。

其次,加快建设社区消防组织,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即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由居委会、警务室、物业管理单位、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并落实相关的巡查、培训、管理及警示制度。

公安机关也拟把社区消防工作列入社区警务室的职责围。

最后,进一步加强消防社会化,加强消防知识宣传,做到人人重视。

例如通过举行“119消防日”活动,居民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一点消防知识,练一些自救本领,发生火灾后,也应当镇定自如,正确使用灭火和求生手段。

社区要经常要求家庭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大人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挂电线,电路熔断时切勿用钢、铁丝代替。

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柴垛要远离房屋。

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燃明寻找物品。

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是否断电,煤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利用电器或灶塘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柴垛旁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居民住宅火灾虽然是一般常见的火灾,但由于其处于人员集中地带,围观群众较多,一旦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居民住宅火灾的预防和灭火工作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做好住宅火灾的预防刻不容缓。

而排在第二位的当数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2010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1至6月份,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口径统计,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282起,造成27270人死亡、11698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9.3%、12%、10.6%和5.3%。

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起,同比增加3起。

全国共发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694153起,同比上升31.7%。

相比之火灾,我个人认为交通事故责任主要在于人,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

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

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

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