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助生殖技术基本常识

辅助生殖技术基本常识

辅助生殖技术概况
AIH:夫精人工授精
AID:供精人工授精
IUI: 宫腔内人工授精
IVF-ET: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ICSI: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OI: 诱导排卵
COS: 控制性卵巢刺激
COH: 控制性超排卵
OHS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一、不育的定义:正常性生活12个月后未妊娠(WHO)
国内常用的名词:不孕——从未怀孕;不育——曾怀孕但无活婴;目前多采用“不育”一词分类:原发不育、继发不育
二、不孕夫妇检查流程,男方先查
男方:查精液——异常——男方治疗——若无法治疗——无精——AID,若少精且输卵管通畅——AIH——失败——IVF;若严重少弱精——ICSI
女方:正常排卵(基础体温、B超),异常——性激素测定;正常——进行输卵管检查输卵管通畅(通液、HSG、LAP),通畅——指导同房——失败——检查其他不孕因素(LAP+HYS)——失败——IVF
若输卵管不通——LAP+HYS——IVF
三、人工授精(AIH、AID)
1、适应症:
AIH:不能正常性交;男女生殖道运行障碍、精液轻中度不正常。

(1)不能正常性交:解剖异常(严重尿道下裂、逆行射精、阴道狭窄)
精神因素(阳痿、早泄、阴道痉挛)
(2)男女生殖道运行障碍(宫颈因素、双方免疫因素)
AID:无生殖功能或切除睾丸;不良的遗传因素、严重的遗传疾病;夫妻间特殊血型不合、治疗无效;严重少弱精、输精管堵塞、不射精。

2、人工授精的部位:
阴道内;宫颈管内;宫腔内、输卵管内、子宫直肠窝内
3、人工授精精液的处理
目的:提高直线运动的精子数、去除不利的成份、促进精子获能、降低粘稠性
方法:上游法、梯度离心法
4、人工授精的条件
女方输卵管通畅、有成熟的卵泡发育(自然、OI、COH)、内膜8mm以上
精液处理后直线运动的精子
宫腔内授精:1千万以上
宫颈管内授精:2千万以上
5、人工授精的时机
B超监测到有18mm及以上的卵泡,HCG后24-36小时内
四、IVF-ET
1、适应症(卫生部卫科教发[2003]176号文件):
女方各种因素导致的配子运输障碍;
排卵障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男方少、弱精子症;
不明原因的不育
2、主要步骤:
超促排卵,目的是为了得到较多的成熟卵子
超声下引导取卵
人工授精
实验室内将精子卵子放在一起,使卵子授精
受精卵培养
第三天将受精卵通过宫颈送入子宫
五、ICSI——单精子卵细胞内注射
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单个精子注入卵细胞内,培养后将受精卵通过宫颈送入子宫
此方法主要用于男性不育患者,1992年首例ICSI在比利时妊娠成功,我国第一例ICSI婴儿于1996年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诞生
适应症:
严重的少、弱、畸精子症
不可逆的梗阻性无精子症
生精功能障碍(排除遗传缺陷疾病所致)
免疫性不育
体外受精失败
精子顶体异常
需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查的
六、PGD-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在胚胎培养到8细胞期时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取出一个细胞球或极体对胚胎的染色体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除外胚胎的遗传学疾病后再送入子宫,主要用于有遗传学疾病患者。

七、促排卵的概念
OI:在无排卵妇女中采用药物或手术的方法诱导卵巢的排卵功能,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如克罗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制剂(HMG、HP-FSH、r-FSH)COH:对于有正常排卵功能的妇女,以药物的手段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诱发多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八、促排卵方案
(一)垂体降调节的目的
1、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殖生理和生殖内分泌功能处于基础而协调的同步化状态,清除
内源性高LH峰
2、防止卵泡过早黄素化
3、减少卵泡发育差异、多个卵泡同步生长
4、卵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化、利于胚胎种植
5、控制治疗周期及取卵时间、避免自发排卵
(二)黄体期开始的长方案
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月经周期不规则患者的黄体中期确定较困难,必要时于治疗前的月经周期用OC方案,在超排卵周期使用GnRH-a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生妊娠的可能,如发生宫内妊娠给予保胎治疗,可分娩正常新生儿。

(三)卵泡期开始的长方案
一般用于治疗周期的月经第2天开始使用GnRH激动剂,最初,由于其骤发作用可使FSH、LH、E2、P暂时升高,刺激卵泡发育出现卵巢囊肿,14天左右可达到降调节作用,在治疗周期使用GnRH激动剂后可出现不规则月经出血。

目前常用1/5、1/4、1/2方案以及双压方案。

(四)短方案
于治疗周期第2天开始使用短发GnRH激动剂,一般用于反应不良卵泡数量少的病人,由于其骤发作用可使FSH、LH、E2、P暂时升高,卵泡早期E2、P暂时升高,可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有学者认为本方案妊娠率不理想。

现很少用。

(五)超长方案
多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于治疗前使用1-3次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以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最后一针给予半只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20天后看E2情况适时启动,给予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排卵。

注意此方案下卵巢的反应性可能因此受影响。

(六)拮抗剂方案
多用于年龄大,卵巢功能不好,常规COH方案促排卵周期失败后。

不需要前期的降调节,于月经第2天直接开始促性腺激素给药,观察LH,容易过早出现LH峰,适时用GnRH 拮抗剂抑制内源性LH峰,缺点是未经过降调节卵泡大小均一性差。

(七)改良超长方案
PCOS患者其小卵泡多,而且对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发生反应的阈值和发生过度反应的阈值很接近,临床上很难掌握恰当的刺激剂量,表现为低剂量时不能驱动卵泡的生长,加大剂量后又出现大量的卵泡同时生长发育,容易发生OHSS,可用1/2+1/2方案。

九、B超在促排卵监测中的应用
观测卵泡的发育过程、测量卵泡的大小(发现LUFS、小卵泡排卵)、观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异常情况(息肉、粘连)
十、激素在促排卵监测中的应用
E2——了解卵泡生长的速度、数量
LH——预测排卵、是否添加外源性LH
P——预测排卵、卵泡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