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线段 FH 的长 . 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勾股定理;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已知如图,抛物线 y=x2+bx+c 过点 A(3,0),B(1,0),交 y 轴于点 C,点 P 是该抛 物线上一动点,点 P 从 C 点沿抛物线向 A 点运动(点 P 不与点 A 重合),过点 P 作 PD∥ y
∵ B3,0, D1,4,
3m n 0

mn 4
,解得: m 2, n 6 ,
∴ y 2x 6 .
连续
CQ
并延长,射线
CQ

BD
交于
G
,则
G
3 2
,
3
.
在 COB 向右平移的过程中:
(1)当 0 t 3 时,如答图 2 所示: 2
设 PQ 与 BC 交于点 K ,可得 QK CQ t , PB PK 3t .
y 2x 6

QE

BD
的交点为
F
,则:
y
x
3
t
.
解得
x 3t
y 2t

∴ F 3t,2t .
S
SQPE
SPBK
SFBE
1 2
PE PQ
1 2
PB PK
1 2
BE
yF
1 33 1 3 t 2 1 t 2t 3 t2 3t .
2
2
2
2
(2)当 3 t 3时,如答图 3 所示: 2
注:抛物线 y=ax2+bx+c(a≠0)的对称轴是 x=﹣ .
【答案】(1)y= -2x-3;(2) . 【解析】 试题分析:(1)把 A,B 两点坐标代入,求待定系数 b,c,进而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 连接 BE,点 F 是 AE 中点,H 是 AB 中点,则 FH 为三角形 ABE 的中位线,求出 BE 的长, FH 就知道了,先由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 E 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可求 BE,再根据三角形中 位线定理求线段 HF 的长. 试题解析:(1)∵ 抛物线 y=x2+bx+c 经过点 A(﹣1,0),B(3,0),∴ 把 A,B 两点坐标
代入得: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2x-3;(2)∵ 点
E(2,m)在抛物线上,∴ 把 E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 y= -2x-3 得:m=4﹣4﹣3=﹣3,
∴ E(2,﹣3),∴ BE=
= .∵ 点 F 是 AE 中点,点 H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交点,即 H 为 AB 的中点,∴ FH 是三角形 ABE 的中位线,∴ FH= BE= × = .∴
(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图象与不等式的关系:图象在下 方的函数值小,可得答案;
(3)根据解方程组,可得顶点 M 的纵坐标的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1)点 M 为二次函数 y=﹣(x﹣b)2+4b+1 图象的顶点, ∴ M 的坐标是(b,4b+1), 把 x=b 代入 y=4x+1,得 y=4b+1, ∴ 点 M 在直线 y=4x+1 上; (2)如图 1, 直线 y=mx+5 交 y 轴于点 B, ∴ B 点坐标为(0,5)又 B 在抛物线上, ∴ 5=﹣(0﹣b)2+4b+1=5,解得 b=2, 二次函数的解析是为 y=﹣(x﹣2)2+9, 当 y=0 时,﹣(x﹣2)2+9=0,解得 x1=5,x2=﹣1, ∴ A(5,0). 由图象,得
综上:①当 0<b< 1 时,y1>y2, 2
②当 b= 1 时,y1=y2, 2
③当 1 <b< 4 时,y1<y2.
2
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检验;解(2) 的关键是利用函数图不等式的关系:图象在上方的函数值大;解(3)的关键是解方程组得 出顶点 M 的纵坐标的范围,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a<0 时,点与对称轴的距离越小 函数值越大.
(3)①∠ APD 是直角时,点 P 与点 B 重合,②求出抛物线顶点坐标,然后判断出点 P 为
在抛物线顶点时,∠ PAD 是直角,分别写出点 P 的坐标即可;
(4)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 MA=MB,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点 M 为直线 CB 与对称轴交点时,|MA﹣MC|最大,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BC 的解析 式,再求解即可.
4
4
都在二次函数图象上,试比较 y1 与 y2 的大小.
【答案】(1)点 M 在直线 y=4x+1 上;理由见解析;(2)x 的取值范围是 x<0 或 x>
5;(3)①当 0<b< 1 时,y1>y2,②当 b= 1 时,y1=y2,③当 1 <b< 4 时,y1<
2
2
2
5
y2. 【解析】
【分析】
(1)根据顶点式解析式,可得顶点坐标,根据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检验,可得答案;
试题解析:解:(1)∵ 抛物线 y=x2+bx+c 过点 A(3,0),B(1,0),
9 3b c 0
b 4

1
b
c
0
,解得
c3
,∴
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4x+3;
(2)令 x=0,则 y=3,∴ 点 C(0,3),则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3,设点 P(x,x2﹣
4x+3).∵ PD∥ y 轴,∴ 点 D(x,﹣x+3),∴ PD=(﹣x+3)﹣(x2﹣4x+3)=﹣x2+3x=﹣
当 mx+5>﹣(x﹣b)2+4b+1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x<0 或 x>5; (3)如图 2, ∵ 直线 y=4x+1 与直线 AB 交于点 E,与 y 轴交于 F, A(5,0),B(0,5)得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x+5,
联立
EF,AB
得方程组
y y
4x x
1 5

解得
一、二次函数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6 分)(2015•牡丹江)如图,抛物线 y=x2+bx+c 经过点 A(﹣1,0),B(3,
0).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E(2,m)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H,点 F 是 AE 中点,连接 FH,求线段 FH 的长.
①当 0<t≤ 3 时,如答图 2 所示,此时重叠部分为一个四边形; 2
②当 3 <t<3 时,如答图 3 所示,此时重叠部分为一个三角形. 2
【详解】
解:(Ⅰ)∵ 点 A1,0 在抛物线 y x 12 c 上, ∴ 0 112 c ,得 c 4 ∴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 12 4, 令 x 0 ,得 y 3 ,∴ C 0,3 ; 令 y 0,得 x 1或 x 3 ,∴ B3,0 .
时,∠ PAD=45°+45°=90°,此时,点 P(2,﹣1).
综上所述:点 P(1,0)或(2,﹣1)时,△ APD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对称轴垂直平分 AB,∴ MA=MB,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MA﹣
MC|<BC,∴ 当 M、B、C 三点共线时,|MA﹣MC|最大,为 BC 的长度,设直线 BC 的解析
(Ⅱ) CDB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抛物线解析式,得顶点 D 的坐标为 1, 4 .
如答图 1 所示,过点 D 作 DM x 轴于点 M, 则 OM 1, DM 4 , BM OB OM 2 . 过点 C 作 CN DM 于点 N ,则 CN 1, DN DM MN DM OC 1. 在 RtO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OB2 OC2 32 32 3 2 ; 在 RtCND 中,由勾股定理得: CD CN2 DN2 12 12 2 ; 在 RtBMD 中,由勾股定理得: BD BM 2 DM 2 22 42 2 5 . ∵ BC2 CD2 BD2 , ∴ CDB 为直角三角形.
k b 0
k 3
式为 y=kx+b(k≠0),则
b3
,解得:
b3
,∴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3x+3.∵ 抛物线 y=x2﹣4x+3 的对称轴为直线 x=2,∴ 当 x=2 时,y=﹣3×2+3=﹣3,∴ 点 M
(2,﹣3),即,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 M(2,﹣3),使|MA﹣MC|最大.
【答案】(Ⅰ)B(3,0);C(0,3);(Ⅱ) CDB 为直角三角形;
(Ⅲ)
S
1 2
3 t2 2 t2
3t(0 t 3) 2
3t 9 ( 3 t 3) 22
.
【解析】
【分析】 (1)首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进一步确定点 B,C 的坐标. (2)分别求出△ CDB 三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 CDB 为直角三角形. (3)△ COB 沿 x 轴向右平移过程中,分两个阶段:
(Ⅲ)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 B3,0,C 0,3 ,

解得 k 1,b 3,
∴ y x 3,
直线 QE 是直线 BC 向右平移 t 个单位得到,
∴ 直线 QE 的解析式为: y x t 3 x 3 t ;
设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y mx n ,
设 PQ 分别与 BC、BD 交于点 K 、点 J . ∵ CQ t , ∴ KQ t , PK PB 3t . 直线 BD 解析式为 y 2x 6 ,令 x t ,得 y 6 2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