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VC理论的西安市回民街现状与评估.

基于AVC理论的西安市回民街现状与评估.

基于A VC理论的西安市回民街现状分析与评估摘要:本文针对西安市回民街改造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冲突,调查回民街现状,追溯回民街的地脉、史脉、文脉。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评估打分等多种方法,基于A VC理论,对回民街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进行评估,最终得出评估结果并提出改造建议。

1.回民街现状1.1研究背景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当前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依托。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惟有恰当地保留了那些标志当时科技文化水准和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文化遗存,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闪烁着悠久的魅力和光彩。

失去了这些文化遗存,城市便失去了其文化内核,使得千城一面,从而也就失去了城市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外的魅力,更失去了发展的活力与支柱。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日新月异,为了适应城市用地以及新的城市规划的需要,很多文化遗产建筑和街道与之产生了明显的冲突。

西安市回民街是外地游客来西安旅游的一大特色景点;也是西安市民感受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体验回族特色民族风俗的绝佳去处。

回民街虽然保存着历史悠久而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寺院景观和回族生活方式,但其在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

西安市政府曾多次出面协调并提出多种优惠安置政策,但是由于民族的传统和保守观念,回民街大多居民不愿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改建工程一再受到阻力。

1.2现状调查西安回民街位于旧城区古楼西北角一带,其区域位置大致在明城墙西门至玉祥门段以东,莲湖路以南、北大街以西和西大街以北一带,隶属西安市莲湖区管辖。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市旧城区内最大的一块传统居住区,面积约68公顷,总人口65500人,其中回民19000人,占总人口的33.93%,这里既是古老的居住区,同时也是城区内重要的宗教聚居区和旅游区。

其中,化觉巷、北院门、大皮院、大麦市街是有名的旅游街巷。

在北院门古文化街中段,有陕西省惟一一所政府命名的公办民族中学,是当地回民子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回民街是西安本地回族世代居住生活的地方,它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单元。

回民街作为一个大型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居住区,同时也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在进行对其街区的改造上就更应该注重居民和游客两相协调的规划设计。

由于回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居民所需要的地块功能主要就是宗教活动,居住,经商和交通(由于本次改造方案的针对对象时文化遗存,故暂不考虑居民的日常购物问题)。

1.2.1旅游现状经过对西安市回民街区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分类标准,为依据对西安市回民街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1]。

(见表1)表格1 西安市回民街区旅游资源统计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单体名称建筑与设施F 综合人文旅游地FA(FAA教学科研实验场所、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FAD园林休憩区域、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FAH动物与植物展示地、FAI军事观光地、FAK景物观赏点此处暂不叙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FAC化觉巷清真大寺化觉清真地省心楼化觉清真寺礼拜大殿大学习巷清真寺洒金桥清真寺北广济街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文化活动场所FAE 西安城隍庙戏楼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FAC城隍庙单体活动场所FB(其余基本无)祭拜场馆FBB大学习巷清真寺礼拜大殿大皮院清真寺礼拜大殿小皮院清真寺礼拜大殿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其余基本无)碑碣(林)FCH化觉巷清真寺石碑坊及碑亭建筑小品FCK化觉巷清真寺二门化觉巷清真寺木牌楼居住地与社区FD(FDB特色街巷、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FDE书院、FDF会馆此处暂不叙述)传统与乡土建筑FDA化觉巷125号(现232号)北院门144号民宅西羊市民宅(4号)大皮院22号特色社区FDC丝路的活化石——西安回民坊特色店铺FDG老孙家德发长贾三灌汤包同盛祥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德懋恭食品店(水晶饼)特色市场FDH 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单体名称旅游商品G 地方旅游商品GA(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GAD中草药材及制品、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业品、GAF日用工业品、GAG其他物品此处暂不叙述)菜品饮食GAA羊肉泡馍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黄桂柿子饼牛骨髓炒面清真南糖托饦饦水盆羊肉肉丸胡辣汤牛羊肉饼甑糕人文活动H 人事记录HA 事件HAB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民间习俗HC(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HCB民间节庆、HCC民间演艺、HCD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此处暂不叙述)宗教活动HCE尔德节(开斋节)古尔邦节斋戒圣纪庙会与民间集会HCF 城隍庙会特色饮食习俗HCG腊牛羊肉粉蒸牛羊肉牛羊肉泡馍由上述统计信息可以看出,回民街中全部47个旅游单体,具有回民文化特色的就有43个,所以西安回民街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其中民族文化旅游占主导地位。

回民街主要作为饮食集中街区而出名,这里现在虽然被当做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

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贾三灌汤包、白云嶂饺子、黄桂柿子饼、羊肉饼、老童家腊牛羊肉、粉蒸肉及各类糕点均是回民街里相当有特色的老字号招牌餐馆。

回民街小吃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

其次,西安城隍庙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0多年来,虽历经沧桑,但宏伟依旧。

庙院规模宏大,分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现存有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大殿一座,斗拱出檐,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图案花纹,雕工精细,图案精美,殿内原塑立有城隍、判官、小鬼等像,所以西安城隍庙是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以化觉巷清真大寺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也是外来游客来回民街参观的主要景点。

化觉巷和北院门的传统建筑风格保存完好,以砖木结构为主,少量建筑仍保留明清风格,形成一个低平的建筑轮廓线[2]。

在调查的区域纵横交错分布着北院门、化觉巷、西羊市、大皮院、小皮院、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和洒金桥等十余条回族古老的历史街区;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都市地面上,集中了众多古老的清真寺,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罕见的。

众多清真寺的存在,形成了西安回族“围寺而居”的传统居住格局。

西安回族社区的经济结构主要指其突出的产业结构——以商业经营为主体,人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商业经营来完成。

商业经营主要是餐饮、干果等,少数人突破这个限制。

回民街内的回民的收入来源一是靠小商品的经营。

小商品类经营主要集中在一些有传统文化意味的现代制品,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购买。

二是清真餐饮经营,一方面为本市的回族同胞提供清真饮食,另一方面清真饮食也是汉族人口喜爱的餐饮,为我国八大著名菜系之外深受欢迎的饮食,在陕西省的名餐饮中有重要地位(如表一)。

清真餐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很明显,首先,清真饮食文化为回族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回族同胞的生活水平;其次诸多的餐饮店也提供了很多税收来源,在本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最后,清真餐饮逐渐成为吸引来陕游客的一道风景,间接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回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回族社区的规模性,它逐渐成为西安市旅游资源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回民社区尤其是化觉巷、北院门等地也越来越成为到西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因此,回族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

1.2.2交通现状针对回民街现阶段交通问题的调查,主要采用了交通流量调查与实地现状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整体改造范围内选取了3条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在同一时间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与此同时,在对整个回民聚居地进行走访调研,拍摄了大量能够反映当下回民街交通问题的照片,并走访调查了当地居民、旅游游客和小商小贩,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了各类人群的不同看法。

1.2.2.1路段选取原则此次交通流量调查选取了3条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分别是北广济街、大麦市街和大皮院街道。

(图中红色范围表示总体改造范围,绿色范围表示主体改造的范围,黄色路段表示交通流量调查的3条街道)1.2.2.2交通流量调查这3条街道中,大麦市街属于该区域内的主要干道主要通行内部的机动车并在西安市主城区内担当一定的交通压力,属于调查范围内交通流量最大的一条街道;广济街属于回民街小吃销售的主要街道,由于本身街道狭窄,主要是由人们步行进入,其中交通工具主要作用是当地人在回民区内部进行转移;大皮院街道属于回民区内部交通流量承载能力较大的一条路,主要是经营销售旅游纪念品和部分小吃,交通状况和广济街较为相似,但是通行量较广济街更大。

以下三幅表格均为2013年4月6日上午9点到10点之间在回民区内部3条街道调研的交通流量统计结果,其中统计的车辆范围为自行车、机动车和三轮车,这3类车辆基本包含了区域内通过车辆的所有类型,由于地处城市中心部位,而且由于建造年代较为久远,街道狭窄。

其中自行车主要是区内居民活动的主要代步工具,而机动车大部分是流动通过这一地区,三轮车大部分作用是为区域内部的销售店铺供应产品或者制作原料。

综合分析,自行车反映的是聚居区内人员流动的程度,它是该地区交通的主要矛盾;机动车的流动量反映的是该地区道路对于城市主城区交通压力的分担情况;三轮车则反映回民区内销售贸易的活跃程度,占据一定量的交通资源,但是实际更偏向于商业问题。

上图为1小时内大麦市街通过车流量的柱状统计图,由图可知自行车占据了绝大部分,机动车的通行量较高,最低的是三轮车。

由此可知大麦市街虽然作为主城区的主要街道,但是在该段时间内还是主要服务于回民街内部人口,而三轮车的通行量共计138辆,可见该段时间内货物在内部的运输量较大。

正反向对比,自行车和机动车由北至南的通行量都大于由南至北,只有三轮车是正向大于逆向的。

上图为1小时内北广济街通过车流量的柱状统计图,由图可知通过车辆中自行车和三轮车占据了几乎全部比重,而机动车所占份额非常小,只有25辆。

北广济街作为回民区的一个游览出入口,本身较为狭窄,主要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步行活动的区域,因此,车辆通行的整体数量都偏低,而自行车也占据了较大比重。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三轮车的通行量高达131辆,并不低于其他街道,因此可以得出三轮车主要的运输都集中在饮食而非其他旅游纪念品上。

上图为1小时内通过大皮院所在街道的车流量的柱状统计图,图中数据显示自行车的通行量占最大比重,其中正向的通行量比逆向的大,三轮车的逆向通行量比正向的通行量大,机动车的通行量最低,正反通行量向基本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