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卷答案适用班级:信息商贸系13511 13512 1352 1353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 A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
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C 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 “天为阳,地为阴”( C )2. 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C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 )3.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 发展道路 D 现实依据( A )4. 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世界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A 量力而行B 好高骛远C 不自量力D 妄自菲薄( B )5.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6. 对个性自由理解准确的是A 个性自由就是绝对自由 B个性自由就是书本上的,现实中不存在C 个性自由就是没有自由D 个性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A )7. 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B 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D 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 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D )8.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在批评A没有实际行动者 B 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C 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C )9.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D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A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B 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C 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D )11. 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A 社会制度B 经济条件C 自身优势D 艰苦奋斗( C )12.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遇事要有主见 B 有了坚强意志就一定能成功C 成功需要坚强意志D 善于约束自己( B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C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D 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D )14.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 )15. “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A 适度B 互惠互利C 因人而异D 主动热情( D )16. 下列成语、俗语中,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C )17.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A 顺境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利的B 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C 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D 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C )18. “严师出高徒”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哲学上分别强调了: A 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B 变化和发展的作用C 外因和内因的作用D 量变和质变的作用( D )19.下列说法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20.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 一概而论B 三人成虎C 百感交集D 千虑一得( B )21. “知人知面不知心”、“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表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A 透过假象抓住对真象的认识B 透过现象抓住对本质的认识C 透过本质抓住对事物假象的认识D 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D )22.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A 比较分析法B 类比法C 分析综合法D 矛盾分析法( A )23. 下列关于人生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B 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C 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D 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A )24. 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启示我们A 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B 人生目标是社会意识的内容C 人生目标越高越有动力D 只有崇高人生目标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A )25.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A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B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C 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D 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B )26.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生产属性D.多样的属性( C ) 27.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的这些寓意是A.人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B.人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D.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 D )28.中职生要成为德能兼备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必须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②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动手能力③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④加强身心锻炼,提高身心素质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C )29.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只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D)30.央视的一段公益广告把FAMILY(家)解读为:小时候父母(Fsther And Mather)为我(I)操劳……长大后,父母渐渐衰老,该我承担起责任、为父母遮风挡雨了。
FAMILY(家Y就是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这段温馨的公益广告对我们建立和谐家庭的这些哲学启示是①父母与子女在责任面前的角色是相互转化的②父母与子女只是统一没有对立③父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一切听从父母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与被爱是相互促进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判断题(√)1.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
(√)2.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依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 假象是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反面的、歪曲的表现。
(×)4. 静止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5. 敢于行动并善于行动,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掌握行动的方法,才能使行动获得成功。
(√)6.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7. 追求人生成功必须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8.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 9. 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自身潜能挖掘和发挥的也就越大,人生就越有意义。
(√)10.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外力的帮助都是第二位的,只有自己的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金鈅匙。
(√)11. 中职生只要发挥自觉能动性,自强自立,积极进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12.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
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事倍功半。
(√)13.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承认差异和多样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彼此的尊重和诚信。
(√)14.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人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计较与猜疑,生活就会更美好。
(√)15. “万物生歇皆自然”,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随意干预自然界的发展。
(√) 16. 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
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以偶像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1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18.要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必须做到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关系(√)19.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
三、理解说明题1.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
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
属下去了回来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
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了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运用物质世界多样统一性的知识,说明上述寓言对我们人生选择的启迪。
答:事物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人生的客观情况,对各种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取舍。
2. 对于成语“心想事成”的理解,有人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
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此人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心想”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努力,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心想才能事成。
3.据传,清朝有位做官的人叫张英,他的家人在安徽桐城故乡修建府宅时,与邻居发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