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2019年11月,各类挖掘机械产品共计销售19316台,同比涨幅为21.7%。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核心零部件厂商排产旺盛,预计2020年挖掘机销量将迎来开门红。
明年第一季度在高基数下同比增速有望达10%-20%。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9316台,同比涨幅21.7%。
国内市场销量17159台,同比涨幅21.2%。
出口销量2157台,同比涨幅25.6%。
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
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15538台,同比涨幅15.0%。
国内市场销量191839台,同比涨幅12.8%。
出口销量23699台,同比涨幅36.6%。
三种类型挖掘机均保持增长态势,小型挖掘机增速继续领跑。
2019年11月,大型挖掘机销售2455台,同比增长20.8%;中型挖掘机
销售3638台,同比增长18.5%;小型挖掘机销售11066台,同比增长22.2%。
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大型挖掘机累计销量27613台,同比增长7.7%;中型挖掘机累计销量48181台,同比增长8.3%;小型挖掘机
累计销量116045台,同比增长16.1%。
东吴证券认为,小型挖掘机占比持续提升,主要受益于农村、市
政工程等场景下人工替代需求持续旺盛。
根据欧美等发达地区的经验,微型挖掘机(<6吨)销量在成熟市场占比在60%左右,我国微型挖掘机
目前占比在20%左右,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2019年11月,中国挖掘机出口销量2157台,同比涨幅为25.6%。
2019年1-11月,中国挖掘机出口累计销量23699台,同比涨幅为
36.6%。
挖掘机出口销量维持高位。
业内人士指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工程机械
企业的海外收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份
额尚不足10%。
长期看,开拓海外市场有望提升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公司的成长天花板。
市场人士普遍看好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
国金证券指出,2019年
11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
其中,三一重工等前三位龙头企
业销量增长高于行业增速,龙头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在基建项目资
本金下调、专项债提前下放、国内设备更新需求增长、环保力度加强、人工替代等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工程机械龙头业绩将持续超预期。
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转
入荣枯线之上。
中航证券分析认为,逆周期调节已发挥作用,预计逆
周期调节在中长期具有较大持续性,工程机械的需求有望得到支撑。
对后续工程机械的业绩预期,仍需继续关注提前下放的地方债额度转
化成实际项目的进度和效率。
东吴证券认为,考虑到主机厂一般在第四季度开始为第二年备货。
同时,专项债额度在第四季度提前下达将起到稳基建作用。
判断2020
年挖机销量有望迎来开门红,明年第一季度在高基数下同比增速有望
达10%-20%。
展望2020年全年,政策稳基建将托底工程机械,预计2020年挖掘机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速区间为-10%至+5%,出口销量增速有望达30%。
渤海证券认为,未来五年将是工程机械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发展的机遇期,是国际化发展的机遇期。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
建补短板力度有望持续加大。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人力成本不
断攀升以及环保要求提高,将继续支撑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销量稳步提升。
随着下游客户对性能等相关要求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
望日益提升。
建议重点关注工程机械龙头公司。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
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思路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
任意识。
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改
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
第二章坚持原则
1、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
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2、坚持创新驱动。
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省级、国
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
全面创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4、坚持突出重点。
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5、坚持融合发展。
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6、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章背景分析
挖掘机械使用寿命一般为7-9年左右,但国家并没有强制报废的法律法规,企业是否愿意更换设备主要基于安全稳定、经济效益、节能环保等几方面的因素考虑。
截止2017年底,挖掘机械八年保有量约118.3万台,近几年保有量增速基本处于0附近震荡,未来几年140-150万台的保有量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预计挖机保有量将
呈现震荡攀升的走势,市场逐步由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更新市场,更新
需求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导。
环保政策的趋严将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与更新换代,整个挖机更新的规模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挖机使用寿命采用8年作为基准,7-9年分别更换30%、40%、30%;估计未来保有量时,分别根据小挖、中挖、大挖下游景气度来判断,
小挖保有量未来三年的增速分别为7%、7%、7%,中挖保有量未来三年
的增速为2%、0%、-4%,大挖保有量未来三年的增速为3%、1%、0%。
据此,我们计算出,2018-2020年,国内挖机市场的更新需求为13.4、13.5、11.1万台,总销量为20.5、20.0、16.6万台,更新需求占比65.5%、67.2%、66.8%。
未来几年更新需求占主机厂总销量的比例将维
持在60%-70%的区间。
2017年我国挖掘机进口数量为18780台,年度出口数量为19170台,我国挖掘机2017年实际需求总量达到144477台。
挖机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房地产、基建、采矿及制造业四类,其中
基建和地产占比达到75%,是挖机下游需求的主要来源。
大挖主要应用在矿山、大型基建工程等领域,中挖主要应用在房地产、城市建设、
交通建设等领域,中大挖受投资和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而小挖主要应
用在新农村建设、机器代人等领域,受投资影响相对较小。
2018年上半年基建及地产投资增速虽不断下滑,但仍维持正增长,在高基数下设备的新增需求并没有市场预期的悲观,未来基建对中小挖
增量需求弹性影响将越来越重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1515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3%,增速较1-7月下跌0.2%。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挖掘机销量、销售额占比约17%、19%,海
外市场空间是国内市场的4倍,空间巨大。
借鉴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卡
特和小松的发展经验,全球化战略均是其实现成功的核心因素,在实
现产品量到质的突破后,加大出口、在需求旺盛的市场建厂或成立合
资企业,企业开始出现质的飞跃。
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挖掘机市场中,国产品牌销量份额为51.8%,同比上升1.8pct,其中,三一、徐挖、柳工为国产三甲,分别为22.2%、9.9%、5.8%。
根据我们的调研信息,2018年国产品牌更加
注重市占率考核,厂商层面市场营销投入加大,经销商层面通过加大
以旧换新扶持力度来争取客户。
我们预计,2018年挖机行业格局有望
延续“国产进、日韩退”的态势。
第四章区位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