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描述及分析 最新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描述及分析 最新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描述及分析【总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模式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候、生物(植被)、水文(河湖)、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地理位置专题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地形部位4.大洲交界或国界、国家位置5.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6.经济和军事位置7.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气候专题【气候的描述】一、气候特征的描述1.气候类型名称2.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冬季、夏季、最低月气温、全年气温及温差(年较差和日较差))“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3.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冬季、夏季、全年)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水热组合5.风6.光照(太阳辐射)7.主要气象灾害名称二、气温特征的描述1.年均温2.季节(全年、夏季、冬季)或年际变化“衡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3.年温差4.气候单调区的气温日较差三、降水特征的描述1.年降水总量2.降水的季节变化(年变化)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降水的年际变化4.雨季和旱季长短四、风的描述1.风向、源地2.风力3.风的水热性质4.影响的时空范围5.如要比较两种风,还要比较“成因”五、天气特征的描述1.气温及其变化2.大气湿度、气压3.晴雨情况及变化4.风向、风力5.紫外线强度(光照)6.大气舒适度【气候的分析】一、气候的成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2.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 ) 季风环流3.海陆分布、海陆位置4.地形海拔高度、阻挡水汽情况(迎风坡\背风坡)5.洋流 (寒暖流)6.下垫面比热7.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拓展资料】⑪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⑫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⑬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⑭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⑮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⑯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⑰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⑱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⑲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 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⑳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⑴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⑵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⑶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⑷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⑸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16)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⒇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二、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2.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海洋性强弱3.地形:海拔高度、坡向—阴阳坡、对气流(冷热空气)阻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4.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5.天气状况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植被状况(绿地、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提示:*不同纬度(大范围)------太阳辐射差异;*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海洋、洋流的影响);人为(植被破坏、城市热岛)三、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1.纬度:纬度越高,日温差越小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大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3.地面比热:比热越大,日温差越小(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4.海拔:海拔越高,日温差越小(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5.季节:夏季大于冬季四、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纬度: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植被的小于裸地;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3.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4.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五、降水的影响因素1.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决定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4.海陆位置: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5.地形地势:山脉坡向(迎风坡、背风坡、对气流阻挡)、海拔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雨影区)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半山腰)达最大值6.下垫面:陆地、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植被破坏、湿地破坏)影响凝结核举例:巴山夜雨的成因①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田广布,云层密布;②白天在云层保护下,使云层底部和地面的辐射减弱,不会对流成雨;③晚上,云层上部迅速变冷,下部还比较暖和,空气对流,形成夜雨;④山区夜间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抬高了暖空气,加速了对流作用,所以夜雨更多。

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3.坡向(阴坡与阳坡,迎风坡与背风坡)4.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5.大气洁净度:(城市和乡村,与工业区的距离)6.空气密度(烟雾)7.人文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设计状况)例: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地势高,空气稀薄③晴天多④大气洁净七、风力的影响因素1.气压梯度力大小2.距高压中心远近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植被多少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八、天气的成因1.气候成因2.天气系统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3.热力环流九、雾、霜的成因①水汽充足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②凝结核足够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③地形(低洼地、山坳里)④气温下降⑤风力微弱十、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地形专题【地形的描述】1.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谷地等)所占比例:地形以为主2.主要地形区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特点:在该区的位置3.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方位)高,反方向低,河流流向;地势起伏(大、小)/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5.地表突出特征:特殊地貌6.地质状况例: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1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备注: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形的分析】1.地形成因①自然:内力作用岩浆活动(火山)、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地壳抬升、地层断陷、拉伸、挤压】、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②人为:人类活动备注:内力+外力,不可遗漏;海底地形的成因较特别,要逐一掌握2.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