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课导学案
_____学校______年级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编号01
学习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编写人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电子表格——Excel
第一节数据的计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窗口。
(2)会输入数据。
(3)能够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4)会添加表头。
(5)会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求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Excel,使学生了解电子表格在表达信息方面的功能作用、它与普通表格的异同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方法的应用。
重、难点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求和
一、学前准备:(本节必用的基础知识、训练题、需要提前准备的实验、素材、作品、器材等)
1、“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表.xls”文档
2、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
二、课堂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1、认识Excel窗口
(1)你知道Excel是什么软件,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2)试一试:怎样启动Excel。
(3)理解表格常见术语:工作薄,工作表(当前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
(4)试一试:分别指出A4,D5,H7,A10单元格的位置。
(5)了解多个单元格的表示方法,如A1:A10表示哪些单元格,A1:H1呢?
(提示:Excel窗口的各个部分与Word窗口以及普通的表格分别加以对比,从而使更好的理解组成Excel窗口的各个部分的含义及作用。
)
2、数据输入
试一试:将(课本第80页)的表格输入到Excel软件中。
提个醒:在输入过程中,如果双击单元格,那么光标就会插入到数据中,可以进行修改;如果单击单元格,那么在输入新数据的同时,原有数据将会消除。
试一试:调整行高和列宽。
调整行高:选中某行,选择“格式”菜单——行——行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改变默认数值并确定。
调整列宽:选中某列,选择“格式”菜单——列——列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改变默认数值并确定。
提个醒:移动鼠标指针到行标(列标)下边线,指针变成时,上下拖动鼠标就可以改变行高(列宽)。
探究:如何调整多行(或多列)的行高(或列宽)?
3、添加表头
在第一行输入表格名称,然后合并第一行的单元格并居中显示后,第一行就会成为只有标题内容的表头
提个醒:“合并及居中”单元格,可以有两种方法,参考课本第83-84页。
4、数据求和(重点)
计算出每年的家庭消费总支出,也就是计算每行的数据总值。
可以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
参考课本第84-85页“试一试”栏目。
5、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年度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6、Excel工作表在计算机中存储为.xls类型的文件。
自我评价1、学习过程:
遇到的困难:
存在的困惑:
2、学习成果:
已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未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本节小结
1、生: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
课后作业复习用公式和函数求和。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数据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