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健康养生演讲稿演讲稿说到健康养生,首先必须说的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它是我们中医的精髓,包括四本书:(《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其中《黄帝内经》谓之首位,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教我们治病,更多的是叫我们不得病。
那么人为什么能得病哪,人为什么不是健康的哪,第一是感受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第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第三饮食劳逸。
我把它理解为:1. 情志不遂:比如说人生气,你气往上浮了,胃气是主降的,本来胃气是用来消化食物的,胃气当降不降,所以人生气、发怒以后就吃不下东西。
"怒则气上"所以轻易不要发怒。
2.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胡吃海塞,饮食不规律,吃撑着,就会伤脾;一会饥,一会饱,让人的脾胃没办法适应,就会得胃病或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脾的运化不好,这个以后再具体讲。
3. 缺乏运动:多运动可以把我们身体内的湿气化掉,是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方法。
膀胱经属于太阳经,人体得病膀胱经首当其冲,所以当你脚使劲往后蹬的时候,伸拉了整个人体后面的经脉,膀胱经就会得到从分的锻炼,人就会少生病。
4.滥服药:现代人只要一不舒服就会找药吃,加上广告的作用,人们动不动就大把大把的吃药,造成许多药源性疾病。
所以现在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教大家养生的四个方面:1. 养性情:所谓的养性情,不是不让人不去生气。
而是让人一开始就不生气。
《黄帝内经》教导我们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把事情都看淡,原来是单位领导,手下人不口渴的时候都给端茶倒水,现在退休在家,连个登门的也没有,心里憋屈。
那你只会生病。
看淡一些,提高自身的修养,功成身退,不为名利所扰。
同时去忧莫若乐,听点音乐,唱歌,放松自己的心情,每天三声笑,笑他人看不穿,笑自己(不要理由),对待什么事情都以欣赏的眼光看。
2. 养睡眠:睡眠与长寿密切相关。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有三个人,一个不让他吃,一个不让他喝,一个不让他睡,看哪个扛不住,结果不让睡的人先垮啦,这就是睡眠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
再提一个做梦,圣人无梦!倒头就睡的人,醒来特别有精神!3. 养房事:就是家庭和谐,阴阳和谐,家庭和谐啦,社会就和谐啦。
过度纵欲,会伤人体肾脏。
俗语说的好: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现代人生活好啦,吃保健品,人参等认为这样人体就会健康,这是不对的。
西医上讲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比如说缺钙就补钙。
中医的角度出发,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补什么都是补不进去的,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下面讲五劳和七伤:1."久视伤血",是指人长时间用眼睛看东西,不仅会双眼疲劳,视力下降,而且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
肝主藏血,由于肝脏的经脉联系于目,人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故有"肝开窍于目"因此眼睛的过度疲劳会伤肝。
比如天天上网,盯着电脑会造成肝和信得损伤。
2."久卧伤气",人老躺着不运动,气脉就运行不起来,就会伤人的肺气。
3."久坐伤脾",有的人懒,坐着觉得累,能坐不站,能躺着不坐着。
中医认为这种人脾湿特别重,缺乏运动,他的脾的运化功能很弱。
这样就带不走胃所消化的"水谷精气",导致脾虚,身体逐渐会感觉吃饭不香了。
特别是长时间的坐着,这实际上是消耗元气。
有人会问,我没动怎么也消耗元气?其实坐着不动是暗耗元气。
为什么呢?因为脾老不运化,人体的垃圾和毒素就会逐渐堆积,人就会越来越胖。
4."久坐伤骨"如果人老站着,就会伤骨,伤骨也就是伤肾。
因为肾主骨髓。
5."久行伤筋"因为肝主筋,如果人过分劳动的话会伤肝的。
七伤:1."太饱伤脾",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吃的太饱,就会伤脾。
因为这样会增加脾的运化负担,让她无形中调出更多的精气来。
2."大怒伤肝"人在大怒的时候对肝脏伤害最大。
憋着,忍着也会伤肝。
而凡事不动情,又不可能。
所以人活着很难,只有靠自身的修为才能化解这一切。
3."房劳过度、久居湿地伤肾",做办公室的人,平时伸伸懒腰对身体有好处,但一定要清楚到底伸到哪里效果最好。
其实两臂上举拉伸的是胆经,胆经正好是生发之机,所以双臂向上多停留一会,就把胆经伸起来了,对人的生发之机有好处。
在一个是拍胆经,从腿的环跳穴开始拍整个腿的侧面。
上下一起活动,如果天天练习,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4."过食冷饮伤肺"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大口大口的喝冷饮,这对肺伤害是很大的,而且也伤胃。
有些小孩子脸上有座疮,就是过食冷饮造成的。
溃疡性结肠炎也与过食冷饮有关,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过食冷饮,先是伤肺,然后伤到大肠。
这个病让西医很伤脑筋,这个时候使用抗生素,只会越来越造成大肠菌群紊乱,到最后只好用激素。
可是用上之后,又会造成骨头的病变,结果越来越糟。
激素为什么会伤骨头呢?中医看来,激素是调动元气的。
如果病人元气足的话,会有些效果,如果病人元气虚,就会越调越空,要么股骨头坏死,要么暴死。
5."忧愁思虑伤心",过分的忧愁思虑的话就会伤心神。
思虑伤脾,根据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为脾,脾好比心的孩子,脾受到损害,就会向她的母亲火来接气,叫做"子盗母气"。
6."风雨寒暑伤形",如果在穿衣服的时候,不知道调节的话,就会把形体伤了。
7."恐惧不节伤志",如果成天到晚害怕,不知道节制,就会伤肾。
中医在暗示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疾病都跟太过与不及有关,把握好度才是最关键的。
一年四季如何养身体呢?春天是要养"生",夏天要养"长",秋天要养"收",冬天要养"藏"--养的都是不同的气。
春天养生首先要晚睡早起,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
其次是广步于庭。
意思是在庭院里面大踏步的活动。
第三是被发缓行,是指头发, (3)02谁才是健康保护神 ............................................................................. . (11)03情绪左右健康吗 ............................................................................. .. (19)04健康从心开始 ............................................................................. (26)05小感冒大学问 ............................................................................. . (34)06你的体质是属阴的还是属阳的 ............................................................................. .. (41)07究竟什么是五行 ............................................................................. .. (48)08五季养生时间表 ............................................................................. .. (53)09五个健康密码 ............................................................................. (59)10不吃药也能治病吗 ............................................................................. . (66)11经络的奥秘 ............................................................................. . (72)01你是健康人吗【我现在要问大家,你是健康人吗?身体没病不就是个健康人吗?你是不是健康人我说了不算啊?我们引用最权威的机构,那就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个健康人?健康有四条标准有些人虽然没病,但就是感觉不舒服,这又是怎么回事?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统计,社会人群中,真正健康的大约只有15%,真正可以诊断出疾病的,也大约只有15%,剩下的70%左右的人,都属于亚健康状态。
我们要活的舒服,要提高生活质量,那也就必须消除亚健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亚健康?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它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呢?】在一个艺术院校,有一次请心理专家,做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这位专家一开始就像大家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因为这是个艺术院校,有的同学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艺术,有人说最重要的是爱情,最重要的是家庭,最重要的是财富,是钱。
老师一看大家意见都不一样,老师说这样吧你们每人拿出一张纸,把自己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五项先写下来,同学们纷纷写在纸上。
写完以后,老师说你们写的都是最重要的,现在你们可以不可以忍痛割爱删去一个,剩下四项,同学们经过思考,删去一个,老师说在忍痛割爱删除一个,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的时候,老师问是什么,同学们都是身体,是健康。
是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没有健康就没有事业,就谈不上财富的追求,财富的享受,更谈不上名誉和地位,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活动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不就是人类健康长寿吗?不就是活的更舒服吗?我现在要问大家你们是健康人吗?大家可能说了,我们每年都要体检,医生说我们没病,那我不就是健康人吗?我说了不算啊?我们引用最权威的机构,那就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所颁布的《保健大宪章》中,关于健康是做了这样鉴定的: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症状,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具体的来说,健康包括了躯体的健康,包括了心理的健康,包括了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也包括了道德的健康。
再具体的说,健康有四条标准:1、没有生理疾病和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