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坐标及高程系统

坐标及高程系统

时间系统:世界时:太阳两次经过“0度经线”所需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一周要一天。

但是,地球自转在变慢,以自转为标准的时间就会变长。

世界时要各种改正,确保精度。

原子时:目前最精密的时间,基准是:在零磁场下,位于海平面的铯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个原子时秒(反正和原子有关,很精密)。

目前世界通用的时间系统(生活中运用的)是:协调世界时,其=世界时+原子时,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确保精度用,因为世界时在变慢,但时间长度已经固定,所以隔几年需要调整(看累计情况,大于0.9秒就要调整),一般在12月31日或者6月30日,到时候会出现23:59:60的现象,一般情况下23:59:59过后就是0点(00:00:00)。

GPS采用的时间系统是他自己的原子时(美国制造),与协调世界时有误差,可以改正。

椭球的概念:一般认为地球是个球形,但在测绘中,这个球形的垂直方向(即南北极方向)比水平方向略短,类似于一个椭圆形的球,简称椭球。

之所以要椭球,一是方便大规模计算,二是椭球较符合地球实际。

椭球分为参考椭球和总地球椭球,前者是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确定椭球长短半轴,确定椭球原点和方向。

后者就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包括大气层)确定椭球的各个参数。

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空间坐标系,平面坐标系。

坐标系都是要建立在椭球的基础上,就是为了大范围,精确的计算坐标。

大地坐标系:即经常用的经纬度+高程,如某地大地坐标:东经114°,北纬23°,高程20米。

空间坐标系:一般是以地球的球心为原点,0度经线为X轴,东经90度为Y轴,北极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坐标。

平面坐标我们一般用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原因:球面上的坐标,要原封不动的移动到平面上,同时角度和距离都不变,这是不可能的。

高斯投影保证了角度,牺牲了距离。

为了保证距离没有太大的变化,高斯投影要分带,常见的是6°和3°分带。

6°是这样[0,6][6,12][12,18][18,24]……,即0度经度开始,每6度向东拓展,每个分带的中央经度就是3,9,15,21……3度带是[-1.5,1.5][1.5,4.5][4.5,7.5]就是中央经度从0度开始,每3度向东扩展。

分带之后,以中央经度为X轴,赤道向东为Y轴,建立平面坐标。

(测绘的XY轴和数学的相反)。

在中国,为了使Y轴没有负数,Y坐标一律加上500km。

(测绘中,负数是个很讨厌的东西,平时应尽量避免)
表现形式:P(24,38514366),意思是X坐标24,Y坐标前两位38代表其带号(即第几个中央经线,在中国,6度带在13-23之间,3度带在25-45之间,因此可区分是几度带),514366是加上500km后的坐标,其原始坐标应是14366。

空间坐标系:主要有北京54、国家80、WGS-84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少用)。

北京54(1954年)是沿用苏联的椭球,和我国实际不符,误差大,不过目前仍有应用。

国家80最常用,他是我国第一次根据国情于1980年设定的,椭球是与我国符合的参考椭球,椭球参数只需记住一个:长半轴a=6378140m,高程用的是1956高程系统(不是我们常用的1985系统),大地原点在陕西省西安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因原点在西安,也可以叫西安80,之所以选择西安,是因为他距离中国东南西北都差不多,便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精度。

WGS-84,目前GPS采用的坐标系,接触多,这是地心坐标系,因为他考虑的是全球范围内,其定位定向和原点很讲究。

长半轴a=6378137米(精密坐标多用此值,相当于赤道半
a≈6371000.790,也就是6371千米)。

径,南北极半径b=6356752.3142,地球半径R=32b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建立的地心坐标系,a=6378137m,但应用很少,北斗系统采用的这一系统,因为卫星导航涉及到全球,要有个地心坐标系相配。

此外,还有种世界上最精确的坐标系--ITRF系列,他利用全球的高等级点(中国也有
几十个点参与),精密计算,每隔几年会推出最新版本,但施工中不用,主要用于科研领域。

坐标系的转换,以上所提到的坐标系均可转换,公式复杂,但目前软件都具备转换功能,直接用就是了。

但涉及到冷门的坐标系转换,一般用七参数转换,即X平移,Y平移,Z 平移,X 旋转(WX),Y旋转(WY), z旋转(WZ),尺度变化(DM)。

他需要已知至少3个点的坐标(两个坐标系的坐标均要知道),但在小范围内(30km),可以只要X,Y,Z平移。

这是因为:所有坐标系纵坐标轴都是指向北方的(当然指向会有少许偏差),其距离也相差不大(如国家80和WGS-84的长半轴只差3m,在6300km范围内差3m)。

高程系统:一个点有三维坐标,即平面的X、Y还有高度值Z。

因为高程特殊,需要脱离于平面单独确定。

高程涉及到重力,而重力是复杂多变的,所以高程系统目前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也就无法快速方便获得。

高程起算面是大地水准面,也就是高程为0的一个面。

此面与重力密切相关,非常复杂,无法确定,可理解为一个弯弯曲曲的平面,数学公式无法表达。

我国是用与之相差不大的“似大地水准面”为起算面。

高程有三种:大地高(以椭球表面起算),正高(大地水准面起算),正常高(似大地水准面起算)。

正高是严格意义的高程,但无法获得,我们用正常高作为高程。

大地高与选用椭球有关,GPS的高程就是大地高,一般不能直接用,因为差异大,少则几厘米,多则几米。

我国高程原点在青岛观象山,因为大地水准面的起始选择通常用海水面确定(整个中国的大地水准面,是计算出来的,这是科研人士的事情),观象山上就有验潮站,每天记录海水面位置,取多年平均值。

如国家80坐标系采用的1956高程系就是1956年统计的海水面。

目前我国用1985高程系,也就是1985年统计的。

与1956有2.89cm偏差。

高程的获得,目前仍用水准测量,精度高,作业量大,效率低,尤其是一等水准测量涉及到重力、潮汐、天气、风向、阳光等多种因素。

高等级的高程是测绘局测量,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高等级网络,其他的高程均是用这些高等级水准点引出来的。

一般说来,高等级的控制网络,如一等水准网、一等GPS网、一等平面控制网、国家重力基本网等,均由国家测绘局负责布设、维护与更新,若有单位需要用到某些点,须向省市级测绘局提交申请并缴纳费用,且不得泄密!
地球参数:半径大约是6371km,1纬度大约110km,换算成1秒大约是30米。

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北纬4-55度),东半球(东经72-135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