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第1-2章)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第1-2章)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第1-2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
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 D )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物质生产活动
B.非物质生产活动
C.社会经济活动
D.国民经济活动总体
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
A.外商投资企业
B.外国领事馆
C.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3、(C)是反映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资金流量核算
C.投入产出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4、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是( C )
A.产业活动单位
B.产业部门
C.机构单位
D.机构部门
5、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首要环节是(A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使用
二、多项选择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
(ABCDE )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
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
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ACDE )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
B.二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
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
D.二者的核算对象的目的不同
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
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BCD )
A.美国驻华领事馆
B.中国驻纽约领事馆
C.在非洲某国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
D.上海一家中日合资企业
E.我国某上调公司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能源企业
4、由国民经济核算对象可知,国民经济的要素包括(ACE)
A.一国经济领土的范围
B.一国地理领土的范围
C.国民经济中的各经济单位
D.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单位
E.各经济单位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包括(ABCDE)
A.金融机构部门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政府部门
D.住户部门
E.为住户服务的私人非营利机构部门
三、简答题
1、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

答: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借鉴来自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录方法.运用相互有机
联系的账户和平衡表
功能:1.对国民经济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的状况进行系统的宏观核算
2.通过核算,提供一套系统的数据来显示国民经济过程及其成果
3.为监测、分析和评估经济运行提供动态连续的数据信息
2、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

答: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其中,基本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核心部分,附属表是对核心部分的补充。

基本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中前四部分是关于经济流量的核算,反映核算期当期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总量,最后部分是关于存量的核算,反映在特定核算时点上一国或一部分所拥有的经济资产总量。

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其中,机构部门账户是在部门层次设置账户反映其生产、收入分配及
支出、投资、金融活动以及资产负债状况;经济总体账户是在经济总体意义上设置的,是各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汇总;国外账户立足非常住单位设置账户,反映与该国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以及所累积形成的存量。

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把核算对象从经济活动延伸到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是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核算内容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单项选择
1、从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 C )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2、苏州某外商企业在杭州开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 B )的地区生产总值。

A.苏州 B.杭州 C.国外 D.苏州兼杭州
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布料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D )
A.总是对的
B.总是错的
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
4、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是(B )
A.农户法
B.产品法
C.收入法
D.使用法
5、支出法计算GDP时宜采用的价格是( B )
A.生产者价格
B.购买者价格
C.基本价格
D.成本价格
二、多项选择
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ABCDE )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
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
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
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
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
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ABDE )
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
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
D.在我国,对于生产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
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
E.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普通高
校普遍采用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
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E )
A.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
B.固定资本形成=当前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前处置的现有资产
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
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成
E.我国地质勘探队员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
的固定资本形成
4、增加值(CDE )
A.由V+M构成
B.由C+V+M构成
C.由C1+V+M构成
D.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果
E.反映各单位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生产活动净成果
5、增加值的核算方法(AB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产品法
D.工厂法
E.使用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思路。

答:.一方面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生产法和收入法。

另一方面通过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所谓的支出法。

2、中间投入核算如何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答:1.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它们将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与生
产过程,其价值随之转移到产品价值之中。

因此,不能把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耐用性货物消耗计入中间投入。

2.中间投入要在其进入实际生产过程的时间予以记录,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算当期购买额。

对服务来说,购买额就是使用额;但对货物来说,购买额可能不等于使用额,其间差异表现为原材料储备存货变动额。

3.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区别。

其他单位提供的服务,已经作为其他单位的产出,使用这些服务的费用就是中间投入;但针对本单位雇员的支付则要作为劳动者报酬。

生产单位向雇员提供的货物与服务,如果是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应该作为中间投入;如果属于为雇员直接满足自身需、由雇员自主使用,则应该作为实物性劳动报酬。

4.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处理,以保证正确核算增加值。

5.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

由于核算中常常会涉及原材料存货资料,后者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这就需要针对价格变化进行估价调整。

四、计算题
1、某地区某年国民经济有关统计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
(2)中间投入700亿元;
(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
(4)劳动者报酬300亿元;
(5)生产税50亿元,生产补贴10亿元;(6)营业盈余100亿元;
(7)总消费300亿元;
(8)资本形成总额210亿元;
(9)出口80亿元;
(10)进口9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试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答:1.生产法: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200-700
=500亿元
2.收入法: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
=300+50-10+60+100
=500亿元
3.支出法: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
+出口国外
=300+210+80-90
=500亿元
2、利用下列数据,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答:GDP=12719*(1-36.8%)+51892.4*(1-72.67%)+7274.4*(1-72.2%)+2527*(1-22.3%)+3766*(1-47.5%)+3749.2*(1-27.4%)+3752*(1-27.4%)=33629.38432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