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
2 进度落后之措施
确实已形成进度落后,应立即采取追赶措施。
可以增加人力,尤其对瓶颈制程;
2 计划变更的作业规定
生产计划变更时,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如下:
No. 部门
1 生 管
作 业 内 容
发出生产计划变更通知单 修改周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 确认并追踪变更后之物料需求状况 协调各部门因此产生的工作调整、配合 相应修改出货计划或销售计划 确认变更后各订单交期是否可确保 处理因此而产生需要与客户沟通的事宜 处理出货安排的各项事务
一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紧急订单虽会发生,但并非必然,如果 业务单位与客户沟通良好,此类订单可以 大大降低。应对紧急订单,大约有下列措
施:
检讨避免组织协调、工作失误等造成的“紧急 订单”; 确定“某期间内生产计划不变更”之插单原则;
预留3%-5%的产能以应付急需;
利用半成品、成品之修改以应对;
产能负荷表
作业途程表
生产准备检查表
制程别日程表 制程别日程表 中日程计划 瓶颈制程日程表 制程别负荷表 作业途程表 操作程序表 小日程计划 进度管制表 外包管制表 进料管制表
生产控制 按照计划这里 请再快一点 生产计算
这那 个个 这那 样样
好! 这 1 现场观察的方法
接受订货的产品通常数量少,品种富于变化, 量却相当多,即少种多量生产形态,介于二者之
间,数量相对较多,品种变化不大,即中种中量 生产形态。
3 个别生产、整批生产与连续生产
个别生产乃直接依顾客的订货,对特殊
产品一个一个生产,属订货生产,多种少量
为其特征。
整批生产乃订货数量较多,生产可成一
定之规模性和连续性,多属订货生产之形态。
流程中各段工作,协调一个标准时间,
可以作为:
3 产能与负荷分析 向其他工程请求设备、人力支援;
延长加班,牺牲休息时间;
不足工作量由委外加工弥补;
利用临时工;
必要时增购设备、增加人力;
与业务部门协商将部分订单延迟或取消。
销售计划
订单记录表
订单别交期表
基本生产计划
制程别日程表 瓶颈制程日程表 大日程计划 制程别负荷表 瓶颈制程负荷表
任何一种形式的生产计划,一定要明确上述内 容才完整。生产计划应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达 成下列任务:
销售计划要保证交货日期与生产量; 给予和工厂生产能力相称的工作量,维持适当 的开工率;
作为材料、零组件采购之基准;
将重要制品或资材的库存量予以适当化;
对长期性增产计划作人员及机械设备补充安排。
现场观察即在现场观看作业状况,核对作
业进度的方法。因此,此种方法适合多种少
量及个别的订货生产,以此种方法掌握过程 进度比掌握数量进度更为适合。
2 每日作业进度看板
将每小时的作业进度实绩与计划量作 对照,以便及时发现差距,分析原因,寻 的对策。可参照本书(每日生产看板。) 3 甘特图 甘特图即以期间为基准作比较的进度 管制工具,因此,能确实掌握生产进度, 凭借计划与实绩的对照,当发现进度落后 时,可立即查明原因,确立因应对策。
连续生产为同一种类的产品大量持续生 产的形态。如石油精制工业,水泥等于工业。
二
生产计划的步骤
1 了解程序计划
生产安排前,应了解各产品的加工顺序与作业内 容,即了解该产品之程序计划。包括: A 加工工程之顺序; B 各工程之作业内容;
1 了解程序计划
C 在各工程中应使用之机械设备,尤其是必要之 工模具等; D 各工程之标准时间; E 各工程所必需之作业人数及技能程度;
F 继续生产产品之标准批数;
G 材料等之需要量与品质要求; H 材料之取法与材料之尺寸;
I 次序号码与缓急顺序;
J 其他必要的事项。
2 掌握日程基准
产品设计需要时间; 接到订单到物料分析需要时间; 向厂商购买材料需要时间; 物料运输需要时间; 生产需要时间。
明确整个流程如何衔接;
简化整个流程,缩短时间,以争取订单;
No. 部门 采 购
作 业 内 容
6
7
资 材
8
制 造
确认物料供应状况 确认多订购物料数量及处理状况 处理与厂商之沟通事宜 确认库存物料状况 负责现场多余物料之接受、保管、清退事宜 其他物料仓储事宜 处理变更前后物料之盘点、清退、处理事宜 生产任务安排调整 必要的人力、设备之调度 确保变更后计划之顺利完成
星期 一 1800 1640
星期 二 1800 1760
星期 三 1800 1730
星期 四 720 990 800 500
星期 五
星期 六
星期 天
1600
1200
B
3600 实绩
必要时,再加累计数或累计差异数,可以更清 楚看到计划与实绩的差异,便于掌握进度状况。
4 生产日报表
根据每日的生产日报表来了解进度, 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5 目视管理看板 采用目视管理看板,可以让现场每 位人员了解进度状况,有直接的激励效 果。
生产
托外加工
实际库存计划
二
生产计划的步骤
1 订货生产与预估生产
订货生产即根据各个客户所要求之图样、品
质、规格,生产各种特殊产品,例如造船、大
型机械、工厂设备。其特征有:
依照订货进行生产,大都为多品种少量之生产; 每次接受订货后,才能进行设计; 使用之机械设备大都为能广泛应用之机械;
设备之安置大都依机种别或产品别固定来安置;
三
适切的进度控制
1 提升生产效率 提升作业能率与稼动率,从而提高综 合生产效率,是保障生产计划有效执行的 重中之重。没有良好的效率为基础,其他 的控制工具使用得再好也济于事。
2 进度控制点的选择
除了在生产计划下达之后对实际生产
进度进行控制以外,尚有许多需要其他部
门协助进行的控制点。如:
订单分析; 物料分析; 委外进度; 技术资料; 人力需求预估。 产能与负荷平衡; 采购进度; 检验进度; 设备保养维护;
产品之制造期间较长;
需要较多的熟练工;
所需材料除了部分共通品和标准品外,需要每次购置。
预估生产为假定有一个由不特定顾客所构 成的市场,为因应这个市场的需要,对产品之 式样、品质、规格等先进行预估,依照预估进 行生产。例如食品、服饰、汽车、照相机等消 费品的制造都属预估生产。其特征有:
依据销售预测来进行计划生产,因此大 都为大量生产; 产品设计为一定期间之定形化;
四
计划变更的对策
1 计划变更的原因
导致生产计划变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客户要求追加或减少订单数量; 客户要求取消订单; 客户要求变更交期; 客户有其他要求导致生产计划必须调整; 因生产进度延迟而可能影响交期;
一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因物料短缺,预计将导致较长时间停工; 因技术问题延误生产; 因品质问题尚未解决而需延迟生产时间; 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重大意外。
入 出 库 实 绩
制造实施计划 派工单发行 作业指示 作业实绩报告 作业进度报告
托外加 工单
采购管理系统 托外加工计划 托外发包 采购计划 验收管理 供应商管理 废料管理
销售预测 订货 销售计划 库存计划 生产管理方针 预计生产计划 产能需求计划 实际生产计划 产能需求计划 自制计划
所使用之机械设备大都为专用机、
单能机;
设备大都依产品型号来安置;
产品之单位制造期较短;
如采用流程作业方式,则因作业已
细分化,所以只要少数的熟练工;
所需之材料,按照生产计划采购;
二
生产计划的步骤
2 多品种少量生产、中品种中量生产与少 品种多量生产
即多种少量生产形态;品种极少,各产品的生产
产 品别
生产 预定数
区分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预定
900
实绩
预定
300 600
实绩
预定 实绩
1000
预定
实绩
注:
:作业开始 :作业开始
:作业完成实际日 :作业完成实际日
:进度之累计 :进度之累计
产 计划数 品别 A 6120
区分 计划 实绩 计划
3 生产计划与制度的基本体系
订货资料 生产计划 库存预测
物料需求计划
库存资
讯管理
采购计划
制造计划
产品技术 资讯管理
验收管理
工程管理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
主生产日程计划 主生产日程计划 设定 资源需求计划
订单及预测管理系统 需求预测与 受订处理 报价 生产要求
主生产日程计划
基准资讯管理系统 库存主档 材料清单管理 途程计划
停工待料不断; 穷于应付淡、旺季;
无休止地加班; 前后工序不衔接;
生产线严重不平衡;
生产过多或不足; 生产计划变更过于频繁;
经常返工、返修;
交货期经常延误;
物料、半成品或成品积压过多; 生产计划徒具虚表,没有意义;
常有“紧急订单”、“临时插单”;
客户抱怨不断。
基准资讯
物料需求计划 毛需求计算 净需求计算 用料计划 采购计划 用料计划
采购订单
销售管理系统 出货处理 应收账款
产出实绩
成本管理系统 标准成本管理 实际成本管理 成本差异分析
制造实施计划 产能需求计划 负荷计划 作业进程计划 作业实绩 自制工程
库存管理系统 库存场所管理 库存收发管理 料架储位管理 采购实绩
2
业 务
No. 部门
3 开 发
作 业 内 容
确认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能否确保生产需要 确认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4
确认生产工艺、作业标准之及时性、完整性 生 确认设备状况 技 确认工装夹具状况 确认技术变更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