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发明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方面得到发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能主动开展学习活动。

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很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很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很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树立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入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看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入行学习。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七、加强班级安全教育。

本学期要有计划地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长抓不懈。

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小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八、业务学习强化学习,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及评论员文章。

学习常规管理,师德、民主管理的报道,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结合。

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全书,以阅读为主,和骨干教师分章节进行逐章漫谈、讨论和研究。

同时自学自练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尝试教学,探索教学方法。

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九、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本学期中除了配合学校积极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有计划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卫生习惯奠定了基础。

在其它活动中也抓住有利时机在班级及时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周末不但玩得痛快,而且能够有计划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十、参加教育教研活动1、改变教育观念。

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

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工作总结20XX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20XX的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

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

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

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

这主要是因为: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

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

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我将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