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发展分析与研究
日照
过去 现在
未来
自然
政治
经济
社会
技术
Nature
Politics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y
自然资源丰富, 政策存在着很 气候条件好, 大的不延续性 地理位置优越
以农业为主导,城 市 尚 未 形 成 以 农 业 为 主导
农、林、牧、 城市文化及认 带动城市经济
渔业协调发展 同感
6.日照在区域合作中的隐忧 区域合作的机制和机构保障
• 对于山东地区以及日照机构设置的有益尝试 • 从山东整体角度:
• 省政府建立协调领导小组 • 鲁南各市政府之间成立区域协调特设机构 • 青岛-日照两市政府之间也应城市“同城”合作协调机构 • 定期开展鲁南经济带和青岛-日照合作会议,不定期开展各专项会议 • 建立多种形式的论坛、商务节 • 研究院所、争端解决机构
• b重点经济战略
• 运输指向型临港工业 • 现代物流业 • 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 • 注重“点-面”开发模式
• c环境和谐战略 • d社会和谐战略 • e科技人才战略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空间战略内容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1)内部空间增长战略
东部集聚发展,西部点状发展
“双城一区,轴向拓展”的带形城市空 间增长战略
面 临 枯 竭 , 的 原 则 , 建立 大力发展第二、整体文化感 水 平 均 大 力提
环 境 破坏 严 统一的机制, 第三产业,亲
升
重
保 障 合 作 与联 生态产业
系
未来
重 点 推进 环 进一步加强两 第三产业成为 完善区域一体 继续大力发展
境 保 护 工 作 ,市合作
主导产业
化,建立整体 高新技术产业,
社会 Social
技术 Technology
自然资源丰 富,气候条 件好,地理 位置优越
政策保障各自 发展,各地联 系少
以农业和工业 没有整体感, 高新技术稀缺, 为主,各市间 行政区域划分 基础设备落后, 经济合作少 清 晰 , 城 市 间 城 市 间 各 自发
联系并不密切,展 技 术 , 技术
城 市 居 民 间 来 研发合作少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3)战略支点
2.战略愿景
• 港口立市 • 工业强市 • 科教兴市 • 生态建市
1、产业战略 2、重要经济战略
战略内容
3、环境和谐战略 4、社会和谐战略
5、科技人才战略
6、内部空间增长战略
7、区域发展战略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3.战略内容
• a产业战略
• 强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四.日照与区域
4.与鲁南经济带内其他城市的合作与竞争
山东省一体两翼中的的南翼------鲁南经济带
四.日照与区域
4.与鲁南经济带内其他城市的合作与竞争
*产业方面: 1、“鼎立”鲁南的三大经
济区之一——临港经济区 2、积极参与鲁南六大产业
基地建设
*建设港城日照,带动鲁南
经济带协调发展
*实施跳跃发展战略,使日
照市升格为地级市
4. 日照市共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 岚山区、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 假区
5.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东临黄海, 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 邻
6.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境内河流纵横, 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以“碧海 蓝天金沙滩”闻名于世
一.日照市概述
2.城市与区域发展外部环境模型分析
(1)战略主旨
2.战略愿景
市场 (海洋)
红海
现今存在的所 有产业,这是 我们已知的市 场空间 竞争激烈
蓝海-差异化 当今还不存在 的产业,这就 是未知的市场 空间 竞争的人也少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2)战略定位
2.战略愿景
城市
职能定位
青岛 日照 烟台 淄博
山东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并且具有强 大科研实力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
借鉴经验
• 港口立市也是日照市长远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 合理的产业布局和规划 ,制定科学的城市定位 • 发展要考虑整体连贯性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日照市发展战略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1.日照市发展战略依据—SWOT分析
优势
•得天独厚地理区位优势 •便利的交通条件 •蕴涵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城市发展易于转型 •生态环境好工业污染少
增长,高新技
术发展落后
自然资源丰富, 政 府 政 策 全力
气候条件好, 保 障 和 支 持发 地理位置优越 展
工业门类扩大, 城市处于快速 形成一定规模 发展阶段,各 的工业体系, 类社会矛盾出 经济发展迅速, 现 开始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
随着工业门类 的扩大,高新 技术企业迁入, 高新技术产业 迅速发展
二.日照与国外城市对比研究--马赛
日照与马赛城市对比
发展背景 空间增长 交通 工业体系 现代贸易金融 港口 旅游
日照
马赛
发展潜力大,发展起步晚
二战中被尽毁的产业体系重建
沿日照港密集辐射
初期沿旧港Vieux Port单点扩散
产业布局区域规划
后期产业布局区域化扩展
新亚欧大陆桥头堡
西欧地中海沿岸门户,内陆交通便 利
独具魅力的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以临港工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鲁南的出海门 户和亚欧大陆桥重要的东方桥头堡之一
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环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也是中 韩经贸交通的前沿门户
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以石化和医药为主体的半岛制造业生产基地
潍坊 东营 威海 济南
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城市,连接山东半岛与鲁中、 鲁西的交通枢纽
与青岛的合作与竞争
日照在区域合作中的隐忧以及 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城机市构管理保障
四.日照与区域
1.日照在山东
与青岛、烟台、威海等较先发展的沿海城市相比,日照无论是在 城市化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在三大产业比重和外资利用率 等方面来看(见下表),都尚出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日照市与周边沿海城市及相邻城市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比较:
四.日照与区域
6.日照在区域合作中的隐忧 区域合作的机制和机构保障
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设想
① 信息沟通机制 ② 资源共享机制 ③ 要素流动机制 ④ 市场开发机制 ⑤ 制度约束机制 ⑥ 规划制定机制 ⑦ 标准确立机制 ⑧ 政策协调机制 ⑨ 利益补偿机制 ⑩ 舆论宣传机制 ⑪ 争端解决机制
四.日照与区域
作成为重点, 区合作 减少资源浪 费
将以生态旅游 为主导的,第 三产业作为主 导产业发展迅 速
地区一体化, 增强整体的文 化认同
继续推进高新 技术产业的发 展
一.日照市概述
2.城市与区域发展外部环境模型分析
日照—青岛
过去
自然
政治
经济
社会
技术
Nature
Politics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y
一.日照市概述
3.主要产业发展脉络及现状 制造加工业
日照市坚持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1做大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产业结构。
传统茶叶加工
五征集团汽车零部件生产厂
一.日照市概述
物流业
3.主要产业发展脉络及现状
日照市坚持把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的发展作为实施“港口立市”战略的关键 举措,依托港路和区位综合优势,大力培植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努力构建国 际化区域物流中心,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
冶金、液体化工、能源、造船、木 机械、冶金、炼油、化工、造船修
制品加工、粮油加工、浆纸、制糖 船业、食品
正处于起步阶段
由港口工业带动 逐渐发展,完善体系
天然深水良港
无潮差、无强流、无雾的天然良港
有10万吨级泊位
可容纳40万吨级的巨轮
生态,自然环境优越
2000多年历史名城
历史遗迹
众多历史建筑,遗迹等
二.日照与国外城市对比研究--马赛
气 候 条件 相 各自为战,区 以农业和工业 没有区域整体 以青岛为主,
似 , 自然 环 域合作少,政 为主,两市的 的统一的文化 高新技术发展
境 优 美 , 自 策保障不完善 经 济 合 作 不 显 认同
迅速
然资源丰富
著
现在
自 然 资源 浪 本着‘互惠互 企业成为两市 通过区域一体 以企业主导,
费 现 象 严 重 ,利 共 同 发 展’ 合 作 的 主 角 , 化 建 立 统 一 的 两 市 高 新 技术
日照市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
小组成员:张静、刘红萍、苟金平、 许琴、崔容熏、江俞颖
目录
1 日照发展概况
2 国外城市对比—马赛
3
日照发展战略
4 日照与区域
一.日照市概述
1.日照市概述
1. 《日照县志》“日出初光先照”句, 始有“日照”之名
2.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 3. 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
往少
环境受到破 坏,自然资 源面临枯竭
政府正在加强 各方联系与合 作
吸引外资,大 力发展第三产 业,发展临港 产业,提高服 务水平
着力打破地区 加强高新技术 隔绝,加强地 水平,但其他 区文化联系, 地区也大力发 经济关系紧密, 展高新技术产 在解决城市社 业 会问题上形成 了合作机制
环境保护工 进 一 步 加 强地
三.日照市发展战略
(2)外部空间增长战略
团队认为,短期内日照 的外部空间拓展方向: 主要沿日照-青岛发展轴 和日照-临沂(鲁南)这 两轴拓展,开展与鲁南 经济带和青岛的区域合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