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
(一)、主题墙饰的设计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
在创设主题墙饰中我们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角落设计自然角让孩子在种植园地、自然角中种植小植物、管理小植物,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植物的发芽、生长的过程,从而让他们掌握种植的方法、管理方法;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区角幼儿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的已有认知能力和经验正是在摆弄和操作过程中,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的启示和动作的帮助。
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
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经验的积累。
如:在区角里投放农田里收获的稻谷、玉米、红薯等。
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剥一剥稻谷,看一看里面的米粒是不是真的“头”上有一个缺口。
用红薯来做一做红薯娃娃。
并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豆,让幼儿进行装饰及粘贴活动。
(三)、吊饰设计引导并帮助幼儿做一些手工的吊饰,并把幼儿做出来的吊饰挂在幼儿的教室或者宿舍。
(四)、盥洗室设计小班幼儿盥洗的生活环境创设,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或画面为主。
这样既能激发起幼儿对盥洗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其模仿盥洗的顺序。
因此应该在墙上贴上小动物洗手顺序的图片。
来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
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的图片,以提醒幼儿及时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
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每个区摆放什么?怎么摆?墙角如何布置?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这样能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它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
幼儿园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让儿童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儿童。
幼儿园环境对宝宝的成长可是起着不小的作用哦,来看看美国幼儿园的环境吧。
一、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指导思想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和教育观分不开的。
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 1.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由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教室的布置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
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
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
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二)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
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
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
3.交通要道被标示出来,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4.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
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5.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在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6.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7.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三、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作用美国幼儿园教室的布置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各个具体的活动区域可以促使幼儿学习特定的知识,发展特定的技能,培养社会性的个性。
积木角:把积木放在卡车里,然后把它们打倒,让幼儿了解大小、重量和数概念。
(数学和科学) 讨论在哪儿放下一个大积木,让幼儿表达思想并学会和同伴合作。
(语言和社会性技巧) 试着将一个大积木放在另一个的上面,让幼儿学会控制和协调肌肉。
(身体协调性) 家庭角:学会穿衣服,让幼儿使用他们的小肌肉技巧。
(自我帮助,眼手协调) 假装成人,让幼儿了解角色在社会中的活动。
(生活技巧) 把盘子和杯子分开,让幼儿分类活动。
(数学) 桌面玩具角:盒子里有一些几何体的模子,把一些不同的几何体放进盒子里。
(眼手协调,空间思维) 完成一个迷宫,让幼儿完成一个任务。
(学习习惯,自尊) 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让幼儿配对和分类。
(数学) 艺术角:玩橡皮泥,让幼儿了解材料的变化。
(科学) 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把纸、剪刀和胶水放在一起,让幼儿计划和实现一个任务。
(学习习惯、独立) 画一个人,让幼儿使用象征。
(眼手协调,抽象) 沙和水:让船沉下去,让幼儿认识到原因和结果。
(科学和逻辑思维) 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让幼儿和其他儿童相处。
(社会技巧) 灌水(不是洒水)让幼儿使用他们的小手肌肉。
(身体协调) 图书角:从头到尾地翻书,让幼儿从左到右读书。
(学习习惯) 听一故事,让幼儿热爱书和发展阅读的兴趣。
(阅读技巧) 谈论在书中发生的事情,让幼儿记住细节并表达思想。
(语言发展) (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发展幼的儿独立性,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技能技巧。
1.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使儿童对教室产生信任感。
(1)各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不会为找不到所需的物品感到不安。
(2)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与他们的水平视线的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
(3)教室的图书角温馨舒适,使他们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
(4)各活动区的材料足够,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
(5)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个性。
(1)布置合理、划分清楚的活动区域能帮助幼儿作出选择,即决定在哪个区域活动。
(2)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
(3)高度合适,使他们能独自取放玩具,独立使用,不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
(4)当活动结束后,幼儿需要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他们会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拾而感到自豪。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
(1)划分清楚的活动区不会使幼儿的注意力被其他区域的活动所分散,能使幼儿相对集中地专注于手头的活动。
(2)家具的使用(用来分隔各个活动区)能阻止幼儿东张西望,而集中于自己的活动。
(3)安静的区域和吵闹的区域被分隔得较远,这使得安静的区域不受吵闹的区域所影响。
(4)足够的、有趣的玩具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不致被其它活动所干扰。
4.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
(1) 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学到分类和搭配。
如摆出两个同种物品会使幼儿学会把类似的物品搭配起来。
(2)图书角的活动能培养幼儿安静读书的能力。
(3)家庭角和桌面玩具角的活动能帮助幼儿发展眼手协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阅读技巧。
(4)每个活动区幼儿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会技巧。
对比美国的幼儿园环境布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是存在下面一些问题的: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生理的健康。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都是有本班教师设计完成,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设计理念,幼儿园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过于重视表面上的东西,从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幼儿生理的健康。
2、以成人的眼光,做幼儿的环境。
以“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念为指导,教师在班级环境设计上下大力气,室内外场地布局、区角设置、材料投放、墙饰布置等均由教师一手操办,据调查发现,80%以上的幼儿园在进行室内环境布置时,总是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追求表面上的“好看”“漂亮” ,,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但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园的环境。
有的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的像童话世界,幼儿园以环境材料是否美、精致,教师是否“手巧”衡量教师在责无旁贷阳设的作用,以绝对标准评价儿童作品质量。
在成人看来,这些都漂亮极了,这类环境确实能吸引幼儿,但时间一久,幼儿就失去了兴趣。
而那些在成人看来“拙劣” 、幼稚的环境布置,幼儿却情有独钟。
3、只有大的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
在这里,我用一棵大树来比喻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
我们把每次幼儿园要进行环境布置的主题比做大树的树干,一般情况下,负责环境布置的教师总会根据园里布置下来的内容去寻找所有有关该主题的一切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大树的主干和主干上小的分支。
等布置出来以后,往往会发现整个室内环境布置由主体到部分只有树干和树的分支,主干部分最容易被忽略掉。
这样,当我们去看着这棵大树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树干上一堆密密麻麻树的分支,没有主干部分的存在,便失去了大树本身的美感。
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就如同一棵生长茂密的大树,它的成长需要各个方面的“养料”充足,只有这样才可以成长为一棵健全的参天大树,在茂密的丛林中茁壮成长。
4、设计缺乏自主性。
在选择设计的环境材料时,过于强调幼儿的“年龄特点” ,严格按本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限定材料投放的量与度,即便有“层次”划分,也习惯性按教师意志将材料划分为“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幼儿使用三个程度;还将活动环境与材料丰、、富片面理解为“品种多” “数量满” ;过于限定游戏、限定区角,用“入区卡”约束儿童的自我选择。
5、不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材料。
环境与材料一经教师“精心”设计布置,相对“稳定”的时间长,墙饰与活动材料内容、功能、操作方法上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