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__第十三章_民间游戏娱乐

民俗学__第十三章_民间游戏娱乐

﹢模式 民间游戏娱乐:以消遣娱乐、 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 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
本章主要内容:
一、民进游戏娱乐的起源、 特征、功能与分类 二、民间游戏 三、民间竞技 四、民间杂艺
第一节 起源、特征、功能、分类 一、起源 1、宗教(祭神) 2、巫术(驱邪) 3、劳动(工作中和工作后的娱 乐) 4、兵事(竞技)
二、类别
(一)智能游戏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数字计算能力 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 (二)体能游戏—地域性 (三)智能与体能结合游戏
第三节 民间竞技
一、定义与范围 1、民间竞技—争强斗胜“根本特征” 2、多、广 二、类别 (一)力量型—赛力为主 个体 集体
(二)技巧型—竞赛技巧为主 单一型 综合型 (三)技艺型—比赛技艺为主
三、三个潜在功能
(一)教育少年儿童—寓教于乐
1、智能培养 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反应能力 2、体能锻炼 增强体力 发展技巧 3、人格塑造 勇敢坚强 诚实公正 互助合作 增强计算能力
(二)调剂大众生活
1、休息、缓解紧张状态 2、人们互相交流、彼此沟通
(三)增强群体意识,培养集 体精神
四、分类
第四节 民间杂艺
一、定义和范围 1、特征—杂耍性 2、包括—杂手艺、动物表演、斗戏 二、类别 (一)民间艺人的杂耍表演 1、杂技— 2、戏法—
(二)动物的争斗与表演 1、斗戏 2、动物表演
内容广泛,种类繁多, 尚待研究
游艺
1、 杨荫深《中国游艺研 究》——我国较早对娱乐 游戏进行专门探讨的著作
2、民间游戏、民间竞技、 民间杂艺
杂技: 弈棋: 博戏: 蹴鞠 围棋、 纸牌、 打球 弹棋、 骰子、 等 象棋 摊钱
第二节 民间游戏
地位—最常见、最简易、最普遍 一、定义和范围 1、民间游戏 2、包括:庭院嬉戏、助兴游戏、斗智游戏 3、参与
宗教祭祀中的闹社火
端午节的“划龙船”
采茶舞、春臼
二、三个特征 1、娱乐性与竞技性—基本特征 和成立条件 娱乐性—最根本性质和灵魂 竞技性—必不可少
2、阶级性与对象性 阶级性— 市民阶层的游戏 不同阶层 农民阶层的游戏 对象性— 不同性别(男、女) 不同年龄(老、少)
3、地域性和民族性 地域性—南北不同 民族性—少数民族和汉民族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