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水文学培训课件(ppt 75页)

工程水文学培训课件(ppt 75页)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m,枯季消 落最低水位155m,100年一遇洪水位166.9m,设计洪水位 (1000年一遇)175m,校核洪水位180.4m,坝顶高程 185m。总库容393亿m3(175m以下),兴利库容165m3, 防洪库容221.5m3,水库库面面积1084km2。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特大洪水确定以后,要分析其在某一代表年限内
的大小序位,以便确定洪水的重现期。
目前我国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将与确定特大洪水
代表年限有关的年份分为实测期、调查期和文献考
证期。 实测期:从有实测洪水资料年份开始至今的时期。 调查期:在实地调查到若干可以定量的历史特大
年洪水的重现期为 N=1992-1153+1=840(年)。
Qm=110000m3/s
1153
1870
n
N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3)经验频率的计算 连序系列中各项经验频率的计算方法,已在
前面论述,不予重复。 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有以下两种估算方
法: 1、独立样本法 2、统一样本法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特大洪水处理
资料审查 年最大值法选样 峰、量频率计算 安全修正值 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成果合理性检验 选择典型洪水 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 设计洪水过程线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步骤:1)资料审查 2)选样 3)频率计算 4)成果合理性分析
一、洪水资料审查
洪水的时期。 文献考证期:从具有连续可靠文献记载历史特大
洪水的时期。调查期以前的文献考证期内的历史洪 水,一般只能确定洪水大小等级和发生次数,不能 定量。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2)特大洪水重现期 重现期是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
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又称多少年一遇。 要准确地定出特大洪水的重现期是相当困难
洪峰流量Qm=110000m3/s。
若此洪水为1870年 以来最大。则
N=1992-1870+
1=123(年)
Qm=11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又经调查,在四川忠县长江北岸2km处的选溪山洞 中调查到宋绍兴23年(南宋赵构年号)即1153年发生 过一次大洪水。该洪水小于1870年洪水,通过调查还 可以肯定自1153年以来1870年洪水为最大,则1870
设计洪水——拦洪库容——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
水库泄洪——泄洪建筑物;
死水位Z死和死库容V死;正常蓄水位Z蓄和兴利库容V兴 ; 防洪限制水位Z限和结合库容V结;防洪高水位Z防和防洪库容V防; 设计洪水位Z设和拦洪库容V拦;校核洪水位Z校与调洪库容V调; 水库总库容:V总= V死+ V兴 + V调 - V结
将1956年洪水做特大洪水处理,但不加历史特大洪
水,Q0.1%=19700m3/s;
再 加 入 历 史 特 大 洪 水 ( 1794 、 1853 、 1917 、
1939 ) , Q0.1%=22600m3/s ; 1963 年 又 发 生 了 一 次特大洪水Q=12000m3/s,加入并做特大洪水处理, Q0.1%=23300m3/s。
2、利用洪峰、洪量关系插补和展延 利用本站或邻站(上下游站或邻近流域站)同次洪水
的洪峰和洪量的相关关系,或洪峰流量相关关系进行插补 和展延。
3、利用本流域暴雨径流关系插补和展延径流系列。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四、特大洪水的处理 1、概述 (1)什么是特大洪水?
特大洪水是指实测系列和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比一般 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
“三性”审查: 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1.资料可靠性的审查与改正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与整编质量较差 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审查洪水发生的 年份的准确性。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2、考虑特大洪水时经验频率的估算 加入特大洪水后,资料系列的特征:
(1)连序系列和不连序系列:
所谓“连序”与“不连序”,不是指时间上连续 与否,只是说所构成的样本中间有无空位。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连序系列:洪水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在频率 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次序统一排位,各项
2. 资料一致性的审查与还原
所谓洪水资料的一致性,就是产生各年洪水的流域产 流和汇流条件在调查观测期中应基本相同。
如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将变化后的资料还原到 原先天然状态的基础上,以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减少 人为的干扰),和能与历史资料组成一个具有一致性 的系列。
例如上游建了比较大的水库,则应把建库后的资料通 过水库调洪计算,修正为未建库条件下的洪水。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第一节 概 述
推求设计洪水采用3种方法: (1)历史最大洪水加成法
以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再加上一个安全值作为设 计洪水。 缺点:
① 对未来洪水超过历史最大洪水的可能性考虑不足, 降低了工程的安全程度;
② 对大小不同,重要性不同的工程采用同一个标准, 显然不合理。
如葛洲坝工程,选用1788年洪水Qm=8600m3/s作 为设计洪水,选用1870年洪水Qm=110000m3/s作 为校核洪水。
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是连序的;
不连序系列: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特大洪水值
的重现期(N)必然大于实测系列年数n,而在N- n年内各年的洪水数值无法查得,它们之间存在一
些空位,由大到小是不连序的。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特大洪水加入系列后,样本成为不连序系列, 其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与连序系列不同。 这样就要研究有特大洪水时的经验频率和统计参 数的计算方法,称为特大洪水处理。
第一节 概 述
(2)频率计算法 以符合某一频率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如百
年一遇、千年一遇等。 此法将洪水作为随机事件,根据概率理论由
已发生的洪水来推估未来可能发生的符合某一 频率标准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
此法克服了历史加成法存在的缺点,根据工 程的重要性和工程规模选择不同的标准,适用 面较宽,在我国水利、电力、交通设计中应用 广泛。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3. 资料代表性的审查与插补延长
当洪水资料的频率分布能近似反映洪水的总体分布时, 则认为具有代表性;否则,则认为缺乏代表性。实际 工作中要求连续实测的洪水年数一般不少于20~30年, 并有特大洪水加入。
当实测洪水资料缺乏代表性时,应插补延长和补充历 史特大洪水,使之满足代表性的要求。插补延长主要 是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二、样本选取
1、选样的原则 应满足独立、随机选样的要求。成因不同的洪水不可
作为同一样本的选取。 2、洪峰流量的选样
目前采用年最大值法选样:即从资料中逐年选取一个 最大流量和固定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组成洪峰流量 和洪量系列。 3、洪量的选样
固定时段一般采用1、3、5 、7、15、30天。大流 域,调洪能力大的工程,设计时段可以取得长些;小 流域、调洪能力小的工程,可以取得短一些。
第一节 概 述
洪水三要素: 洪水过程线、洪峰、洪量
洪峰Qm(m3/s),为洪水过程线的最大流量。 洪水总量 W(m3),为洪水的径流总量,从起涨
点A上涨,到达峰顶B后流量逐渐减小,到达C点退 水结束,流量过程线ABC下的面积就是洪水总量
W。 洪水过程线,洪水从A到B点的时距t1为涨水历时, 从B到C点的时距t2为退水历时,一般情况下,t2> t1。T=t1+t2,称为洪水历时。
QN
QN
实测期
实测期
历史调查期
历史调查期
资料内特大洪水
资料外特大洪水 (历史特大洪水)
一K般N QN / Q 时2 ,QN可以考虑作为特大洪水处理。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2)为什么要考虑特大洪水?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样本系列不长,系列愈短,
抽样误差愈大,若用于推求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 稀遇洪水,根据就很不足。
如果能调查到N年(N>>n)中的特大洪水, 就相当于把n年资料展延到了N年,提高了系列的
代表性,使计算结果更合理、准确、稳定。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例】:河北省滹沱河黄壁庄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1955年设计,资料n=18年, Q0.1%=12600m3/s; 1956年发生特大洪水Q=13100m3/s,直接加入资 料 系 列 ( n=19 ) , 未 做 特 大 洪 水 处 理 , Q0.1%=25900m3/s;
的,目前,一般是根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来 大致推估。
① 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
N=设计年份-调查期发生年份+1
② 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至今为最大:
N=设计年份-文献考证期最远年份+1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例】:1992年在长江重庆~宜昌河段进行洪 水调查。了解到同治九年(1870年)川江发生 特大洪水,沿江调查到石刻91处,推算得宜昌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设:N——历史调查期年数; n——实测系列的年数; l——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
特大洪水处理的关键:特大洪水大小、重现 期的确定、经验频率的计算。
实测特大洪水:通过资料观测得到。 历史特大洪水:通过洪水痕迹,查水位流量关 系获得。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例 如 某 站 1940—1982 年 有 实 测 洪 水 资 料 。 其 中 1963年洪水最大,1940年次大;另调查到自1903 年 以 来 , 为 首 的 三 次 大 洪 水 的 排 位 为 1921 年 、 1963年、1903年,且在此80年间不会漏掉比1903 年更大的洪水。另通过文献考证,1903年以前还有 三次大于1921年的洪水,其排位为1867年、1852 年、1832年,但小于1921年的洪水,则无法查清。 该站的洪峰流量即为不连序系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