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晒太阳怎么会出疹子?作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宝宝多晒太阳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有很大好处的。
但是,有的宝宝晒太阳后会出现疹子,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怎样做才能预防呢?1、宝宝晒太阳的时间要适当,不要过长,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避免中午等阳光强烈直射的时候。
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如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会出现痱子货疹子。
2、建议首次不要超过5分钟,以后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再适量的逐渐增加。
当宝宝轻微出汗了就不要再晒了。
3、对于,因为晒太阳出现的轻微的皮肤疹子,家长可以不用太着急,适当停止一段时间的日光浴就会自行恢复的。
4、如果宝宝的皮肤疹子没有及时的自行恢复,请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家长给小孩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般小儿出现一些常见的小病,很多家长会到药店买非处方药自己治疗,虽然是一些小病,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1.一定要注意把握药物的剂量,因为是药三分毒,所以即使非处方药也不能滥用,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身体等要素来依照说明书的剂量适当减少。
2.一定要注意掌握疗程,一般症状消失后再巩固两天即可。
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要自作主张。
3.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小儿最好选用甜的药,如糖浆类药物,或果味型片剂,这个没有严格的限制,因为目前大多数小儿用药都考虑到了小儿拒绝苦药的因素。
4.药物要妥善保管,一定要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避免小儿误食中毒。
5.最后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要轻信广告,因为有的广告有虚假成分,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医生,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
小孩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药常识,相信对小孩的成长有很大好处。
室温24℃左右是最适合新生儿的温度。
这种温度下,宝宝穿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薄的小棉毛衫即可。
如果温度过高,就可能引起新生儿体温升高,出现发烧现象。
如果室温过低,达不到20℃,就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鼻子发堵现象,严重的会出现“硬肿症”。
友情提示:室内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理应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
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
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婴儿为什么容易发生佝偻病呢?第一.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转变而来,如果接触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维生素D。
第二.摄入不足母乳及其他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不多,若孩子不及时补充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容易患佝偻病。
第三.生长速度快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量大。
第四.慢性消耗性疾病婴儿患慢性腹泻以及肝胆和肾脏疾病时,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儿童用药量怎样算之按年龄折算法初生至1个月的宝宝剂量1/24成人量1个月至6个月的宝宝剂量1/24至1/2成人量6个月至1岁的宝宝剂量为1/12至1/8成人量1岁至2岁的宝宝剂量为1/8至1/6成人量2岁至4岁的宝宝剂量为1/6至1/4成人量4岁至7岁的宝宝用药剂量为1/4至1/3成人量7岁至11岁的宝宝用药剂量为1/3至1/2成人量11岁至14岁的宝宝用药剂量为1/2至2/3成人量以上方法可供一般患儿使用,但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给药剂量。
3个月内的孩子喝多少水合适水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体中的新陈代谢,如营养物质的输送、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节。
人体对水的需要和人体的代谢和饮食成分相关,孩子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需水量也就相对要多。
3个月以内的婴儿肾脏浓缩尿的能力差,如摄入食盐过多时就会随尿排出,因此需水量就要增多。
母乳中含盐量较低,但牛奶中含蛋白质和盐较多,故用牛乳喂养的小儿需要多喂一些水,来补充代谢的需要。
综上所述,孩子的年龄越小,水的需要量就会相对要多些。
一般婴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100-150毫升水,如5公斤重的孩子,每日需水量是600-750毫升,这里是包括喂奶量在内的。
幼儿斜视有哪些表现?首先家长需了解,怎样才不算斜视。
正常情况下,两眼同时注视同一船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上成像后,被中枢神经系统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
斜视分为两类:一类叫共同斜视,即患儿向正前方注视时,一眼位置正常,另一眼则向内或向外偏斜,而眼球向各方向转动自如。
另一类叫麻痹性斜视,是因眼肌麻痹所致,多伴有复视等症状。
一般孩子多为共同斜视。
有些孩子的眼睛注视物体时向内偏斜,好像对在一起即俗称对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
另外一些则看东西时眼向外斜,医学上叫外斜视。
内斜视多由远视引起,而部分外斜视与近视有关。
斜视初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视,小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
为了消除这种视觉上的干扰,大脑对斜视眼睛所看到的影像进行抑制,促使患儿只用好眼视物。
这样斜视眼的视力会逐渐减退,最终造成弱视及视物没有立体感。
家长怎样为儿童选药?应注意些什么?孩子小时吞咽能力比较关,而且在吃药时不容易和大人配合。
所以家长应首选一些糖浆类型的药,较儿童容易哽咽。
其次可选择果味型片剂。
这适于周岁以上的儿童服用。
第三可以选冲剂类型。
第四就是一些滴剂。
这类药物剂量较小,适合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需按说明书严格遵守用药量。
第五即是口服液类型。
这种类型的药剂,分装单位较小,稳定性较好,易于贮存和使用。
小儿退烧药有哪些?有什么不良反应?孩子发烧是最常见的一种病,所以做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可以退烧的药有哪些,是否有不良反应。
下面就介绍一些退烧药的种类。
1.安乃近。
目前27个国家已经禁用或限用。
其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些年用得少了。
2.阿司匹林。
从1986年起,在所有的儿童用阿司匹林的包装上已提出警告。
阿斯匹林会引起儿童出现瑞氏综合症。
还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延长出血时间、过敏反应等。
而在过敏中以哮喘较为常见。
3.对乙酰氨基酚。
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
过量使用会引起肝脏损害。
但没有其他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等,也无肾毒性,故安全性高。
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
4.布洛芬。
也是较为安全的药物。
对胃肠刺激和血小板影响不大。
但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
新生儿患病的常见的预兆新生儿的特殊性决定了新生儿的护理也具有特殊性。
任何父母都要重点关注。
所以,要密切注意宝宝的日常的生理特征。
专家的统计发现,一些日常的生理特征可以反应宝宝的健康状况,而且可能事宝宝患病的预兆。
所以,本文在此总结几个日常的常识问题,希望各位宝宝的父母留心关注:1、宝宝体温正常,但是却经常发惊。
2、反复呕吐,同时伴有食欲下降的情况。
3、新生儿出生后2天内没有排尿,或者3天内没有大便排出的情况4、安静状态下呼吸急促或者时快时慢的情况。
5、牛奶喂养的宝宝的大便次数多,而且稀的情况。
6、没有发烧等明显症状,但是异常哭闹的情况。
以上是统计规律,不一定对每个宝宝都适合,但是,如果有类似情况还请各位妈妈要更加注意宝宝的健康问题了。
宝宝多晒太阳可防疾病,怎样晒最好?常让宝宝晒太阳可以预防宝宝患某些特定疾病的概率。
这是因为,人体内含有的维生素D原必须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
这种方式是人体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而维生素D对于促进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预防佝偻病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要常让宝宝晒太阳。
但是,怎样晒才好?这可是有点道理的啊。
一般建议每个季节都要让宝宝适当的晒太阳。
到户外运动或者游戏都是可以选择的。
注意:1、不要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没有多大的效果。
因为很大一部分紫外线都被玻璃吸收掉了。
2、在夏天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太阳。
强烈的阳光对人体的皮肤是有害处的。
这时候要选择好时间。
时间很重要。
夏天可以选择上午九点左右,下午五点左右的时间,这时候太阳光不是很强烈。
避免中午时候的强烈阳光。
冬天的时候可以在中午时候晒太阳。
3、注意晒太阳要注意宝宝的保暖措施。
保暖要做好。
不要因为晒太阳而着凉。
现在,聪明的你知道怎样让宝宝晒太阳了吧。
宝宝的大便可以传递宝宝身体的健康信息。
有经验的妈妈会根据宝宝的大便的颜色和干湿等信息判断出宝宝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身体是否健康等等。
常见的一些经验如下:1、如果宝宝的大便为淡黄色或水泥色,同时很油滑,伴有腥臭,有时宝宝还会腹泻,那么说明宝宝的饮食中脂肪太多了。
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的量。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2、大便如糊状,刚排出时候是黄色,慢慢变成绿色。
这种情况说明宝宝饮食中摄入的糖量过多,应减少宝宝糖的摄入。
控制甜食的食用。
3、大便干硬,有便秘现象发生,说明是宝宝的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过多了。
以上是几条生活中育儿的小知识,希望对各位妈妈有帮助。
只要你是一个细心的人,相信你一定会从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适合你自己宝宝的育儿经验来。
每个宝宝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本文是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的经验,希望各位妈妈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
怎样减少宝宝的鼻塞现象?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在1-2个月时候鼻涕比较多,同时因为宝宝的鼻孔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发生鼻塞现象。
往往宝宝呼吸困难造成宝宝心情不好。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1、如果宝宝鼻塞比较厉害,可以用小棉签轻轻弄掉。
2、如果棉签不行的话,可以用吸引器来吸掉。
3、适当让宝宝多到室外进行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宝宝的皮肤和鼻腔黏膜就会得到锻炼,进而减少鼻塞现象的发生。
4、特别注意,不要滥用滴鼻药。
如果非用不可的话,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
因为这样对宝宝健康不利5、注意均衡宝宝的饮食健康。
妈妈要知道怎样保护宝宝的眼睛眼睛是人体十分娇贵的器官。
对宝宝来说更是十分娇嫩和敏感。
所以要各位注意保护和护理。
让孩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第一、注意保持宝宝眼睛的清洁卫生。
宝宝要有专门的脸盆和毛巾等。
不要与大人的混用。
而且毛巾清洗后要放在太阳地下晒干杀菌。
第二、让宝宝勤于洗手。
不要让宝宝用赃手揉眼睛。
第三、如果宝宝有眼病要即使治疗。
第四、不要让宝宝的眼睛受到强光的照射,同时室内的灯光不要太亮。
第五、不要带宝宝到有电焊等有强光的地方。
防止刺激宝宝的眼睛。
第六、宝宝的玩具不要有尖锐的棱角。
防止万一。
第七、成人如果患有眼病,要尽量避免接触婴儿。
保护的眼睛的常见生活常识还有很多,欢迎各位补充留言育儿常识:怎样保护宝宝的听觉器官――耳朵?听觉是人类语言的基础。
没有听觉就没有语言。
因为最初宝宝学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
所以保护好宝宝的听觉器官――耳朵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必须注意几个常见的护理常识:1、首先是防止中耳炎等对耳朵健康极为不利的疾病的发生。
2、宝宝的耳朵还没有发育完全,故,要避免各种过大过强的声音的刺激。
不要带宝宝到噪音大的地方去。
即使去了也要做好宝宝耳朵的安全工作。
3、慎用青霉素、链霉素等可能引起听神经中毒的抗生素。
涉及到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不要给宝宝挖耳朵。
5、不要让宝宝的耳朵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