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糖酵解说课课件
教学 目标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糖酵解代谢过程,其中哪些步骤是关 键步骤,哪些步骤是产能步骤;丙酮酸在有 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去路。 难点:糖酵解代谢步骤之间的逻辑联系。。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如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等)所奠定的基础,学生对糖 类结构和性质的知识体系已有所掌握, 而糖酵解是在学习静态生物化学的基 础上研究糖类代谢变化。因此,学生 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学会
会学,融会贯通!
复习内容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总结 课后练习
说 教 学 程 序
复习内容
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设计问题,找学 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复习。根据回答问题的 情况,着重阐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导入新课
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质? 2.淀粉是由什么组成的? 3.为什么要吃饭?
新课教学
1.用板书讲解糖酵解的定义和发生的部位,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酵解的过程。 2.丙酮酸的去路。用多媒体展示其反应过程。 3.糖酵解的意义。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与技能
通过对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意 义以及丙酮酸的去向问题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发酵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在发酵生产领域的应用奠定基 础。 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 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表达和归 纳总结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 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 学习的习惯。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总结
糖酵解的要点简记为:1,2,3,4和2(3): 一个部位在胞液,两步产能双分子, 记住三个关键酶,催化反应不可逆。 生成四个ATP,葡糖耗能要两步, 糖原耗能少一步,净得2(3)ATP,
பைடு நூலகம்后练习
1.糖酵解、底物水平磷酸化 2.写出糖酵解过程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催化 该反应进行的酶?
板书设计
第十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 一、概念 二、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准备阶段:消耗ATP 2、放能阶段:产生ATP和NADH
三、丙酮酸去路 四、糖酵解的意义
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说课设计:张喜峰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说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学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说教法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作用 《糖酵解》选自高等教育“十一五”国 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教程》第十九章糖 代谢第一节内容,授课时间为100分钟。本 节课主要介绍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糖酵解是代谢中的 重中之重,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
启发法 多媒体 演示法
说教法
教法
任务驱 动法
总结 归纳法
讲解法
说学法
1
启发式学习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 习糖类物质是如何降解的。
2
探究式学习方法:代谢中间产物均含有磷酸基团 ?那几步反应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1分子葡萄 糖经糖酵解产生几分子乳酸和ATP?
3
总结归纳学习法:糖代谢各条途径中的限速 步骤和关键酶及与能量生成相关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