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第二章——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教学内容
四、自杀的危机干预 1、 自杀行为及其原因
1)什么是自杀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对自 杀(suicide)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自杀
是指一个人有意识地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
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教学内容
2)根据自杀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将自杀分为五种: 自杀意念:指有自杀想法但并无具体计划及行动;
自杀威胁:以口语或书面表达自杀的想法,但并无行动;
3.不拒绝他人的邀请。可以接受不太亲近的人的约请,再由密友
陪伴和引领,扩大交际圈以后就可单独接受其他人之约。 4.每天学点新东西。不断充实自己,可以使自己意识到生活的丰 富多彩,对生活提高兴趣。
资料卡
5.不抱怨自己,也不抱怨别人。偶遇不顺心的事,就像遇到阴雨天 一样,要把它看得很自然,很平常,不要心生怨气。
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
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是的,体验痛苦、经历挫折,你就逐步走向成熟。 是的,只有经历挫折、战胜困难和失败,我们才能逐渐成熟。那么,如 何才能提高挫折承受力呢?
心灵求索
生 命 如 此 脆 弱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姚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某高校,但到校后他 的强烈自卑感使他与同学渐渐疏远,独来独去的孤独时时笼罩着他。一 天晚饭后与同学玩拱猪的扑克游戏,姚某输了,一位同学按规则在其名 字下画了个猪头图案。这时在旁边看的同学汪某也不寂寞,开玩笑说: “嗬,光有猪头怎么没有猪尾巴呢?”边说边在图案上加了条猪尾巴。大 家乐得哄堂大笑,而姚某却非常尴尬,脸红得象猪肝。夜里,姚辗转难 眠,总觉得有一条猪尾巴在眼前晃来晃去,越想越气,第二天夜里便取 出当天刚买来的牛角尖刀向同学汪某的心脏刺去,自己也跳楼自杀。 据统计,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上海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占学 生总人数的5.4人/10万:其中因学业压力引起的自杀率占33.3%;人 际关系不好引起的占 27.8%;因失恋、爱情矛盾等引起的占22%;精 神疾病等引起的占11.1%;因生理疾病等引起的占 5.6%。 到底是什么让大学生们放弃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他们的生命不 能承受压力之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什么竟是 如此脆弱?
心灵互动
抗挫折能力的自我省思
我的抗挫折能力如何?
我的体格、个性是否让我具备很强的抗挫折能力?
我怎样才能锻炼我的抗挫折能力?
通过省思,请你对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作一个评价,
并就如何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
心灵互动
如何应对挫折
请回顾你曾经遭遇过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经历, 当时的状态如何?你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通过这次经历,你认为应对挫折最重要的是什么?
教学内容
二、影响个体挫折承受能力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一是人格因素; 二是自我认知因素; 三是心理预期值。 一是生活阅历。 二是社会支持。
3、个人因素
4、社会因素
教学内容
三、提高挫折承受力
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基本方法有: 1、正确认识挫折 2、用奋斗目标导航 4、培养较强的挫折耐受力 5、适时释放挫折情绪
自杀姿态:指以不致于残废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的 目的; 自杀企图:指有自杀的想法,计划行动,但未成功; 自杀完成: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及行动且自杀成功。
教学内容
3)自杀原因在高职大学生的自杀中,常见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和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这是学生自杀 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发变故。有的学生是由于家庭突然发生 变故等不堪突如其来的打击而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第三,情感挫折。有的高职大学生因为在友情、 爱情等方面的受挫和连连失败而难以应对和想不开。

自杀是有规律可循。
教学内容
2)进行行为干预、减少自杀者的孤独感 高职大学生的孤独是导致其自杀的重要因 素,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孤独感,具体来 说: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障碍
的学生,进行约谈、辅导、及时干预。
2、建立学校预防机制体系。
教学内容
3)进行心理治疗
对自杀者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其了解其
目前面临的状况及问题,让其进行情绪渲泄,
学习新的适应方式或以新的行为方式处理所面
临的问题,并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再选择自
杀行为。
结束语
尽管目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自杀率不太高, 只是20人/10万,但我们应高度关注这一群体,因 为“每死一个学生,代价太大,不仅仅是钱,它对
学校的负面影响、给其他人带来的心理阴影,无法
资料卡
转变抑郁情绪的方法
1.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宿舍、在床头,哪怕养一盆花草、剪 贴一个小图案、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格言压在玻璃板底下,这些都可以 唤起和透视出对生活的热情,并感染和感召周围的人。
2.时时注意仪态和仪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妨买几件喜欢的
衣服,服饰和美容是一个人心境的窗口。热爱生活的人会注意自己的 形象。
心灵求索
《傅雷家书》一则 (1954年4月20日)
孩子: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主题)不过是 这几个,其余只是(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 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 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 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 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 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 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
心灵求索
李某是一个19岁的漂亮女孩,上高中时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高 考的时候她在舞蹈、篮球等方面都被给予加分奖励,现在某高职学院 读书。但是现在她却多次想自杀。在同心理咨询老师谈心时,她告知 自己想自杀的的原因:“我被网友欺骗,我考试不好,我被老师呵 斥。”所以她觉得整个社会特别黑暗,有一段时间还觉得大人是祸根。 她对整个社会产生恐惧感,认为 “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 这样的事例在今天的校园绝非个别。高职大学生一般生活阅历比 较简单,成长的道路较为平坦,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自我调节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 爱情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常常会遭遇挫折,以 致挫折似乎成了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障碍和拦路虎。你是如何对待这一 切的呢?
教学内容
第三节
提高挫折承受力
教学内容
一、挫折承受力的涵义
它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挫折和应对 挫折的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情境、经受 打击和面对各种压力时,摆脱和排除困境而 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力。 挫折承受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 防线。挫折承受力较低的人,几经挫折打击 之后,容易失去人格的统一和完整。甚至会 出现人格的扭曲,导致行为失常和心理疾病 的产生。
目的要求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
白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懂得心 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挫折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
一、挫折的涵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 遇到了来自内、外部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 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其需要不能满足、 动机不能实现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
3、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7、借助于心理咨询
6、迁境移情,淡化消极情绪
教学内容
第四节
危机干预
教学内容
一、危机及危机干预
1、危机的涵义。 2、危机干预。 3、危机干预的目的。
教学内容
二、校园暴力危机干预
校园暴力危机干预是指对发生在校园内的打架斗殴、 杀人等事件的干预。校园暴力危机干预一般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当察觉暴力倾向苗头时,要设法通过劝 说平息当事人的激动愤怒的情绪,改变当事人的认知,使 其放弃想实施的暴力行为. 争取将暴力行为阻止于萌芽 状态。 第二阶段,当暴力行为即将实施时,设法制止并立 即打电话告诉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工作部、保卫 处、等相关部门和个人,以便尽快阻止事态的发生。终 止暴力行为。 第三阶段,暴力行为正在实施或已实施时,设法尽 快阻止事态扩大;并尽快打电话告诉相关部门及校医、 120;尽快将受伤者送往医院。
教学内容
三、心理危机干预 1、 他人心理危机干预
1)他人心理危机的识别。 2)他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教学内容
2、自我心理危机干预
当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处于危机状态又 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时,可采取: 第一, 及早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的老师或专业医院心理医生; 第二,将自己目前的状况告诉父母家 人、信任的老师和同学,求得他们的帮助; 第三,避免独处; 第四,周围不放置可能对自己造成伤 害的器具。
估算”,对国家而言,是1/万,但对其家庭而言, 就是100%。希望高职高职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综 合素质,珍视生命,活出精彩!
资料卡
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挫折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的心理承 受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在: 第一,有36.2%的大学生有很强或较强的挫折感。调查表明,大学生 活中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失恋、择业和社会期待。这些生 活事件就其内容和程度而言并不十分严重,然而学生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的原因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待挫折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对于生活中的挫折, 21.4%的学生持“无所谓,顺其自然”的态度或者表现出“心有余而力 不足”; 第三,有6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一般”或“较弱”, 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很差”;第四,有33.2%的学生认为挫折给学生造 成了不良影响。
教学内容
4)心理障碍和生理疾患 有的是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而
想不开的;有的则是自、孤独和极
度的压抑。
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