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二文化生活导学案012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设计者:审核: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各种成就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位置;
②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
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③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让学生懂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辉煌。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学法指导: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文学艺术
⑴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____________、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⑵地位: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辉煌、内涵丰富绚丽、风格____________,展现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 科学技术
⑴地位:____________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⑵特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__的生动体现。

二.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____________,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文化
⑴特征: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__,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⑵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⑶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⑷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
的____________和强大的____________。

2.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中华文化的力量
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____________、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作品?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以都江堰为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是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处在科技的前沿。

正因为有都江堰,成都才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思考并谈一下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感受?
【当堂检测】
1、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

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2、以下关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B.近代以来,逐步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C.我国古代的科技没有实用性,传播到国外后,才起到作用,如火药、指南针等
D.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

据此回答3、4题。

3、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这表明()A.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彩
B.草原文化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北方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文化
D.北方草原文化最富有地方特色
4、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它把中国的诗词、绘画等融为一体,造园艺术独树
一帜,是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这说明()
①中华艺术对于人民情操的陶冶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③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色彩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5、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所
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或1/20。

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
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