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灼烧 冷却
⑥ 称坩埚加固体的 质量为7.943g
⑦
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 微热
⑧ 过滤 ⑨
蒸馏水多次洗涤
滤液弃去 滤渣
⑩ 烘干、称量得 1.040g
漏斗 、_________ 烧杯 、_________ 玻璃棒 。 (4)步骤⑧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该洗涤液 (5)步骤⑨要确保已经将滤渣洗干净,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pH,当洗涤液的pH=7时,即可认为洗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NO)3· 3H2O 。 (6)经过计算可知,此硝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7)步骤⑨应在过滤器上进行,滤纸上会有少量残渣,这会造成实验结果( B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CuSO4· xH 2O CuSO4 xH 2O
1mol xmol
m(CuSO4) m( H 2O) ∶ 1 ∶x M (CuSO4) M ( H 2O)
公式转化
m(CuSO4) m(CuSO4· xH 2O) m(CuSO4) ∶ 1 ∶x M (CuSO4) M ( H 2O)
称量加热后坩埚 与固体总质量 m2 g 重复加热、冷却操 作,称量坩埚与固 体总质量m3 g
若m3与m4相差 不超过0.001g
置于干燥器 中冷却
加热,用玻璃棒 搅拌使受热均匀
计算
重复实验一次,取两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误差分析
可能造成误差的操作
称量前坩埚未干燥 晶体表面有水 晶体不纯,含有不挥发杂质 坩埚内附有不挥发杂质 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固体变黑 晶体未研成粉末 加热后在空气重冷却称量 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最后两次称量相差0.001g以上
CuSO4·H2O
150℃ 加热时: CuSO4· CuSO4+xH2O xH2O
x
蓝色
白色
650℃ CuO+SO3↑ CuSO4
黑色
室温时: CuSO4+xH2O CuSO4· xH2O
如何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CuSO4· x H 2O ) 化学反应
某实验小组,在学习和探究了“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后,进行了 大胆尝试,设计并进行了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的硝酸铜晶体中结 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杂质受热不分解)。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 ② ④ ③ 称空坩埚的质 称坩埚加样品的 灼烧 称坩埚加固体的 量为5.023g 质量为8.483g 质量为7.943g 冷却 ⑤
10 (1)该样品中n的值:______ (2)若该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操作,其中会使实验结果n的值偏大的是( A、坩埚内壁原来附着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
D
)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比较大(>0.001g,但没有过度加热)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3)如果碳酸钠晶体样品不纯,测定结果( D ) A、没有偏差 B、一定偏小 C、一定偏大 D、无法确定
玻璃棒
坩埚钳
干燥器
称量坩埚质量 m0 g
取适量研碎的胆 矾固体于坩埚中
称量坩埚与胆 矾固体总质量 m1 g
称量加热后坩埚 与固体总质量 m2 g 重复加热、冷却操 作,称量坩埚与固 体总质量m3 g
若m3与m4相差 不超过0.001g
置于干燥器 中冷却
加热,用玻璃棒 搅拌使受热均匀
计算
重复实验一次,取两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若m2与m3相差 不超过0.001g
置于干燥器 中冷却
加热,用玻璃棒 搅拌使受热均匀
?
计算
重复实验一次,取两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恒重操作
判断是否完全失水:最后一次加热前后两次称量的数据相差 不超过0.001g。
实验仪器
研钵 电子天平
坩埚
药匙
三脚架(或铁圈+铁架台) 泥三角
酒精灯
研碎胆矾晶体
实验装置
A、试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烧杯
C、蒸发皿
使用哪种装置加热胆矾较好?
实验装置
坩埚
坩埚钳
泥三角
实验流程
研碎胆矾晶体
研钵
称量坩埚质量 m0 g
取适量研碎的胆 矾固体于坩埚中
称量坩埚与胆 矾固体总质量 m1 g
称量加热后坩埚 与固体总质量 m2 g 再次加热、冷却操 作,再次称量坩埚 与固体总质量 m3 g
实验原理 系统误差:来源于仪器装置和药品自身的误差。 实验装置 偶然误差:某些偶然的因素导致的误差,如室温的变化。 实验流程 过失误差: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实验仪器 实验误差分析
研碎胆矾晶体 称量坩埚质量 m0 g
取适量研碎的胆 矾固体于坩埚中
称量坩埚与胆 矾固体总质量 m1 g
灼烧 冷却
⑥ 称坩埚加固体的 质量为7.943g
⑦
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 微热
⑧ 过滤 ⑨
蒸馏水多次洗涤
滤液弃去 滤渣
⑩ 烘干、称量得 1.040g
(1)该实验小组在进行实验之前,应查找一个温度值,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加热 硝酸铜分解 的温度。 温度不能超过此温度。你认为他们要查的温度应该是 _____________ 与第④步相差 (2)第⑥步称量之后,不需要再加热、冷却、称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0.001g,已经恒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Cu(NO3)2水解,溶解可能分解生成的CuO , (3)第⑦步加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 (填仪器名称)中,并将坩埚 但在步骤⑦之前应将坩埚内的残渣转移到 _______ 硫酸 洗净,洗涤液的处理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一并倒入烧杯中 。 用________
m(CuSO4) m(H2O) x值
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现有一种碳 酸钠晶体(Na2CO3· nH2O),为测定其组成,某同学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样品 (温度逐渐升高),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坩埚质量为33.6g;坩埚+晶体样品质量为62.2g 实验次序 1 2 3 4 温度 T1 T2 T3 T4 冷却后坩埚+晶体样品的质量 56.8 g 49.6 g 44.2 g 44.2 g
下面是某学生实验的一次数据,请完成计算,填入下面的 表中。
坩埚质量 m0 11.712g
坩埚与晶体 总质量 m1 22.750g
加热后坩埚与 固体总质量 m2 18.622g
测得晶体中结 晶水个数 5.31
相对误差
6.2%
为什么测定结果有误差呢?
m1 m 2 160 x m 2 m 0 18
某实验小组,在学习和探究了“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后,进行了 大胆尝试,设计并进行了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的硝酸铜晶体中结 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杂质受热不分解)。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 ② ④ ③ 称空坩埚的质 称坩埚加样品的 灼烧 称坩埚加固体的 量为5.023g 质量为8.483g 质量为7.943g 冷却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