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安全教育主题ppt课件

法制安全教育主题ppt课件


严重不良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
人财物; (三)多次偷窃; (四)吸毒、注射毒品; (五)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六)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有危害公共安
全的行为。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 良行为。
接 触 毒 品
打 架 斗 殴
携 带 刀 具
沉 迷 网 络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远离不良行为
改变
什么是不良行为?
从法律的高度重新认 识不良行为。
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 矫正,就会养成恶习,大量事 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
违法犯罪的开始。
1、什么是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 德)、违纪(校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 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 的行为。
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 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5.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6.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 于发表见解。
7.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考试不作弊。
8.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 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三)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 异服,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 度的行为都属于轻度不良行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 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 鞋。
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3、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 4、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
一失足成千古恨:
《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我两个孩子,现在我走了,孝敬 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你。我 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一句话:千万要学好,决不可做 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可做。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里, 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追根寻源,就是 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 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 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 地就想占大一点的便宜,在后来就想占更大的便宜。见了好的 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控制不住自 己。有时也很害怕,心里说别干了,别干了,可手伸出去了。 偷得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为此, 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管教干部 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讲道理,也尽了心。好多像我这 样的人都改好了,重新做人了,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但心里 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得狠了,终有今日的结局。
(二)故意损坏财物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 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 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 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 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 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 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 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 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 、懂法、依 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 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1. 有关青少年的法 律法规的名称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未成年人 不能做的事情
(一)抢劫抢夺
校园抢劫特点: 1、作案时间一般为夜深人静之时,师生休
息,校园内的行人稀少。 2、大多抢劫案件发生于校内比较偏僻、阴
暗、人少的地带,一般为树林中、小山上、 校园的偏僻处或无灯的人行道、正在兴建 的建筑物内。
法律知识链接
《刑法》第二 百六十三 条规定,以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 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告、严重警告、记过。
中度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五)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六)观看收听不良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七)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
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八)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九)吸烟、酗酒。
触目惊心:
据统计,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 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 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 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外,青少年 犯罪的自身因素也很重要。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 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 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 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 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 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 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 利。
9.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Fra bibliotek、墙壁、课桌、布 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
10.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 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11.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
12.遵守学校其它各项规章制度.(食物、手机,课 间操…)
(1)书面检查 , (2)全校通报 , (3)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 违规行为非常严重时的惩戒方式。处分包括:警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又划 为两类 :
一类是不良行为;
另一类是严重不良行为。
轻度不良行为:
(一)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 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 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
劫 五是观看、收听、淫秽音像制品——易诱
发犯罪
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