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初识议论文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区别:
记叙文的重心——写清楚人、事,以情感人。
(叙)
议论文的重心——发表你的观点看法,以理服人。
(议)
看下面两段文字:
小仙女失去双眼,一步也不能挪动了。
原来那串珍珠是她腾云驾雾的宝物,失掉它,就更无法回到天庭去了。
她只得站在那里,让风吹雨淋太阳晒,慢慢地停止了呼吸,又慢慢地僵化,最后变成了一座石峰。
但是她仍然保留着一个优美善良的少女模样:面朝东方,整天祈祷,迎接太阳和月亮轮番出来,好让它们照亮大地。
(选自满族民间故事《日月峰》)这段文字记叙了小仙女的死,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选自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第二段文字议论张思德“死的意义”,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
就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例如:
“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
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
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
①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②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
③论据要新颖。
新颖方能吸引人。
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④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小练习:找一找论点、论据、论证
不懂得变通,往往是失败的根源。
三国时期的马谡,虽饱读兵书,然而第一次上战场就失掉了街亭。
试想,如果他能不拘泥于兵书,根据实际情况去排兵布阵,又哪里会落得个“挥泪斩马谡”的结局呢?
在我国,违法成本过低,是人们乘坐地铁逃票的主要原因。
在德国,乘地铁的人往往很少去逃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我们高很多,而是在德国,逃票一旦被抓,往往会受到很严重的失信惩罚。
而在我国,逃票被抓往往补票了之,不会受到更多惩罚,自然就会有人堂而皇之的逃票。
事例在议论文中是最有说服力的
中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引用(引言)论证、事例(名人、时代人物)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以及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议论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
清人崔学古在《学海津梁》一书中讲过:“作文须先闭目静坐,理会题旨。
”这“理会题旨”就是讲的写作要“符合题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题”。
审题就是认真审读、揣摩命题者提供的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写作提示和要求以及标题等。
如何拟题:
文章的“标题”,又称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标记,与文章的主题、立意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标题”有“文眼”的说法,也可以说,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体、立意、问题、话题、内容之“眼”。
文章标题的拟制就是对文章主题信息、文章内容的微缩。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恰当,可以收到“妙笔点睛”“慧眼传神”的效果,它对于确保整篇文章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场作文,一般来说,要求,题目就是论点。
拟题要点:
1.准确鲜明。
标题应紧扣材料与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给材料的作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
标题的准确与否,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2.新颖生动。
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
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
例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把脚印留在泥泞上》、《拨开天空的乌云》、《穿过泥泞走向成功》、《来自天堂的问候》等等。
这样的标题把握住了题意,简洁醒目,震人心魄,信息含量多。
3.简洁凝练。
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可引用蕴含哲理性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泥泞·脚印》、《相见时难别亦难》、《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不经风雨那见彩虹》、《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我心中,你最重》、《张开双臂,选择博爱》、《这是我的选择》等。
4.含蓄隽永。
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例如:《走过人生的泥泞路》、《不见风雨,那见彩虹》、《月下西厢》、《明月高高挂在天上》、《我寄愁心与明月》、《山的那一边》、《这个冬天我真的好冷》等等。
这些题目,富有内涵,给人想象,耐人寻味,余味无穷。
5.紧扣文体。
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写记叙文,拟成议论文的题目,那么就文不对题。
例如:
议论文型:《成功在于磨难》、《诚信,让世界充满阳光》、《选择永恒》、《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遭遇挫折,超越痛苦》、《谈骨气》等等。
这些题目就不宜写成其它文体。
记叙文型:《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哥,你是捡来的吗》、《继承人的选择》、《有关相信自己与听取意见的故事三则》等等。
这些题目就不宜写成其它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