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可以每人一份)

1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可以每人一份)

班会过程
阶段
内容
呈现形式
设计意图
1.课前阶段

自我认知
请参与学院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并准备在班会上分享,可以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分享。
1.什么是师爱(师爱的本质)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2.请和大家分享一个您最喜欢的师爱名言。
3.师爱有哪些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4.请讲一个自己或别人的师爱故事。最好在1-2分钟内讲完。
班会主题
新时代的“师爱”
班会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师爱
2.深刻理解新时代的师爱内涵,建立新的师爱观。
情感目标
1.认同师爱并产生师爱的情感
2.愿意为学生奉献新时代的师爱
行为目标
1.自觉践行新的师爱观
2.在师爱奉献中培育学生,在师爱奉献中享受幸福
班级目标
1.在新的师爱观方面达成共识
2.让新的师爱观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师爱达成共识,并自觉践行师爱
3.提出要求,学年后评选各种“师爱”标兵,也可以自主申报单项师爱标兵。
在教师引领下达成个人或班级目标
培养学生意志力并使认同目标在课下能够有效落实。
3.课后阶段

自主行动
1.经常分享师爱故事
2.定期交流师爱经验
3.自觉奉献师爱,培育学生人格
具体措施和机制
落实行为目标,培养良好行为,促进知行合一。
六组:“专业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生活共同体”
七组:“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八组:“学员即资源”·“展示即学习”·“对话即教学”
7
部委文化
1.学习文化:
2.行为文化:
3.生活文化:
4.活动文化:
8
班级文化
1.物质文化:各小组按照左侧1-3组、右侧4-6组,呈八字型排列编排好座位。
自主学习
学生自我教育过程
2.课中阶段
②同伴分享
1.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对每一个问题确定一个最佳选择,用于班内同伴分享。
2.教师对分享过程进行统筹,并进行对话和价值引领
3.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考核评价,为积极分享提供动力
小组合作同伴分享
分享观点,同伴教育,价值引领,达成共识。
③自定目标
1.教师带领学员进行总结
2
确定组名
组名就是区县或学校名称,比如“廊坊文安组”、“承德滦平组”、“成都组”、“北京昌平组”……,会务组将这些组确定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3
成员编号
每个组带队给成员一个编号分别是1、2、3、4、5、6号,并准备带有数字1-6的即时贴,用于贴在组员身上。
4
确定角色
每个小组中确定一个行政组长(1号),一个评价组长(2号),一个学习组长(3号),一个生活组长(4号),一个行为组长(5号),一个活动组长(6号)。
2.制度文化: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
3.精神文化: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
4.行为文化: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
第二部分:“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设计(实施)方案
班会背景
1.在山东北镇中学,我们组织高一学生召开了以“善良”为主题的“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
2.为了进一步体验“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我们这次组织部分教师,利用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模拟召开以“师爱”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5
产生部委
6个临时小组构成一个“临时班级”,班级学生共36人。班级设置部长6名,一组的行政组长任班级“行政部长”,二组的评价组长任“评价部长”,三组的学习组长任“学习部长”,四组的生活组长任“学习部长”,五组的行为组长任“行为部长”,六组的活动组长任“活动部长”。朱洪秋任临时班长,负责统筹管理班级,努力推进班级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
班会反思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拟体验设计方案
为了体验“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本次活动由教师参与主题班会过程。由于班会是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所以,召开班会之前先建设班级部委、班级小组、班级文化,既能体现班级建设过程,又能为主题班会预热。
第一部分:班级部委、班级小组、班级文化
步骤
工作内容
工作局或学校),每个教育局或者学校自主选派6名教师或领导参加,名单提前报会务组。
6
确定组呼
每组一个小组口号(组呼),为了使组呼与新德育文化契合,新德育项目组将1-6组的组呼提前规定好。
一组:“新德育”·“新班级”·“新公民”
二组:“新教师”·“新培训”·“新评价”
三组:“新工具”·“新战场”·“新行动”
四组:“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全人格培养”
五组:“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