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文字符正斜体参考规范

外文字符正斜体参考规范

外文字母正斜体参考规范
论文中字母、数字等要区分大小写及正斜体。

1、外文斜体
外文斜体主要使用在下列场合:
①变量符号、物理量符号及函数。

如变量x、变量y;电压U、加速度a;函数f(x)等。

②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体和图形的字母。

如点a,点b;直线AB、面积S等。

③矢量、矩阵用黑体斜体。

如力F,磁感应度B等。

2、外文正体
外文正体主要使用在下列场合:
①计量单位和SI词头符号。

前者如m(米)、s(秒)、A(安);后者如k(千)、M(兆)、μ(微);合并物理量如mV(毫伏)、kΩ(千欧)、MW(兆瓦)、ms(毫秒)等。

②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缩写号,如微分号d、连加号∑、增量符号Δ;极限lim、行列式det、极大值max等。

③特殊常数符号: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电工、电子中常用j)。

④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和变动性数字符号角标。

如势能Ep、宏观总截面∑tot、转置矩阵AT等。

⑤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

如AIM-65微机、NPN三极管等。

⑥化学元素符号。

如N(氮)、Ag(银)、U(铀)等。

⑦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一般为正体。

如CCTV等。

3、上下标
上下标主要按照如下格式进行:
外文上下标正斜体按照上述规范进行。

如A u、u IN等。

数字上下标为正体。

如U2、m3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