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1.更广谱、更高效 对G+、G-菌、需氧菌、厌氧菌、多重耐药菌均有
强大作用。(对嗜麦芽假单孢菌天然耐药) 2. 对产ESBLs和Ampc酶细菌有效 3. 对假单孢菌有效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1.本品对粪肠球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青霉素菌株、多数黄 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和部分伯克霍尔德菌耐药。 2.本品是β-内酰胺酶的强诱导剂,对最近接受过亚胺培南治疗, 需降阶梯选药的住院病人应选用耐酶的抗菌药物。 3.由于治疗中可迅速发生对亚胺培南耐药,不单独用于铜绿假 单胞菌感染。合用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属和部分铜绿假单胞 菌具有协同作用。 4.本品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竞争与受体结合,提高中 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易导致癫痫发作,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 患、肾功能减退(Ccr<20ml/min)或剂量过大患者,癫痫发生 率达1.5%。
2.在不久前完成的一项7个城市l2家医院参加的全国性成人CAP致病 原调查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也达到了20.7% ,已经超过 了肺炎链球菌,成为成人CAP的首要致病原。
3.支原体在1898年被发现,是一种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 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β-内酰胺类缺乏作用靶点,大环 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是常用药物。
由于阿奇霉素半衰期长,且具有典型的抗生素后效应,在 停药的72小时内仍然能够保持最小有效抑菌浓度。阿奇 霉素静脉输液给药发生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 药,非病情需要或病情稳定时,建议序贯疗法使用口服制 剂。
10-13h;阿齐霉素:41h)。 组织浓度比血浓度高,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 胃肠道不良反应低。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1. 亚洲地区CAP中非典型致病原流行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地 区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12.2% ,而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地 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却分别高达26.7%和22.3%。
头孢吡肟(对假单孢菌有效)
头孢菌素抗菌特征比较
头孢菌素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阳性菌 +++ ++ + ++
阴性菌 -/+ + +++ +++
标准接种物(105)和大接种物(107)时抗菌药 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ug/ml)
菌株
酶
PAB-C10 TEM-10
PAB-CS7 SHV-7 PAB-C43 TEM-43
4
>128
8 >128
1
32
4 >128
8 >128
4 >128
16
>1024 4 >128
256 >1024
256 1024 64 1024 32 512 16 32
32 128
32
256
2
2
2
64
2
4
2
8
4
256
2
4
2
4
常见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 应
1.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3.双硫仑反应
但上述仅仅是在实验室或体外细菌培养 方面的研究进展,而不是生物被膜在临 床实践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
临床药师对1例静滴阿奇霉素致肝功能异常药学监护思考 —中国保健营养
肝脏是药品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在药品代谢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奇霉素主要经肝胆系统代谢,血药半 衰期可长达35-48小时,有关研究证实阿奇霉素在肝脏 中的浓度可超过血浆浓度25-200倍,用药时间过长易导 致药物在肝脏中的蓄积,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肝功能 受损。
MIC值2mg/L
0.5g, q6h, 静脉点滴60分钟
1.0g, q8h, 静脉点滴60分钟 1.0g, q6h, 静脉点滴60分钟 1.0g, q8h, 静脉点滴2小时 2.0g, q8h, 静脉点滴3小时
} }
4mg/L
8mg/L 16mg/L
美罗培南
延长维持时间,增加%T>MIC,对美 罗培南的MIC为8μg/mL及16μg/mL的中介 和耐药株也能够治疗。
口服头孢菌素
特点:主要用于轻中度感染和重症感染的序贯治 疗。 临床常用的有:
一代: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原药型) 二代: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原药型)
头孢呋辛酯、头孢替安酯、头孢孟多酯(酯化型) 三代: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布烯(氨噻烯型)
头孢泊肟酯、头孢托仑酯、头孢特仑酯(强)、 头孢他美酯(弱)
星等。
氨基糖甙类
杀菌效应有剂量依赖性;毒性作用有时间依赖性; 较长时间的抗菌药物后效应;具有首次暴露效应 每日一次剂量理论基础
抗菌谱:需氧G-菌,肠球菌,无抗厌氧菌作用 可损伤胎儿第八对脑神经,妊娠期不应使用 可使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神经病变加重——需
要机械通气
口服不吸收,主要为肌注或静滴,不宜静 推。
PAB-C12 TEM-12 PAB-C14 SHV-2
PABC4 PAB-C3
TEM-4 TEM-3
头孢曲松
在细菌不同接种物情况下的药物MIC值(ug/ml)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05 107
105
107
105 107
105
107
4
64
64 >1024
1
32
0.25 8
32 512 32 >1024
头霉素类
1.抗菌活性类似二、三代头孢菌素 2.厌氧菌 3.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产ESBLs菌有效。 4.对假单孢菌无效
结论:适用于腹部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的G-需氧菌与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可替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氨基糖苷类联 合甲硝唑的给药方案。也可作为ESBLs菌感染的选用药物。
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1. C1位导入甲基增加对肾肽酶稳定性,C2位代 以碱性弱的二甲基氨基吡洛烷侧链,增强对G需氧菌的活性,并减轻了肾毒性和中枢神经系 统毒性。对铜绿,美罗培南的抗菌效力是亚胺 培南的2-4倍,,且对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 胞菌有效。诱导β-内酰胺酶作用弱。
2. 抗G+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抗G-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1g q8h— 0.5、1、2或3h(2000例)
水平目标%(TA%)
有效率(%) 点滴时间(小时)
甲氧西林敏感的
0.5 1.0 2.0 3.0
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96.2 96.8 97.8 98.4
肺炎克雷白氏杆菌
98.3 98.8 99.4 99.6
阴沟肠杆菌
98.2 98.7 99.5 99.7
头孢菌素分类和代表药物
第一代
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国)
第二代
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
第三代
氨噻肟类(能进入炎症脑脊
液)
翁基(抗假单孢菌属类) 酰基(抗假单孢菌属类)
短效: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甲肟 长效:头孢曲松、头孢地秦(免疫调节作用)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第四代
N 1 R3
Oxacephems
Monobactam
头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青霉素分类和代表药物
类别 1.窄谱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4.抗假单孢菌青霉素 5.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
+酶抑制剂 6、广谱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药品名称
青霉素G钾(钠)盐、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青霉素Ⅴ、 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阿莫西林/氟氯西林、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
美罗培南的中枢神经毒性比亚胺培南低的多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特点: 1.对G-需氧菌,包括假单孢菌有效 2.对G+需氧菌、厌氧菌无活性 3.免疫性较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低,除头孢
他啶外,与其他头孢菌素不发生交叉过 敏。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比较
酶抑制剂 抑酶谱
抑酶强 度
入CSF
稳定性
诱导酶的产 生
他唑巴坦
+++
++++
√
++++
+
克拉维酸
++
+++
舒巴坦
+++
++
×
++
√
+++
++++ ++
氨基糖苷类
药物来源分类可分为: (1)链霉菌属的培养滤液中提取者:如链
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 (2)小单孢菌属的培养滤液中提取者:如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等。 (3)半合成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奈替米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临床药学部 朱孝芹
2013-10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心脏病、糖尿病常 年用药)。
耐药发展快,寿命短。 抗菌药主要来源于细菌代谢产物,能产生
代谢产物的抗生素是有限的。 杀灭细菌要找到靶位,靶位已被占得差不
多。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各论(各类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主要代表药物) 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及应对耐药的抗生素选择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法
一、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按化学结构分类
(Ⅰ)抗生素
(Ⅱ)化学合成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