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编心血管系统的发生资料PPT课件
新编心血管系统的发生资料PPT课件
心管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管 围心腔
4. 胚体头端向腹侧卷曲----(头褶出现)
心管、围心腔 从口咽膜头侧转向腹侧
心管从围心腔腹侧
围心腔背侧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背系膜 心管 围心腔
5. 心管融合成 1 条,陷入围心腔内---(侧褶出现) 6. 心管背侧间充质形成心背系膜,将心管连在围心腔
外侧壁
第1房间孔尚未封闭
第1房间隔上部出现
多个小穿孔
融合成大孔 ------第2房间孔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心房顶壁第1房间隔右 侧又出现新月形隔-----第2房间隔
第1房间孔闭合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2房间隔延伸逐渐覆盖
第2房间孔
第2房间隔与心内膜垫
之间留有一卵圆形孔, ---卵圆孔
总主V,开口于心管尾端 静脉窦的左、右角
1对卵黄V
1对脐V
二、***心脏的发生
生心区
口咽膜
生心区——口咽膜前方的中胚层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围心腔
生心板
口咽膜
1. 第18-19天,生心区出现空腔-围心腔 2. 其腹侧中胚层出现1对细胞索----生心板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围心腔
心管
3. 心板中央变空
第18~20天
胚体内部间充质
内皮管网
——胚体内 胚体外
第3W末
体蒂处接通
增粗/萎缩
原始心血管系统
2.形成时间
• 第3周末,原始心血管系统形成,血液循环开始 • 第4周末,可分清动脉、静脉
3.组 成
心管
原始心脏
20天
• 心管:1对 • 动脉 • 静脉
4周初
并成1条
(第4周初)
4周末
原始心脏
背主A
概述
• 心血管系统由中胚层而来 • 发生于第3周初 • 第3周末胚胎具有血循环,
是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1.形成过程
第15天,卵黄囊壁 胚外中胚层
血岛
中央C
周边C
造血干C
内皮C
体蒂
卵黄囊
绒毛膜
血C
内皮管
(原始血管) 血 岛
内皮管
(原始血管)
出芽
内皮管网
(体蒂、绒毛膜)
——胚体外
------ 动脉干嵴(上段) 球嵴(下段)
主动脉 肺动脉
❖ 中线融合------主动脉肺动脉隔
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形成 不完全缠绕
主动脉 肺动脉隔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隆起
半月瓣
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处内膜组织形成三个薄片状 隆起 ------半月瓣
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脐静脉
下肢、盆腹腔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球与动脉干相连
动脉干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球与心室生长速度快 扭曲“U”型 球室袢
动脉干 球室袢 静脉窦
心脏外形演变扫描电镜像 (V心室 A心房 S静脉窦 ↑横膈)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球室袢进一步 扭曲“S”型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原始右心室 原始左心室
心室头端 心房背面
二房二室
心脏初具成体心脏外形
弓动脉 动脉干 心房
心室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1. 房室管的分隔
房室间形成狭窄通道 ------房室管
❖腹侧和背侧心内膜组 织增生隆起 ------心内膜垫
腹心内膜垫 背心内膜垫
心房 心内膜垫 心室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腹、背心内膜垫融合
房室管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心内膜垫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 房室瓣
左 二尖瓣 右 三尖瓣
心内膜垫 二尖瓣 三尖瓣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房顶部背侧壁中央
出现半月形隔------第 1房间隔
❖第1房间隔与心内膜垫
之间------第1房间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原始右心房 右心耳
肺静脉及左右属支 永久左心房光滑部
原始左心房 左心耳
前主静脉
静脉窦右角
卵黄静脉 后主静脉
脐静脉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4. 原始心室的分隔
心室底壁出现肌性嵴 ------室间隔肌部
第4周
心内膜垫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肌部
❖肌部继续向上生长 与心内膜垫间形成孔
------室间孔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医学院校
教学目的
1. 了解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2. 掌握心脏的发生及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畸形。 3. 熟悉胎儿的血液循环途径和出生后变化。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二.***心脏的发生
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脏内部的分隔 三.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四. *常见畸形
节间A
弓A 背主A 卵黄A 脐A
20天
• 心管 • 动脉: • 静脉
4周初
4周末
腹主A
1对背主A 并成1条,许多分支
数对卵黄A
1对脐A
数对节间A
6对弓A(连接背主动脉与心管头端膨大的动脉囊)
——鳃弓内
前主V 后主V
前主V 卵黄V 总主V 卵黄V 脐V
20天
• 心管
4周初
静脉窦 4周末
• 动脉: 1对前主V(上半身) • 静脉 1对后主V(下半身)
心内膜垫 室间孔 室间隔肌部
第5周末
心球内左右球嵴融合向 下延伸,与室间隔肌部 融合+心内膜垫
---室间隔膜部 膜部与肌部融合,形成
完整的室间隔,室间孔 关闭。 左、右心室完全分隔
心内膜垫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肌部
第7周末
室间隔膜部的形成
5. 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动脉干
第5周
动脉干嵴
心球
球嵴
动脉干和心球内膜组织增生成1对螺旋状嵴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包横窦
心管 围心腔
7. 心背系膜中部退化 心包横窦 8.心管周围间充质增厚 内皮下层、心肌膜、心外 膜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头端 动脉 心管尾端 静脉 两端固定于心包上
动脉端 心管
静脉端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出现四膨大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左右两角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球心室 心房静脉窦
覆盖卵圆孔的第1房间
隔部分---卵圆孔瓣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
出 生
肺循环无功能 右房压力 >左房
前 血液经右房 左房
左房 右房
出 左房压力 >右房 生 二隔愈合,卵圆孔关闭 后 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3. 静脉窦的演变
右角变大 左角变小
右角
永久右心房 光滑部
静脉导管
肝
下腔静脉
肝血窦
(头颈、上肢)
上腔静脉
动脉导管
右心房
肺动脉
胎盘
卵圆孔
下腔静脉
左心房 静脉导管
下肢、盆腹腔
降主动脉
脐动脉 降主动脉 左心室 脐静脉
动脉导管 肺动脉
主动脉弓
(头颈、上肢)
右心室
脐动脉 下肢、盆腹腔
右心房 上腔静脉
出生前
*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胎盘血循环停止 肺呼吸开始
脐V闭锁肝圆韧带 ❖ 脐A闭锁脐侧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