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值观员工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讲义

价值观员工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讲义

①理性价值观 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用理性和批判的 方法寻求真理;
②经济性价值观 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经济实惠 和物质财富;
③政治性价值观 重视权力、地位和影响力; ④社会性价值观 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增进社会福利,
热爱他人,服务于他人; ⑤审美性价值观 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⑥宗教性价值观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对群体和社会 标准的信念
对标准的 认知
所认识的情形或 内部的约束
意向
行为
二、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1.态度形成的过程 2.态度的一致性 3.态度的转变
1.态度形成的过程
凯尔曼(H.C.Kelman)把态度形成的过程概括 为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刺激模仿 服从同化Fra bibliotek内化 形成态度
中断
中断 中断
2.态度的一致性
三 价值观(value)
1.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2.价值观分类 3.价值观和组织的有效性
1. 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 终极状态,比与此相反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 极状态,更喜欢的一种持久信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某种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 强度属性:表明某种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 态重要程度。
行为方式价值观
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 心胸开阔(开放) 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欢乐(轻松愉快) 清洁(卫生、整洁) 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宽容(谅解他人) 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 正直(真挚、诚实) 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 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智慧(有知识的、善思考的) 符合逻辑(理性的) 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 负责(可靠的) 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 越多,它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调 程度就越高
解决不协调关系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①改变其中一项认知元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②增加新的认知元系,为自己寻找合理的辩护。
③强调某一种认识元素的重要性。
3.态度的转变
活动参与法 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度(角 色扮演) 群体影响法 群体规范与态度的转变(不受欢迎 的食品) 信息沟通法 宣传与态度转变
(1)态度的一致性 人们总是寻求态度之间的一致性以及态度和
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当出现不一致时,个体会 采取措施以回到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平衡状态,
第一,改变行为 第二,改变态度 第三,寻找一种合理的理由
(2)列昂·费斯延格(L.Festinger)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或认 知结构,认知结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 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元素。 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不 协调和不相关。 例如:认知元素A—抽烟可能致癌;
态度和行为attitudes
价值观、员工满意度 和组织承诺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 和行为倾向
一 态度结构和性质 二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三 价值观(value) 四 工作满意度 五 组织承诺
一 态度结构和性质
1.态度的结构 2.态度的性质 3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的结构
态度是个体对具体的人、群体、思想、 问题或对象的相对持久的感觉、信 念和和行为倾向(Myers,1993)
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意向成分
2.态度的性质
态度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 态度的指向性 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
心理学家罗森伯格 (Rosenberg)
态度的内在结构的特征


外界刺激的独立变量:
个人情况
社会问题
社会群体
态度对象




态度是中介因素有三个成分:
价值体系(Value System):当我们根据强度即根 据重要程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形成 了一个人的价值体系 。
2.价值观分类
(1)奥尔波特(Allport)和助手的分类 (2)格雷夫斯的观点 (3)罗克奇的分类
(1)奥尔波特(Allport)和助手的分类
奥尔波特及其助手对价值观的分类是该领域 最早的,他们把价值观划分为六种类型:
(2)格雷夫斯的观点
格雷夫斯对组织中的各式人物作了大量调查, 概括出七个等级的价值观
第一级:反应型 第二级:部落型 第三级:自我中心型 第四级:坚持己见型 第五级:玩弄权术型 第六级:社交中心型 第七级:存在主义型
(3)罗克奇的分类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富裕的生活) 令人兴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成就感(持久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 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平均等) 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自由(独立、自主选择) 幸福(满足) 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快乐(救世的、永恒的生活) 自尊(自我尊重)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反应变量:
认知
神经及内分泌腺的反应。

情感
→情感的言语反应。
意向
认知反应以及观点的言语反应。
外显反应包括行为的言语反应。
3 .态度和行为
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态度影响忍耐力 态度影响相容性 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行为意向模式(Ajzen,&Fishbein)
对行为—结果 关系的信念
对行为的 认知
诗歌评论(阿伦森)吸烟有害(利文萨尔)
迪斯尼的核心价值观
不容有犬儒主义式的嘲笑态度 狂热地注意一贯性与细节 以创造力、梦想与想象力不断追求进步 狂热地控制与保存迪斯尼的“魔力”形象 “带给千百万人快乐”
保存核心价值观—教派般的文化
灌输信仰 严密契合 精英主义
严格的雇佣面试 迪斯尼大学的新人训练 迪斯尼语言 同事搭配 行为规范 内部刊物(加料调味) 内部运作秘而不宣
认知元素B—我不喜欢抽烟; 认知元素C—我喜欢抽烟;
认知元素D—我喜欢运动。
A、B、C、D四个认知元素中,A与B是协调关 系;A与C则是不协调关系;A与D不相关。
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 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 强。
认知不协调的强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相对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