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


2 NP118-X8 29.4 37.9 3.3 0.9 1.1 8.99 19.29 17.06 0.47 27.7 16.8 0
3 NP1-3X36 28.67 32.75 3.5 0.55 0.5 7.06 7.16 1.18 0.98 14.63 17.81 0
4 NP1-4X584 44 50 2.8 0.6 0.2 6.8 28.82 27.38 0.24 42.52 19.94 -4.98
.
15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功率三角形
无功 功率
有功 功率
视在
φ
功率
P有功=P视在× cosφ
.
16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6月11日,油田节能监测中心对南堡作业区抽油机系统进行 节能监测,表5为监测记录的原始数据。根据抽油机系统节 能测试考核评价标准,南堡作业区抽油机的系统效率要高于 或等于19.05% 。根据测试的原始数据得出抽油机的系统效 率如表6: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井系统效率达不到标准。
14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表5 抽油机系统监测原始记录表
序号
井号
上行 电流
下行 电流
冲次
油压
套压
有功 功率
视在 功率
无功 功率
功率 因素
平均 电流
最大 功率
最小 功率
1 NP118X1 37.6 49.8 5.4 0.62 0.6 16.65 22.81 15.58 0.73 33.42 29.8 3.4
1.65
20.14
8.19
53 380
.
9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2.泵径、泵挂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上提泵挂,增大泵径,系统效率逐渐得到提高。电流呈降低
趋势,节省了耗电量。
.
10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冲程、冲次、泵径、泵挂的合理匹配是油井高效生产的基础, 各参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都是离散变量,组合形 式很 多。 在保证油井产液量不变的情况下,要统筹考虑,系统优化, 才能确保抽油机井在最合理参数下最经济运行。
5 NPC1-19 15 18 3.3 0.62 1.8 6.55 6.45 0 1 8.76 12.9 0
6 NP1-4X34 48.2 27 3.8 0.6 1.34 6.18 6.21 0.66 0.99 14.45 23.19 0
7 NP1-4X201 45.2 44.3 1.5 0.55 0.6 7.38 25.18 23.92 0.29 42.52 12.89 0.5
.开井时间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2.平衡率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
12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管理工作
1.开井时间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表3 NP1-24井间开前后对比
开井时间 冲程 冲次 产液量 电流
24
5.1
4
1.5
47.5
8
5.1
4
1.5
47.5
油井间开缩短了开 井时间,节约了电 能,从而提高了系 统效率。
有效 扬程
有效 输入 系统 功率 功率 效率
2074.99 1.46 8.55 17.13
电流 44.75
559.6 559.64 0.48 7.43 6.52
47
1648.27 1648.27 4.37 21.00 20.81 43.7
0
-0.09 0.00 24.57 0.00 37.6
230 229.98 1.99 10.32 19.32 33.65
.
17
作业区抽油机系统效率现状
各井系统效率
序 号
井号
1 NP1-4X201
2 NP1-4X584
3 NP118-1
4 NP1-4X34
5 NP118-X8
6 NP1-3X36 7 NPC1-19
日产 液量 6.7 8.2 24.6 30.7 77.6 36.8 18.7
表6 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液面 2075
424.5 112
424.51 1.50 19.87 7.53 111.88 0.24 10.86 2.18
38.6 18
.
7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冲程、冲次是决定抽油泵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系统效率 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保证排量的情况下,冲程减少、冲次增 大后,抽油机振动载荷、摩擦载荷相对增大,单位时间内做 的功以及输入功率增大,导致系统效率下降。
.
8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2.泵径、泵挂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表2 NP1-4X584换泵前后对比表
序 号
井号
泵径
泵挂
有效 扬程
有效 功率
输入 功率
系统 效率
电流 电压
1 NP1-4X584 44 2059.21 661.27
1.59
22.42
7.09
59 380
2 NP1-4X584 56 1625.71 722.99
1.62
21.28
7.60
56 380
3 NP1-4X584 70 1302.8 869.50
1.机械采油井的系统效率 :
p有 p入
1
0
0 %
2.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3.输入功率
QHg
P有 86400
P入=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1000
4.有效扬程
HHd
(p0
p1)100
g
0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系统效率 低的原因
设备 设计 管理
设备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1、电机 2、皮带及减速箱 3、四连杆 4、光杆 5、盘根 6、抽油杆 7、抽油泵 8、井下管柱
.
5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1.冲程、冲次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2.泵径、泵挂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
6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1.冲程、冲次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表1 NP1-3X36井调参前后对比
冲程 冲次 理论排量 产液量 电流
调参前 4.2 3.4 52.75032
37.5
22
调参后 5 3.1
57.257
.
13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2. 平衡率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表4 NP1-4X584调平衡前后对比
日产 液
日产 油
平衡 率
电流
系统效率
调平衡 前
23.1
7.2 130.1 71.10
3.61
调平衡 后
31.9
16.9 101.1 55.30
5.17
.
通过平衡调 整,日产液 量、日产油 量得到提高, 电机电流明 显降低,系 统效率有较 大的提高。
抽油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 系统效率途径
抽油井系统效率组成
机械采油井的输入功率 拖动机械采油设备的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
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在有效扬程下,以一定的排量将井内液体输送到地面所需 要的功率为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机械采油井的系统效率 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
2
抽油井系统效率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