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跟骨正常解剖:足部最大骨
四个关节面:前关节面、中关节面、后关节面、跟骰关节面
跟骨两个角度:Bohler′s角(以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为顶点,分别连接骰骨关节面前上缘中点和跟骨结节后上缘中点连线的交角);Gissane′s角(跟骨沟分别连接跟骨前突和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连线的交角)
跟骨内侧观
跟骨外侧观
跟骨骨折的不良后果:
1.长度缩短
2.高度降低:创伤性平足
3.宽度增大:穿鞋困难,腓骨长短肌腱卡压
4.距下关节不平整:距下关节炎
5.跟骨轴侧向成角
6.跟骨结节关节角(贝氏角)变小
7.Gissane角变大或变小
外踝下降造成跟腓撞击综合征,小腿三头肌肌力减弱,足踝关节运动力线不正常,肢体不等长严重者影响下肢和脊柱的功能
跟骨骨折分型:
Essex-Lopresti根据骨折线是否波及距下关节分两类1.未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结节骨折和跟骰关节骨折 2.波及距下关节的舌型骨折和压缩骨折
跟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满足以下几点:
1、准确复位,涉及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
2、恢复跟骨整体外形和长、宽、高等几何参数
3、恢复距下关节面平整和三个关节面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
4、恢复Gissane角、Bohler角和后足的负重轴线
各类型跟骨骨折治疗共同的目标:
⑴复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外形;
⑵恢复跟骨的高度(Böhler角);
⑶恢复跟骨的宽度;
⑷腓骨肌腱走行的腓骨下间隙减压;
⑸复跟骨结节的内翻对线;
⑹如果跟骰关节也发生骨折,将其复位。

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
疼痛(40分)
功能(50分)
活动受限及支撑情况(10分)
最大行走距离(5分)
行走路面(5分)
步姿异常(8分)
矢状面运动(跖屈及背屈)(8分)
后足运动(内旋及外旋)(6分)
踝及后足稳定性(前后向及内外翻)(8分)对线(10分)
很好90-100,好80-89,一般70-79,差<=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