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关于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国共合作的有关内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通过对三个的问题思考来回顾一下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

为什么要合作?(必要性)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遭受挫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此后,孙中山为了反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统治,先后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革命,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孙中山痛定思痛,认识到南北双方军阀实则一丘之貉,革命要继续,就需要借助外力对国民党进行整顿和改造。

共产党方面:前进道路上也遇到巨大阻力。

中共“二大”以后,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二七惨案就是其中一例(PPT“二七惨案”)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吴佩孚的武力阻挠。

总工会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遭到军阀及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共产党员林详谦、施洋被杀害。

(二七惨案图片)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为什么能合作?(可能性)
国共合作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两次会议来落实的。

巩固练习: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B
A “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面对强大的敌人
C 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 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此刻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

军阀独立政府,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以国民革命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中国劳动阶级(工人阶级)还处在极幼时代,……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因此,……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

……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三大”会议案》(1)材料二制定的方针政策与材料一中的方针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强调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家,要求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单纯地强调工人的斗争。

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而且强调要联合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更广泛的革命力量。

(2)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危害中国的主要反动势力,资产阶级不是掌握政权的反动阶级,而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

建党后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必须团结一切革命力量。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了中国国情,逐渐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3)材料二的决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后中共积极地推动国共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沉重的打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