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课程教科书
授课时间: 30 课时
授课教师:刘丹丹张丹丹张佳瑞
授课对象:巩义紫荆实验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
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目标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国土面积和邻国。
2.学会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
中心。
3.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国策,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5.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
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
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2.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4.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5.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6.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7.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课程内容
周单元及单元课程课程目标
次章节课
程内容
1- 前言1、了解学科性质
2 及学科内容,
2、初步掌握新地理学习课模式教学技巧
3、明白学习过程评价措施
3- 第一章 1. 运用地图说出
6 从世界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看中国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
特点、国土面积和邻
国。
2. 学会在我国政
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
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
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 了解我国的人
口数量和人口国策,运
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
人口增长趋势。
4. 运用人口分布
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
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5.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
风土民情,运用民族分
布图说出我国各民族
分布的特点。
7- 第二章 1. 举例说明我国11 中国的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
自然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境 2. 运用中国地形
图说出我国地
课实施策略(课型、教法和学法单元评价及检测时特点等)方法
2实践训练入学培训导学
案和高效课堂
流程
4 课多媒体白板及高效课堂的“五导学案上的知时
步三查模式”识积累、反馈测
试和单元测试
9 课多媒体白板及高效课堂导学案上的知时
的“五步三查模式”识积累、反馈测
试和单元测试
势三级阶梯的
分布和特点,掌
握阅读并运用
分层设色地形
图、地形剖面图
等各类地形图
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12第三章-1 中国的
自然资4
源
1.了解自然资源
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
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
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
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
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
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
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
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
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3 课多媒体白板及高效课堂导学案上的知
时
的“五步三查模式”识积累、反馈测
试和单元测试
15
第四章 1. 了解我国的交-1
中国的通运输网络在地区分
经济发布上的特点。
9 展 2. 学会合理地选6 课多媒体白板及高效课堂导学案上的知时
的“五步三查模式”识积累、反馈测
试和单元测试
择交通运输方式。
3. 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4. 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5.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6. 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7. 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我国工业发展的前
景。
20 复习1.分类系统复习
6多媒体白板及高效课堂导学案上的知
-2 八上地理知识。
的“五步三查模式”识积累、反馈测
2 试和单元测试
课程实施
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施手段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一部分必须通过课堂传授的形式进行教学。
2.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南部比较大的内容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
1.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 , 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各种形式 , 提高学习的兴趣。
2 .应用性知识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 .信息窗等则以自学 , 小组合作 , 结合实践进行学习。
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通过作业、访谈等途径来实现。
整理与复习
1、课后练习主要是任课教师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练习结合, 分基础部分和提
高部分。
2、部分学生地理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如地
理兴趣小组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心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课程评价(实效性评价)
(一)学生地理学习过程评价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 课堂纪律 , 课堂积极参与情况。
2.课后作业上交情况 , 作业质量及平时练习情况。
3.探究作业,小组合作的参与情况。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平时测验与期中考试情况。
2.期末考试与教师综合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