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版)


原则;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交流与合作:
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 的区别在哪里?
过去的选官制度: 重名望和门第
科 举 制: 按考试成绩选拔
科举考试录取的标准是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 生的才学和能力,能够为国家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一制度体现了公开考试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1.我国科举制创立于(
水母网:2011年6月21日,九年级毕业升 学考试结束,烟台市扬中一中考点共设28 个考场,有800余名考生参加本届毕业升学 考试。作为全市最大,人数最多的考点倍
受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考试制度: 缘于中国,始于隋朝;
新华网:2011年6月3日,山东省临沂市郯 城县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国教
科举制
完善于 废除于
对 后 世 两 大 贡 献
开凿大运河
创立科举制
隋炀帝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①扩充国 学的规模 开始分科 正式设置 考试 进士科 ②进士第 一名,称 为“状元”
创立: 殿试 武举
将诗赋作为 考试内容
清末
雏形
创立
完善
废除
我的收获
1.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
A

D.唐玄宗
C.隋文帝
8.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了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
是在于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D.得到不断完善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明确两个问题: 1.科举制是由 隋炀帝 创 立的。 2.诞生标志: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隋炀帝正式设置
进士科

隋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 炀 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帝 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录取标准: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体现 公开考试 、平等竞争 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作用?
1.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6月2日接受访谈
时透露,2011年全国大约有933万名高考生, 比去年减少约24万名,招生计划大约是670
万,录取率70%以上。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专题之一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 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
选拔标准:重门第,轻才学
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这最早可能发
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 D.武则天
2.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B

C.武则天统治时期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唐玄宗统治时期
④进士科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③创立“殿试”制度; 武则天: (提倡科举) ④创立“武举”制度; 唐玄宗: (发展诗赋) ⑤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
唐 朝 完 善 科 举 制 的 三 位 关 键 人 物
武 则 天
唐 玄 宗
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 吾彀(gou)中矣!” 有人写诗:“太宗皇帝真长 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各 国 考 试 制 度
差 不 多 都 是 学 英 国 的 . 穷
现 在 各 国 的 考 试 制 度 ,
中 国 考 试 制 度
革 命 家 孙 中 山 说 过 :
材 料 一 : 伟 大 的 民 主
科 举 制 度
的 考 试 .
选 举 制 度 , 及 春 定 期 举 行
举 制 ) , 是 中 国 所 采 用 的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3.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C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 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D

C.分封制
D.科举制
5.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
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
的 最 早 的 考 试 制 度 ( 指 科
科 全 书 中 说 : 我 们 所 知 道
材 料 二 : 英 国 大 百
还影响了世界其他 国家的考试制度;
专题之三 科举制废除于——清末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
直到 清末 才被废除; 目的是什么? 创立于 隋朝 唐朝 清末 ;巩 固 自 ;己 的 的 统 ; 治 笼 络 人 才 ,
C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2.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隋文帝 B.隋炀帝
B
)时期 D.武则天
C.唐太宗
专题之二 科举制完善于——唐朝
1.主要考试科目有:
进士

明经

科 举 制 ( 完 善 于 唐 朝 )
2.完善科举制关键人物: 唐太宗 、 武则天 、 唐玄宗 ; ①扩充国学的规模; 唐太宗: (重视人才) ②扩建学舍; ③扩建学舍;
高门权贵(门第高,可做官)
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
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 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
出身低微(门第低,被拒绝) 选拔方式: 推举制
缺陷: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 的人不能被选拔出来,不能到
地方担任高官。
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隋 隋文帝开始用 分科考试 的 文 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选拔官员; 帝 科举制的雏形
B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6.下列对于科举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A.科举制是对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重大改革 B.科举制的实行使朝廷的集权进一步加强 C.科举制使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 D.科举制的实行有助于消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7.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
A.武则天 B.隋炀帝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科 举 制 的 影 响 是 什 么 ?
宋朝科举考场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
的 原 流 . 来 溯 是 源 从 , 我 英 们 国 中 的 国 考 学 试 过 制 去 度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