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
神态、语言、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 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 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 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语言:牢记使命、关心战友
小练笔
本文作者描写老班长用了大量的神态、动作、语 言等描写,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第一课时
13 金色的鱼钩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 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 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一 个个红军战士舍生忘死 的付出。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
长征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
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 年10月
舍永 己放 为光 人芒
,。
用
挽救
老班长
鱼钩
三个病号
象征
(34)写“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为什么说“在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 着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 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课文层次
金 色 的 鱼 钩
长征会师
作者简介
杨旭(1932-?)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曾 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1978年任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雨花》杂志副主编、 创作研究室主任、书记处常处书记等职。著有报 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 《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 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 《半个冒险家》等。
近义词
照顾—— 照料 安顿—— 安排 爱惜—— 珍惜 硬实—— 壮实 严厉—— 严肃
脆弱—— 懦弱 饱满—— 丰满 鼓励—— 勉励 目不转睛—— 聚精会神 无边无涯—— 无边无际
反义词
低沉—— 洪亮 衰弱—— 强壮 严厉—— 温柔 坚持—— 放弃 脆弱—— 坚强 粗糙—— 光滑 喜出望外—— 大失所望 三长两短—— 安然无恙
读“奄奄一息让鱼汤”(第23-33自然段),想 一想:我们接近草地边时,老班长状态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奄奄一息让鱼汤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 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 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神态、语言、动作: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sài 塞外 边塞
词语解释 宿 营 地:军队在行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 本课指老班长的生命已经 走到最后时刻。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本课指草地无边际,没尽头。 支 吾:说话含混躲闪。
弥 漫:充满。 收 敛:减弱或消失。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瞻 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他身材瘦高,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在学校,他一直穿着西
装和白衬衫,领扣一直是扣着的。他那副方形黑框眼镜虽然老旧,但
被他擦得透亮。从那里,我们能看见他明亮的眼睛。
每天板书的时候,他都笔直地站在黑板面前,左手拿书,右手一
丝不苟的在黑板上划动。他的字,极方正,就像他的表情一样。
每当我们趴在座子上听课时,他都会来到我们身边,用手敲一下
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 桥。
巧渡金沙江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
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 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 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 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 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 避敌锋芒、仅凭7只渡船在7 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 队全部渡过金沙江
liǎn gē da chān niàn dao
收敛 疙瘩 搀扶 念叨
yǎn yǎn yī xī cū cāo
奄奄一息 粗糙
yē
抽噎
zhān
瞻仰
lǒng
合不拢眼
多音字
huò 和稀泥 和药
和 hé 和蔼 和气 hè 附和 唱和 huó 和面 和泥
例:和(hé)蔼的李奶奶一 边念叨着一边和(huó)面, 一旁的张爷爷一边和(huò) 着馅料一边附和(hè)着, 我仿佛看到一锅热气腾腾的 饺子摆在眼前。
神态描写
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 思只有我知道。
对比Biblioteka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
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 只有战友, 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没有自己
神态描写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 出了一丝笑意。”这句话是神态描写。 好处 可以表现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对刻 画老班长的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红军长征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 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 前进。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 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 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红 军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 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没有 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 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 有马鞍子,煮着吃。
一、选词填空
闪耀 闪烁 闪动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 )着灿烂的光芒! 2.太阳升起来了, ( 闪耀 )着夺目的光辉。。
挽留 挽救 营救 1.客人要走了,妈妈真诚地( 挽留 )。 2.要( 挽救 )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东西。
二、反义词
脆弱( 坚强) 粗糙(细腻 ) 饱满(瘦弱 ) 低沉( 高昂) 浪费(节约 )
缝
fèng 门缝 缝隙 féng 缝补 缝纫
例:透过门缝(fèng),我 看见奶奶正在为我缝(féng) 补衣服。
骨
gǔ 骨气 刺骨 gū 花骨朵
例:刺骨(gǔ)的寒风中, 梅树的枝头已经有了几个花 骨(gū)朵。
sù 住宿 宿舍
sāi 耳塞 塞车
宿 xiǔ 一宿 半宿 塞 sè 堵塞 闭塞
xiù 星宿
字词
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 课文读通顺。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课文生字
quán gǔ huò
颧骨 和着
mímàn
ěr
弥漫 鱼饵
kē wēi xié wǎn kuài táng cí
青稞 威胁 碗筷 搪瓷
敬爱的老班长,您是一个真正的战士,是你们一代人的付 出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 为祖国做贡献。
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思考:为什么说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保留鱼钩念班长
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鱼钩送到革 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老班长接受任务 千辛万苦找食物 硬咽草根鱼骨头
耐心劝导小梁 命令战士喝鱼汤 奄奄一息让鱼汤 保留鱼钩念班长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文主题
作者抓住人物的_动_作_、_神_态、_语_言_、等细致 入微的描写,揭示出_老_班_长_崇高的内心世界,使我 们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 理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鱼钩”这句话的含义。
千辛万苦找食物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 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 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高度的责任感
担心我们的 身体,愁得
睡不着
动作描写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 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 成个钓鱼钩。
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 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 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 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 五千里。
迫切
神态描写
为能增加战 士们的营养
而兴奋
神态、动作:老班长尽职尽责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 大喜过望 喜从天降 乐不可支 喜不自胜
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第6-8自然 段),找出老班长吃东西的句子。想一想:这是 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硬咽草根鱼骨头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 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 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 咽下去。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 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
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
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
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 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 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 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 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
要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 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 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自读课文,按照下面的小标题在文中找出对应的段落。
老班长接受任务 ( 1-2 ) 硬咽草根鱼骨头 ( 6-8 ) 命令战士喝鱼汤( 20-22) 保留鱼钩念班长( 34 )
动作、神 态描写
动作、神态:老班长舍己为人
读“耐心劝导小梁”(第9-19自然段),找一找 老班长劝小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想一想:这是 一个怎样的老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