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如何写记叙文
题一: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大兴安岭火灾过后,火林带仅剩下一棵棵烤得焦黑的光树干,它们已被一些林业专家判了死刑。
谁料到,焦黑的树干第二年春天又全部绽出新芽。
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无法拒绝挫折和痛苦的造访。
但是,只要我们用笑脸来迎接挫折,用勇气来对付不幸,就一定能成功。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能出现校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2001年贵州省中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如何写记叙文
这类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提炼觀点或叙事记人的依据,考生阅读这些材料,必须透过表面意思把握其本质含义。
如果考生的审题立意偏离材料则会造成偏题。
这类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限制较多,考生发挥空间较小。
其次,要适当使用材料,既不能避开原材料,另辟蹊径,信马由缰,又不能死死抠住原材料不放,永远放不开手脚。
我们写成记叙性文体,则更应当先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选定好写作的角度,把握好材料的倾向,然后由此引发联想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再选用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去完成这篇文章。
1 。
2005年汛苏苏州题所提供的材料:
有人说,“人”字字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
两个人才能写成。
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该题提出的要求:“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 命题所提供的材料的主旨是“要尊重他人”“要善于合作”,自选角度也不能偏离这一主旨,如写“爱国守法”“敬业献”类主题就不符合要求。
这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审读材料时具有较强的“求同”意识和概括能力。
2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郑板桥老来得子,非常喜欢。
他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
儿子不敢违命,勉强答应,但他不会做。
郑板桥命他去请教厨师。
儿子请教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馒头做成。
满心高兴端来,郑已断气,儿子跪哭床边,发现茶几上有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思路提示],一要重视读,要读出材料的内涵。
要明白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二要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立意,选材,行文。
此题材料的内容是清楚的,文末郑板桥的字条可视为材料的中心,写作时应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来写文章。
同时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具体、写生动。
千万不要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弄得全文没有中心,杂乱无序。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